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years devoted to 147 kinds of turtles
由於良好的互動性與符合國人審美的品相,半水龜的明星龜種——黃緣龜,一直以來都非常受到大家歡迎。其中最津津樂道的就是安緣和臺緣,安臺之間在物種層面上究竟是什麼關係也一直爭論不休,因為外觀上有所差異,所以有些說法認為是不同的亞種,也有些認為只是地域表現不同。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們育歸MarkII帶著他飼養多年的一隻安緣和一隻臺緣做了基因測序鑑定,結果究竟是怎樣的?我們又應該如何理性看待黃緣這個物種呢?
Cuora flavomarginata evelynae 琉球黃緣
通常我們只能通過生物的外型來簡單判斷物種,但準確度並不高,而有了基因檢測之後,我們擁有了透過表象看本質的能力。一直以來麗圓閉殼龜(越南三線)作為三線的亞種而存在,布氏閉殼龜、圖紋閉殼龜則被當作黃額閉殼龜的亞種,經過學者對這些龜基因片段的分析,這些外貌相近的龜其實都是獨立的近緣種,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基因測序對於分辨物種的力量確實不可小覷。像比如在去年年底,北京大學就曾發表過一篇文章,解讀當今全基因測序解決虎的6個亞種紛爭的問題,北大生命科學院與國外研究所合作,運用群體基因組學方法描繪了迄今為止最完整的虎演化史,解析了其自然選擇和生態適應性的遺傳基礎,確認了現存虎應劃分為孟加拉虎、馬來虎等6亞種,由此解決了數十年以來關於虎亞種劃分的爭議。由此可見,基因測序對於科學定義上亞種的確認也是非常可靠的。
(資料來源: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8-12/20181214154541593.htm)
我們都知道黃緣龜曾被分為三個界限不甚明朗的亞種:產自臺灣的指名亞種C. f. flavomarginata;產自中國大陸南部,略有差異的C. f. sinensis;還有就是來自琉球群島的C. f. evelynae,因此一直以來國內都習慣於把黃緣分為大陸亞種、臺灣亞種和琉球亞種。實際上幾年前就已經將大陸亞種和臺灣亞種合併為黃緣的模式亞種了(所謂模式亞種就是指名亞種,指該物種第一個被發現並命名的亞種),諸如維基百科、the reptile-database等網站都以此為準編寫。
維基百科黃緣亞種介紹截圖,可以看到只有中國緣和琉球緣兩種
THE REPTILE DATABASE也寫了兩個亞種,第二種就是琉球緣
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們育歸MarkII帶著他飼養多年的一隻安緣和一隻臺緣來到了上海華師大生命科學院做了抽取血樣的基因測序鑑定。畢竟其實我們都知道安緣和臺緣從外觀上還是有比較明顯的區別,抱著半信半疑的想法我們試試看科學手段的幫助,結果也非常明顯,兩個樣本龜的這段基因序列完全相同。
另,黃緣的分布範圍。來源:2017版《世界龜類名錄》
華師大生命科學院的何祝清老師對此給予的分析如下:通過LCO與HCO引物對大陸(安徽)與臺灣黃緣閉殼龜COI進行測序,得到658bp長度的鹼基序列。經對比發現完全一致,可見兩者分化時間較短,表型的差異可能是由極短的時間產生的。但由於本次測序的片段長度並不大,不能通過這一次測序就證明其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序列,要做完整的基因檢測鑑定等需要投入更大的研究方案和資金人力,只是通過這件事可以得到的啟發是,不僅僅在乎安緣臺緣之分,我們是否有足夠的理由懷疑所謂的臺緣、安緣、浙緣、湖北緣等等其實都是因分布的地理位置不同而具有不同特徵的族群,尚達不到亞種的程度。
也許有很多朋友都會很奇怪,明明臺緣安緣有那麼大的品相差異,為什麼說它們屬於同一個亞種呢?實際上判斷一個物種是否為亞種,最終看的還是基因的相似程度,而一個物種的基因中表現性狀的片段佔比其實非常小。性狀就是指龜的外貌、體型、生理特性等,你可以簡單理解為品相。表現性狀佔比小就意味著兩個長相差異很大的動物,很可能大部分基因是相同的,就比如狗裡的泰迪犬和德牧犬,這兩個外觀看起來完全不同的犬種都擁有同一個學名。再舉例一個和我們更貼切的例子,比如不同基因品系的角蛙、豹紋守宮等人工選育的爬寵動物,作為同一物種的它們各自的外觀上都有著明顯的色彩圖案等不同,所以光看外表絕對不能給你明確的答案——它到底是誰。
