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百度松音或緊音,大概率會出現韓語發音。是的,松音和緊音在很多語言中有體現。體現在英語中,元音分鬆元音、緊元音,輔音分弱輔音、強輔音(有時也稱為松音和緊音)。
美式英語把元音分為緊元音tense vowel和鬆元音lax vowel。用K.K.音標表示:
緊元音需要動用臉部肌肉發出:
鬆元音弱化(reduced),面部肌肉放鬆,只動舌頭和喉嚨。松音發音方式相似,所以彼此相似。松音中緊張的是希臘字母/ε/,稍放鬆的//,再放鬆的//,最放鬆的是中央元音schwa//。美語裡面//和//是一個音,在後跟字母r的時候發成兒化音//。
鬆緊元音差別一:發音肌肉緊張程度,決定了發音特色程度。
緊元音需要動用臉部肌肉發出,單個元音特色突出。鬆元音面部肌肉放鬆,動用舌頭和喉嚨發音。不同松音發音方式相似,彼此相似。而最放鬆的中央元音//在語流中太過弱化,有時被吞掉,只留下音節的輔音。
鬆緊元音差別二:發音長度。
上篇文章說過,緊元音等於自由元音,只能出現在開音節;鬆元音等於閉節元音,只能出現在閉音節中。在英語裡,開音節比閉音節發音長,也就是說緊元音比鬆元音發音長。有的書上,緊音叫長音,松音叫短音。
我們再回憶一下英式Jones音標和美式K.K.音標的寫法。
K.K.音標不像Jones音標帶長音符號「:」。但我們把長音和對應短音揪出來,發現就是緊元音和鬆元音。有個特例,美式英語裡對應緊元音//的/ɑ/也是緊元音,這是因為在美語裡//和/ɑ:/合併成了/ɑ/。
所以美式英語裡去掉長音符號的發音都是緊元音,自帶長音音效;與之對應的松音也自帶短音音效。
說完元音,我們再看看輔音裡的鬆緊。強輔音fortis有時記作緊音tense;弱輔音lenis記作松音lax。
強弱輔音也從肌肉緊張程度區分,如發強輔音/θ/使用的肌肉力量就大於弱輔音//。還有其他區分,如聲帶振動與否(清濁),送氣與否,可否發成喉塞音,軟顎化程度,長短,還有其附近元音長短。英語裡濁化相較於其他方面不是很重要,所以有人建議把清濁輔音改為強弱輔音。
強輔音在音節開頭時聲帶不振動,送氣,如/p/。強輔音有時在音節結尾發成喉塞音,/t/最常見這種現象。弱輔音常聲帶振動,不送氣,不發成喉塞音。
清輔音是強輔音,濁輔音是弱輔音;送氣的是強輔音,不送氣的是弱輔音。這點對於中國人講有點鬼畜,因為我們漢語裡面沒有濁音/b/、/d/、/g/,所以初學者發這些音的時候憋了一股勁,很容易認為濁音才是強輔音。
再具體說說送氣的問題。強輔音在音節開頭通常發成送氣清音,但在s之後也不送氣,如speak/spik/。中國老師常教成「清音濁化」,實際上這個音並沒有變成濁音,正確說法是/p/不送氣。對照我們漢語拼音,聲母p是送氣清音/p/(國際音標的右上標「h」表示送氣音),b是不送氣清音/p/(漢語拼音裡聲母極少是濁音)。所以speak裡的p發音和漢語拼音b發音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