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發 | 設計師運動服品牌「MAIA ACTIVE瑪婭」獲4000萬元A輪...

2020-12-06 36kr

36氪獲悉,設計師運動服品牌「MAIA ACTIVE瑪婭」已於2018年5月底完成4000萬元A輪融資,紅杉資本、華人文化領投,火山石資本和元鑰資本跟投。品牌於2017年6月完成近千萬Pre-A輪融資,資方為動域資本和達泰資本。

品牌的建立是一個動態的不斷打磨的過程。好的產品是商業邏輯的起點,接下來需要用市場策略把產品打透,找到對的人(目標受眾)、對的傳播途徑形成口碑傳播。

MAIA ACTIVE創始人Lisa歐逸柔和聯合創始人兼CEO Mia王佳音

在講產品邏輯之前,聯合創始人兼CEO Mia王佳音首先和我們分享了MAIA ACTIVE看準的幾大趨勢。對於趨勢的判斷,決定了MAIA ACTIVE的品牌定位。

  •  室內運動。國際運動品牌中,有大量品類是適合戶外運動的。而在高度城市化的中國,室內運動場景有更大的消費需求。MAIA ACTIVE的產品設計,也更聚焦於室內運動。

  • 運動休閒風。奢侈品大牌也開始做休閒風,看到的趨勢是消費者的穿著越來越休閒了。雖然MAIA ACTIVE是一個以運動產品為核心的品牌,但品牌希望通過產品設計的時尚性打破運動與工作生活的界限。既可以在健身房穿,也可以日常生活穿,適合於健康生活方式下的多場景。

而從產品上來看MAIA ACTIVE的差異化,主要有三點:時尚、適合亞洲女性身型以及舒適度。

創始人Lisa歐逸柔告訴36氪,品牌的產品核心是運動品牌,並非單純強調運動,還需要滿足時尚需求,更多地是將「動起來」這個概念包裹在日常的生活裡。可以看到,在MAIA ACTIVE的運動服設計中融入了很多時尚元素:如芭蕾交叉綁帶、落英花和大理石紋理、鏤空水波紋等等。

運動服是對貼合度要求更高的品類。亞洲女生和歐美女生的身型特點不同,在購買海外品牌時常遇到尺寸版型不合的尷尬問題,比如褲子太長、腳口太松、副乳凸顯、腰臀部不貼合等。

MAIA ACTIVE和身型研究公司ALVANON合作,通過對亞洲女性身型數據的分析,研究得出標準版型系統,用於產品開發及服裝打版。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先通過模型製作出第一件樣衣,再通過大量亞洲模特、專業健身者和日常健身者的試穿,收集反饋調整最終版型和尺碼。

而在舒適度上,80%取決於面料。在運動面料研發上, MAIA ACTIVE和多家運動面料供應商和研發機構合作,同時研發了MAMAMIA、MAMA MAVEN、MAIA SOFT等獨家運動面料,預期達到「裸感」體驗。

根據公司提供的數據:2017年對比2016年,在售SKU數僅增加一倍,實現了10倍的同比增長;2018年對比2017年,在售SKU數增加不到30%,實現了7.7倍的同比增長。目前在售SKU數量為76個,產品均價400元左右,客單價600元,退貨率低於12%,第一季度新客復購率30%。

這和MAIA ACTIVE的產品營銷策略有關:將單個產品打透,而不是在品牌早期階段鋪大量SKU。

問題在於少量SKU,如何保證每一個都押準?前期是否需要承擔一定的試錯成本? 

Mia告訴36氪,MAIA ACTIVE從兩個邏輯去看產品:其一是銷售導向,分為拉新款(引流款)、GMV擔當款以及時尚款。其二基於消費者痛點,分為普適型單品、特定運動場景(如網球裙、拳擊服)、季節性產品。

「與其說我們是B2C品牌,不如說是C2B的品牌。」Mia表示,做什麼產品想得足夠明白的時候,需求不是憑空想像的,而是從消費者痛點出發。MAIA ACTIVE天貓店設有社群入口,由用戶反饋對產品進行快速的反應和調整。

有了這樣的一個產品概念之後,marketing如何將產品打透?