臺緣和安緣也是如此,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安緣似乎在各個方面品相都優於臺緣,比如安緣看著個個高背圓潤、背線連成直線、喙部勾得更明顯,而臺緣黑脖黑腿、龜甲更為狹長扁平等。看上去好像被劃分為不同亞種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本質上它們的基因差異尚不足以劃分為2個亞種,包括其他大陸黃緣,最多只能被認定為具有地理特徵的不同族群,並不能被稱作亞種。
最後為避免歧義聲明一下,本文並不是要告訴大家賣安緣的都是騙子。我們認為無論是亞種還是地域族群都應該有一個規範而科學的稱呼,某些商家為了使安緣看起來「更高級一點」,動不動就稱安緣是亞種甚至說是獨立種,其實是非常誤導大眾的。按品相賣沒錯,但亂用科學定義這樣真的妥當嗎?玩家玩龜買龜看的雖然是龜的品相,一隻真正安徽產的黃緣確實會有大得多的概率是品相潛力更優秀的個體,但好的安緣本身的品質並不會因為從亞種降到地域族群而變差,同樣,要養出好品相的臺緣也並非做不到,龜的美醜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科學論調自在人心,相信每一位龜友都會明白我們發此文的用意。感謝華師大生命科學院的何老師和育歸好友小魚老師對文中提到的基因檢測工作的幫助和說明!
育歸有20年龜類飼養經驗,了解超過147種龜類的生活習性。
育歸開發了上百種龜類飼養相關的產品,並通過線上平臺提供飼養管理、答疑諮詢等服務。
育歸從寵物飼養到規模繁殖都可以提供全套解決方案,全力打造合法健康的觀賞龜商業生態。
育歸以推行爬行動物保育教育為己任,「保育龜種,回歸自然」。
20 years devoted to 147 kinds of turtles. Yukkwai develops many products for turtles, serving pet lovers and farms in feeding management online. Yukkwai has maken the effort for reptile conservation education and to build a legal and healthy commercial ecosystem for ornamental turtles.
育歸是欣歸爬行動物繁育中心的唯一飼料提供商。
欣歸生物科技坐落於美麗的崇明島,專注於爬行動物飼養繁殖。
欣歸爬行動物繁育中心飼養繁育了超過40種龜類,活體數量超過2000隻。
欣歸爬行動物繁育中心經過3年的設計和逐步調整,建成全面可控的自然溫室環境,可進行各種龜類的飼養和繁殖,孵化龜蛋及飼養幼體。自然溫室環境擁有加熱系統、新風系統、照明系統、人工UVB。中心具有飼養、治療、繁殖、孵化的全面技術設施,現保育品種覆蓋了從熱帶到溫帶、從水棲到陸棲的各類龜種。
Located in Shanghai, Shinego focuses on reptile breeding. The greenhouse was developed as a way of creating more natural environments to house a collection of our turtles and tortoises. After 3 years of design and adjustments, the Turtle Nirvana Greenhouse has proven to be everything we could have hoped for – a natural environment suitable for keeping and breeding turtles, incubating eggs and hatching babies! Complete with a geothermal heating system, UVB transmitting glass panels, and thermostatically controlled vents, we are able to keep a wide variety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species happy and healthy year-round. Over 40 species of turtle and tortoise currently live and thrive in the Greenhouse, with many of these groups breeding regular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