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德日在介紹他研發的新型坐便器和蹲便器。
曾經的大學副教授,下海16年,嘗盡創業艱辛,研發的新型節水坐便器,如今距離他的「世界廁所大王」夢想越來越近了。8月9日上午,在中山市匯鑫衛浴科技有限公司,64歲的何德日熟練地向記者展示自己多年來的研究成果。
放下「教鞭」 鑽研馬桶
1990年,何德日於湖南師範大學碩士畢業,畢業後他不僅拒絕了留校教書的機會,還拒絕了回到家鄉當主管科技副縣長的邀請。1991年7月,何德日來到中山大學孫文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成為一名教電子技術的大學教師。
在某次到湖南一新開景點遊玩時,何德日被裝修豪華卻骯髒、堵塞的馬桶所觸動。從那以後,何德日便下定決心要解決公廁「髒、亂、差」的現象,讓天下衛生間都成為名副其實的衛生房間。此後,何德日意識到在校教書無法實現他成為「世界廁所大王」這一願望,2002年,已是副教授的他,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反對,毅然離職,帶著教書多年的積蓄開始創業。
新型馬桶次均衝水僅需2.2升水
在產品展示廳,何德日向記者演示了其新產品——超級節水自動蹲、坐便器。據他介紹,新型節水坐便器採用了物理原理,結合了空氣動能,達到「2升水+空氣=9.5升水」的效果。按下按鍵,倒入馬桶裡的400顆直徑41毫米固體檢測球和3個桌球瞬間便衝洗的乾乾淨淨。
國標測試馬桶的排放能力是在馬桶盆腔放置100顆直經19毫米、質量為3克的實心球,放7.5升水若能平均衝走其中85顆,就是衝洗能力合格的節水馬桶。而他發明的馬桶,在盆腔放置了同樣的測試球400顆,另加空桌球、包裝泡沫等物,用不到2升水輕輕鬆鬆一衝卻一點不剩地全部衝走了。
同時,該產品擁有獨特技術解決了一種極易產生嚴重汙染後果的負壓回流難題,使得該款產品完全拋棄水箱,為用戶帶來整潔衛生間空間同時,還為用戶節約藏牆式水箱昂貴費用及構建水箱空間的安裝工程費用。
該產品的科技核心就是衝洗閥,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是傳統的蹲便器節水型(帶水箱)技術最大的突破,使用過程中用最少量的水達到最標準的要求。2013年5月6日,國家輕工業裝飾材料陶瓷質量監督檢測廣州站出具了一份《關於超級節水型蹲便器新產品鑑定檢驗評價報告》。該報告中寫道:該新產品超級節水器蹲便器每次便後平均2.2升的水,而傳統的蹲便器節水型則需要8升的水去衝洗,使用該新產品每次衝水可節約5.8升的水。
為研發創新產品,沒少吃「苦頭」
據了解,國家對節水馬桶的標準為每次衝水5升水,標準於2016年10月1日起實施,但時至今日市面上仍鮮有符合標準的產品。可見何德日研發的新型馬桶,具有相當的市場競爭力。
在這款創新產品的路上,何德日沒少吃「苦頭」。以馬桶所需的陶瓷為例,以往馬桶陶瓷製造廠家常常修改產品設計以便生產,何德日卻堅持要按自己的設計要求來生產,因思路不合,他先後找了五家陶瓷廠家。為了把控產品質量,他常常自駕車到潮州工廠,在簡陋的賓館一住便是一兩個星期,最長整整逗留兩個多月。妻子心疼他,讓他住好一點。何德日毫不在意:「賓館環境那都不是問題,關鍵是把東西做好。」他研製的新型節水坐便器,目前美國、伊朗等國外廠商已有訂單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