首先用簡單圖文內容快速說明複雜的工藝特點,讓消費者明白解決了什麼痛點;其次需要找到對的人(正在健身、對身材敏感的女性),通過UGC內容實現口碑傳播。在小紅書上的試穿報告有專業健身達人以及健身博主,前者測評功能性,後者分享穿搭建議。

此外,日前MAIA ACTIVE公布《戰狼2》女主角盧靖姍為首位品牌代言人。

MAIA ACTIVE品牌代言人盧靖姍

在銷售渠道上,MAIA ACTIVE從電商起家,線上有品牌天貓旗艦店和微信店鋪。在線下,MAIA ACTIVE自2017起在上海、杭州等高端商場開設pop-up快閃體驗店,同時計劃於2019年開設線下旗艦店。 快閃店之外,MAIA ACTIVE和上海、北京、臺北的高端健身房合作,消費者可試穿、體驗併購買MAIA ACTIVE的產品。 

設計、風格、調性,當我們在看消費品的時候會涉及到很多感性層面的因素。而從中抽象出可被複製的成長經驗,MAIA ACTIVE品牌創始人Lisa和我們分享了以下觀點:

  • 快速了解消費者,同時和供應鏈相配合。現在消費者喜好變得很快,今年喜歡這個明年喜歡那個。MAIA ACTIVE的買貨結構不太一樣,第一單量比較小,通過整合的供應鏈能力,通過囤面輔料實現快速翻單。

  • 找到對的人,並且用她們理解的方式對話。品牌和所有人對話,贏得所有人的喜愛是不可能的。早期消費品要找到一群人,了解她們認可怎樣的生活方式。

  • 被低估的「搭配」的重要性。搭配的價值在過往的經驗中被低估,但MAIA ACTIVE發現,好的搭配+UGC內容產出,能夠快速帶動銷量及連單率。

MAIA ACTIVE品牌創始人Lisa歐逸柔畢業於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與Tom Ford、Marc Jacobs等同出一校。畢業後從事時尚高定行業多年,曾為前美國總統夫人Michelle Obama、以及章子怡、範冰冰、劉亦菲等多位一線女明星定製過禮服。品牌聯合創始人兼CEOMia王佳音,曾為維多利亞的秘密紐約總部第一位亞裔買手,並於2014年加入小紅書早期核心團隊,從0到1發展打造了家居和時尚兩大月GMV過億的大品類。

