當出現意外扭傷、落枕的時候,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去按摩,甚至採用捶打、按壓的方式緩解疼痛,結果總是適得其反,疼痛不僅沒有緩解,反而還出現了其他症狀。那麼,對於扭傷、落枕用哪些正確方法才能夠緩解疼痛呢?德州市婦幼保健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張洪妹為您解答這一問題。「最近接診了一位6歲男孩,睡醒後脖子不能動且疼痛難忍,」張洪妹表示,孩子出現症狀後,家長帶著孩子去按摩店按摩。按摩第2日後,孩子出現短暫的噁心、頭暈的症狀,按摩第3日仍不見緩解,且脖子一側仍腫脹,孩子不敢轉頭。「經過檢查,脖子局部仍有明顯水腫,」張洪妹說,這種情況在接診時一般不會進行按摩處理,在落枕的急性期也不建議按摩。隨後,張洪妹為孩子進行了毫火針治療,毫火針是針灸特種針法之一,是在火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是火針功能的發展與延伸。「起初家長聽到針灸擔心孩子不接受,經過和家長的溝通後,得以順利施針,」張洪妹告訴大眾網記者,毫火針施針很短,1、2秒鐘便可施針結束,孩子也不會感到任何不適。經過治療,孩子在施針後的第二天落枕症狀便消失,頸部一側的腫脹消除,孩子可以自由轉頭,一次治療便已痊癒。張洪妹呼籲大家,落枕及急性的扭傷早期是不建議按摩的,尤其在前24小時是急性的水腫期,在進行熱敷或按摩力度特別大時,會加重腫脹,尤其在頸椎部分,如果腫脹特別厲害,會出現壓迫症狀。原本通過一兩次正確治療就能緩解症狀,但經過不得當的處理,則會加重其他症狀的發生,比如出現:頭疼、頭暈、噁心、疼痛加重等。張洪妹建議,落枕及急性扭傷等在早期時,如不能及時就診,可以先進行冷處理,用土豆片或冰塊裹上毛巾對局部進行10分鐘左右的冷敷,不要劇烈活動或進行大力按摩,可以及時到德州市婦幼保健院中醫科進行治療,通過針灸或刺血拔罐等,都能夠有效的緩解症狀。(李磊 範帥 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