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開始,由「綠化工」轉崗而來的「滅蟻工」穿梭在越來越新、越來越美的建築和大街之間,去和一個古老的物種做一番搏鬥,取得一方階段性的勝利。而這所有的喧鬧都會在秋天來臨的時候戛然而止 龐小漪 在經歷了一個沉寂的春天過後,江南迎來了喧鬧的初夏。 雷驚百蟲,驚蟄以後,上海市普陀區西部綠化公司的小黃慢慢忙碌起來,每天都要和搭檔排好日程,一天少則七八家,多則10家以上,背上藥水「出診」。去的地方多是老舊住宅,有的甚至是危房。「滅蟻工」這個工種是有季節性的,一年從10月到來年的3月,小黃是「綠化工」,3月開始,隨著白蟻紛飛季節到來,他也自然地「轉崗」成為「滅蟻工」。「滅蟻工」是南方特有的工種,江南白蟻種類多,對「滅蟻工」的經驗要求尤其高。 白蟻除了啃食建築結構,主要是木製品,對人沒有太多的危害,但是經年累月的啃噬對建築卻是毀滅性的。老房子以磚木結構居多,杜牧筆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江南,到現在勝景難復,唐代以來木結構寺廟幾無所剩,大概白蟻「功」不可沒。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際飯店、上海大廈、和平飯店等都遭到過白蟻侵害。新中國成立前一些老式棉紡廠,由於車間溫度潮溼溫暖,也是白蟻最愛的棲居地。隨著這些廠家的拆除,白蟻或深入土壤,或遷移他處,卻仍然生生不息。 人類和白蟻的鬥爭從未停止。梅雨季節,通常江南人家裡能看到的白蟻分兩種,「外來戶」和「土著」,大部分白蟻是外面飛進來的,這種一般規模從幾隻到幾十隻,數量不會太多;另外比較嚴重的情況是已經在屋裡築巢,這種一般只要出現,都是成百上千的規模。 小黃所在的綠化公司,這種季節每天會收到幾十甚至上百個電話求助,大部分通過電話指導都能解決。 比較佛系的辦法是晚上少開燈,用溼毛巾把窗戶縫堵上,阻斷白蟻進屋的動機和路徑。也有建議在燈下放盆水,白蟻看到水中的燈光倒影,會爭相撲進水裡而溺亡。浙江有些地方用臉盆四周塗上肥皂,四下揮舞來粘住白蟻,這種方法和蒼蠅粘紙異曲同工,但應該只是到了蟻患漫天飛舞,才不得已而為之的方法。這些方式多治標不治本,類似的還有用熱水燙,用家用殺蟲劑噴,但除了效果一般,也有風險,尤其是使用殺蟲劑,如果是家裡已築蟻巢的,殺蟲劑只會刺激到白蟻,使其另築新巢,危害更大。最另類的方法是用吸塵器,據說能瞬間令其消失,被吸走的白蟻奄奄一息,打開多半已經死了。 白蟻也有天敵,穿山甲就愛吃白蟻,說到這兒,朋友7歲的兒子插嘴說,螞蟻也是白蟻的天敵呢!他在昆蟲的故事書上看到的。我們驚訝不已,查閱資料,果然,有些品種的螞蟻對白蟻也不是很待見,見面就咬,甚至欲致死地。看來人類一廂情願把它們當近親,它們自己卻不以為然。 今年蟻害特別多?小黃認為不見得,往年梅雨季節雨水多,白蟻出門就被雨水打掉了,今年不然,所以顯得看起來似乎特別多。但是近年來的白蟻「存在感」越來越強,卻是事實。 原因據不完全分析,一方面是舊城改造,讓原來寄居在老屋裡的白蟻無處遁形,只好潛入公共綠化,或飛進新建的房子裡;另一方面是越來越亮的景觀燈,引來白蟻 「觀摩駐足」;最後是現代建築越來越多地選擇木質材料,而木料渠道多樣,有些未經過白蟻防治處理,給了白蟻更多新鮮食料。當然,綜合原因要複雜得多,但似乎與城市更新步伐的加快、現代生活的節奏變化有密切的關係。 小黃的同事,退休四年的老範曾經也從事過多年白蟻防治管理,晚飯後散步,路燈下飛舞的白蟻提醒他,同事們又該忙碌了。他的經驗是,滅蟻工作很需要些偵查功夫,查蛛絲「蟻跡」,這「蟻跡」被稱為「蟻路」。白蟻一般會留水路運送水源,因而留下軌跡稱為「蟻路」,這正是追根溯源的好方法。老範他們沿著蟻路找到蟻穴,以柴油兌上藥粉,撒在蟻路、灌進蟻穴,白蟻一路沿蟻路回家,身上沾著藥粉,它們都有互相碰觸、舐吮的習慣,因而把藥粉傳給夥伴,從而達到整個蟻巢覆滅的最終效果。從這一點看,白蟻保持社交距離也很重要啊。 現在仍然延續這一方法,但使用藥水更環保。撒藥水是最快捷也是最經濟的方式,向防治所求助的居民一般都是不堪白蟻之擾,希望越快解決越好,所以在容易滋生的部位、疑似蟻巢撒上藥水,一般兩到三天即可殺滅。當然,也有當場未談妥價格,居民拒絕接受的,這種時候,滅蟻工們就只好背起藥水,打道回府。 據說白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物種之一,有2.5億年歷史,人類歷史不過區區600萬年,說到生存的智慧,似乎白蟻更有發言權,人類所謂的滅蟻,看起來真有點不自量力。但是1986年生的小黃也好,1956年生的老範也好,在每一個梅雨季來臨的江南,仍然會配好藥水,等在電話機旁,等待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穿梭在越來越新、越來越美的建築和大街之間,去和一個古老的物種做一番搏鬥,取得一方階段性的勝利。而這所有的喧鬧都會在秋天來臨的時候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