相關焦點

  • 高定設計師轉戰運動服,MAIA ACTIVE盯住城市女性
    不久之前,這一小眾運動服品牌在「618購物節」拿下了出色的戰績:618運動服行業排名中,瑪婭名列第九,而Lululemon排在第十;該品牌最熱門的產品小腰精褲,是整個女性運動服銷量最高的單品。成立於三年前的瑪婭,最初的靈感源自品牌創始人、也是現在的設計總監歐逸柔——這位熱愛運動的高定設計師,發現市場上總是找不是合適自己、舒服的運動服。歐逸柔畢業於世界頂尖的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與世界著名的設計師Tom Ford、Marc Jacobs等同出一校。
  • 36氪首發 | 「pidan彼誕」獲 6000 萬元人民幣 B 輪融資,從「貓...
    36氪獲悉,寵物用品品牌 「pidan彼誕」近日完成了成為資本領投、清流資本和昆仲資本跟投的 6000 萬人民幣 B 輪融資。團隊在去年 9 月曾獲得清流資本和昆仲資本合投的 A 輪融資。 「pidan彼誕」的創始人馬文飛告訴 36氪,在通過貓用品樹立了品牌形象之後,品類拓展一直是 pidan 在 A 輪之後在做的事情,與此同時,團隊也在持續拓展海外市場,這兩方面也是團隊本輪融資後的重點。
  • 36氪首發|「時諦智能」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CMC資本領投、紅杉中國...
    36氪獲悉,設計SaaS服務商「時諦智能」已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CMC資本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線性資本跟投。創始人兼CEO 林子森介紹,這輪融資的核心是將其建模的CAD引擎和渲染技術,橫向拓展到其他品類。 廣東時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起步於鞋類三維設計的SaaS協同平臺,公司2017年成立於東莞。
  • 36氪首發|「大地量子」完成5000萬元A輪融資,持續發力數字地球底層...
    36氪獲悉,雲原生的數字地球PaaS平臺 「大地量子」近日完成5000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蘭馨亞洲領投,SIG海納亞洲跟投,主要應用於新技術研發、人才招募以及超算中心的搭建。成立於2017年的「大地量子」,融合了遙感衛星、無人機、傳感器數據,利用自研算法對數據進行網格化管理,滿足不同空間大數據產品開發的需要。
  • 36氪正式啟動「企服聯盟」,更多toB服務商席位現開放招募
    2019年12月14日,36氪EClub聯合中國活躍投資人社群健一會,ToB企業家社群風雷匯聯合舉辦了36氪企服聯盟首批招募會。10家投資機構、辦公服務,品牌營銷、智慧財產權融資等領域的優秀企業服務商成為首期36氪企業服務商聯盟成員,更多企服席位現開放招募。
  • 36氪首發 | 寵物用品品牌「PETKIT小佩」完成 2000 萬美元 C 輪...
    36氪獲悉,寵物用品品牌「PETKIT 小佩」已經完成了 2000 萬美元的 C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啟明創投領投,現有股東 GGV紀源資本參與跟投。泰合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本輪融資完成後,團隊的重點會放在產品研發和海外市場方面。
  • 36氪首發 | 「壹點靈」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探索心理諮詢行業的互聯...
    36氪獲悉,在線心理服務平臺「壹點靈」於近日完成了由比鄰星領投、約印資本跟投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此前,公司曾獲得500萬天使輪融資以及1000萬元Pre-A輪融資。據悉,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市場拓展、團隊建設以及心理諮詢師的培訓。
  • 36氪首發|植物肉品牌「Hey Maet」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引入...
    36氪獲悉,中國植物肉品牌Hey Maet於近日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微光創投及君盛投資,淺月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據了解,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產品端的技術研發、渠道端的開拓以及品牌端的推廣強化等方面。這也是Hey Maet 最近4個月內完成的第二筆千萬級融資。
  • 36氪首發|「知寵百科」完成數百萬元種子輪融資,定位寵物醫生學習...
    36氪獲悉,寵物醫生專業學習交流平臺——知寵百科,於近日獲得來自天峰投資的數百萬元種子輪融資,本輪項目估值3000萬元。融資將主要用於平臺功能升級、系統數據迭代更新等方面。劉曉霞具備寵物行業媒體經驗,掌握寵物行業大數據,擅長用戶分析及客戶調研,曾為國內多家知名品牌提供全方位策劃推廣服務。現為知寵百科平臺用戶提供高性價比廣告及推廣方案、渠道服務。
  • 創投日報 |「啟愈生物」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ClickPaaS 獲數百萬...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 融資新聞報導 「啟愈生物」完成數千萬元 A 輪融資,抗體藥物行業投資熱度持續上升 36氪首發 | 用「低代碼」 PaaS 實現企業級應用快速開發,ClickPaaS 獲數百萬美元 A 輪融資 從AI預測性監控決策切入工業人工智慧,「蘊碩物聯
