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農村趣事,交流農業知識,做幸福農民!歡迎關注家鄉守村人
俗話說得好「母兔好,好一窩,公兔好,好一坡。」雖然公兔在整個種群中所佔比例並不高,但是他的影響力可不小呢,所有的小兔子都繼承著這些公兔的基因。所以公兔基因好壞和身體狀況,直接影響兔群的生產能力和品質。在兔子飼養的過程中,要格外注意種公兔的飼養和管理,因為這樣做可以用很小的成本就改變整個種群的質量。
首先,要注意種公兔的選種和培育
想要提高種公兔的整體質量,第一步就要從公兔的選拔和預留開始,如果在選種上就出現問題,那麼無論後期如何飼養都無法彌補,所以這裡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一般在選種時傾向於選擇頭寬而大,體質結實,體格健壯的公兔。
1.看他的遺傳性狀如何,也就是如果要選擇這個公兔為種兔,那麼首先要調查一下其父輩和母輩的遺傳情況,如果是肉兔的話,其父代要求體型碩大,生長速度快,如果是用來生產皮毛,那麼其父輩的紅兔要求被毛形狀優秀。而母兔則要產仔性能高,泌乳能力強,這樣才能保證下一代的生存率。
2.保證選種的強度。一般選擇種用公兔的時候,其強度一般在10%以內,也就是說在100隻公兔中,最多只能留十隻作為種公兔。
等到這些幼兔長到青年時期再進行第二次選擇,這次選擇就要求選擇個體大,對於品種兔典型特徵強的兔子。當這些兔子長到六月齡時,身體基本發育成熟,需要進行第三次選擇,此時的選擇也是最後一次選拔,這時選出的兔子要完全符合種公兔的標準。
3.對後備種公兔的培育。在後備種公兔的飼養過程中,多數用籠子進行飼養,此時要特別注意兔籠底板的間隙。過寬和過窄都不太好,一般以12毫米為宜,這樣既可以漏出糞便,又不至於夾傷。籠子底板的材料多數採用光滑的竹木製成,並且確保竹片或木板的表面沒有尖銳物體,刺傷兔子。
在種公兔的飼養過程中,要注意每天至少保持兩小時的運動時間,因為種公兔要保存足夠的體力,所以不像母兔那樣增肥就夠了,只有加減鍛鍊,才能培養出健碩的種工兔。當後備種公兔到70天大的時候,身體基本發育成熟,就應該適當的安排與母兔接觸了。
其次,在種公兔的飼養過程中,要注意營養均衡
1.種公兔的前期營養供應。在種公兔的前期飼養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營養均衡,營養過多過少都會對種兔有影響,如果這些後備種公兔吃了過多的低營養日糧,則有使種兔過於瘦弱,如果營養過剩,則可能會培養出「肥胖兔」。這兩種結果都對種群的發展不利。
一般後備種公兔在預備期的日糧中,其蛋白質含量保持在15%上下,而且日糧中還要適當搭配胡蘿蔔,大麥芽等優質的青綠飼料,還要注意補充鈣、鋅、硒、碘等礦物質。一般為了保持種公兔的運動量,選取自由採食的方法,既保持了運動量,又補充了足夠的營養。
2.種兔的成熟期營養供應。此時的公兔對營養需求量很大,一般在日糧的營養中,只需中等能量即可維持,但是一定要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和足夠的維生素,此時種兔也不能飼餵過量的飼料。
在這一時期,尤其要注意給種公兔補充維生素A,因為這些是易受到高溫和光照影響而被破壞的元素,而且胡蘿蔔和大麥芽是所有兔子都愛吃的食物,此時在種公兔也一定不可缺少,而且還要適當加大投餵量。
最後,就是對種公兔一些細緻的控制。
1.體重。一般對他們體重的控制都是採用限制飼料量的方法,後備期一般以自由採食為主,但是要適當的限制飼餵量,一般在種公兔三月齡之前已促進採食為主,而到了四月齡以後,則已限量為主。目的是為了把種公兔飼養成體型圓筒狀,腿部稍長,腹部離地面較高,體型不肥不瘦的目的。
2.環境。兔子常成群出現,但其實兔子是喜歡獨居的動物,他們雖然能合群,但是公兔遇到一起會經常打鬥。為了避免公兔之間因打鬥撕咬而受傷,所以在飼養時要儘量採用單籠飼養。
公兔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較高,他們喜歡清潔乾燥的兔舍,所以在飼養過程中要注意給兔舍經常清掃。家兔最適宜的環境溫度是18至25攝氏度,如果溫度過高,則會降低公兔的食慾,導致體能下降,當溫度低於5攝氏度時,同樣也會對公兔的身體有影響。
另外,由於家兔膽子小,對外部環境敏感,容易受到驚嚇,所以在飼養過程中要格外注意,動作要輕,不要發出大聲響動,飼養員穿著儘量統一,不要過勤的更換衣服,兔子以為陌生人而受到驚嚇,也不要讓其他動物進入土舍。
3.運動。在公兔的飼養過程中,要注意兩點,第一就是要休息好,第二是要運動好。這兩點要求看起來有些衝突,但其實是相輔相成的。讓兔子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但不至於因缺乏運動而導致肥胖。當兔子休息好以後進行加強運動鍛鍊,不僅能夠強身健體,還可以提高免疫能力,激發身體的各項激素,調節正常。
對於種公兔的選育和培養方法是一個系統的工作。所以如果有條件的話,應該建立健全種的系譜資料,做好選配工作,避免兔子之間近親繁育。
你對於種公兔的發展和培育,還有哪些好的建議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