  • 36氪首發 | 設計師買手店「Nound Nound」獲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
    36氪獲悉,設計師品牌集合平臺 Nound Nound 近日獲得了近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百聯時尚產業基金。據悉,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新門店、自營業務和線上業務的拓展。 新一代消費者的需求呈現出個性化趨勢,獨立設計師品牌越來越受到歡迎。
  • 創投日報 寵物醫療集團「新瑞鵬」完成數億美元戰略融資,全國連鎖...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  消費  融資披露:  36氪首發|月增速翻倍,植物奶品牌「小麥歐耶」完成千萬級天使輪融資  36氪獲悉,燕麥奶國貨品牌"小麥歐耶"於9月完成元璟資本千萬級天使輪融資。
  • 36氪首發 | 圍繞最高LTV女性用戶打造養貓「人群品牌」,「FURRY...
    36氪獲悉,定位於貓咪的全品類生活方式品牌「FURRYTAIL尾巴生活」近日已完成A輪及A+輪融資,融資額為8000萬人民幣,由小米戰投領投,晨興、火山石資本跟投。此前「尾巴生活」已完成兩輪融資,天使輪獲晨興資本近千萬元投資,Pre-A輪獲火山石資本及老股東晨興資本共同加注的數千萬元投資。
  • 36氪首發|茶包品牌「CHALI茶裡」獲億元級B輪融資,聚焦茶產品創新
    36氪獲悉,茶包品牌CHALI茶裡於近日完成億元級B輪融資,由碧桂園創投領投,溫氏投資、易凱基金跟投。據了解,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渠道拓展和南沙工廠研發中心建設。CHALI茶裡(以下簡稱茶裡)成立於2013年8月,定位茶包品牌和專業茶服務供應商,主打產品是花草水果拼配茶,已累計售出近6億個茶包。
  • 創投日報|「萌它寵物」獲千萬元 A 輪融資;少兒編程品牌「WeCode...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科技項目報導:「博寶特」:智能清潔機器人科技公司「博寶特(BOBOT)」於2010年在美國成立,是一家智能清潔機器人科技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智能無線拖地機、高空智能清潔機器人和雷射導航掃地機器人等。
  • 創投日報 |「雲頂新耀」獲3.1億美元C輪融資,「融慧金科」獲千萬級...
    近日,36氪接觸到了一家提供畜禽糞汙智慧處理解決方案的科技公司——「 中農創達」。 36氪獲悉,脈之語宣布完成數百萬元的天使+輪,投資方是美團點評的天使投資人付棟平......(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據外媒報導,近日,初創公司「Vara」獲得了 700 萬美元 A 輪融資,此輪融資由 Omers Ventures 領投,Think.Health、Soleria Capital 和 Plug and Play 參投。
  • 36氪首發|鎖定「水生活」場景,小家電品牌「Miss Xi 熊小夕」獲數...
    36氪獲悉,水家電新消費品牌「Miss Xi 熊小夕」獲得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天圖資本領投、險峰K2VC跟投,本輪融資將用於新品開發及產品推廣。此前,熊小夕曾獲險峰K2VC千萬級人民幣天使輪融資。熊小夕今年8月創立,4個月內迅速完成兩輪融資,開始在「水家電」領域開疆拓土。
  • 創投日報|「Impossible Foods」獲 5 億美元 F 輪融資,「Tempus...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企服融資披露:讓數據「可用不可見」,「鍩崴科技」獲啟明數千萬元A輪融資36氪獲悉,大數據隱私計算公司鍩崴科技宣布已完成A輪數千萬元人民幣的融資,本輪融資由啟明創投獨家投資。
  • 36氪首發|豆製品品牌「磨逗」獲千萬級天使輪融資,品類品牌還有...
    36氪獲悉,豆製品連鎖品牌「磨逗」(北京磨豆兒食品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完成由青松基金領投、北京生活服務基金跟投的千萬級人民幣天使輪投資。我們曾在去年3月報導過這家豆製品連鎖品牌:「磨逗」成立於2017年6月,以傳統工藝為基礎,業務包括餐飲服務和豆製品的半成品零售,通過自營門店和新商超渠道銷售,復購率超過九成,老客月均消費21-22次。豆製品是中國老百姓日常的食材之一,消費習慣成熟,但卻沒有形成品牌意識,購買的渠道仍然以社區附近的夫妻老婆店、菜市場、商超等渠道為主。
  • 36氪首發|突破少兒體育邊界,從家門口到真人直播,「牛牛成長」獲數...
    36氪獲悉,近日,體育教育公司「牛牛成長」宣布完成數百萬美元A輪融資,由順為資本投資。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人才供應鏈建設,以及教研和技術研發。公司此前還曾獲得兩輪融資:2018年獲得千萬級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盈動資本;2019年完成數千萬元 Pre-A 輪融資,由聯創君潭領投,老股東盈動資本持續加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