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好評如潮,從宋喬安身上看到了不一樣的賈靜雯

2021-01-09 聲影新播客

每天推薦精品影視,從影視人物角色中關注演員的成長曆程。

導語:3月24日,一部由HBO亞洲製作的華語電視劇在寶島臺灣開播,它的片名叫《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電視劇摒棄了臺灣言情偶像劇的俗套風格,將拍攝題材轉移到社會現實,為我們描述了赤裸裸的人性善惡。久離熒幕的賈靜雯,卻在這部劇裡無論是演技還是造型,給我們不一樣的驚喜。

《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電視劇繼承了美國HBO精良的製作水準,以歷史上真實發生的臺北地鐵隨機殺人案為故事背景,每一集突出分集標題以著重在不同當事人的角度去分析社會悲劇產生的深遠影響。整部劇在劇情表現上非常寫實,處處引起人們的共鳴和思考,也是近年來華語片難得一見的佳作。

對於善與惡、好人與壞人的界定標準,本劇從現實主義出發引導觀眾對劇情的透徹領悟,從而達到在社會道德和法律懲治之間引發人們不斷反思的目的。本劇沒有豪華的演員陣容,卻用一個發人深省的民生社會題材,說到觀眾的心坎上去了。

開播至今,豆瓣網上的評分為9.4,一直居高不下。藉助網絡的力量,很多人觀看這部劇之後感觸頗深,在內地引發的熱議一直在持續,並且很多人加入了這部劇的觀看行列當中。

看到這部劇的演員陣容,我們看到了賈靜雯這個熟悉的名字。可以說,整部劇無論是演員還是宣傳都顯得平淡無奇,沒有大牌明星的加入,也沒有鋪天蓋地的廣告攻勢,就這樣悄無聲息地開播了,反響卻如此強烈。

似乎消失在公眾視線很久的賈靜雯,重新歸來卻拿出這樣的高質量作品,她在劇中飾演的品味新聞臺副總監宋喬安是一位高冷幹練的女性領導管理者,與她以往清純柔弱的古裝女子角色大相逕庭,她也以一種全新的角色形象重回螢屏。

賈靜雯在劇中的驚豔亮相讓人倍感意外,無論是言語動作還是情感表達,絲毫沒有矯揉做作的痕跡。這些年,也許大家對她在內地古裝片的甜美可愛的角色造型習以為常,反倒是在現代劇裡的驚豔表演讓人眼前一亮,成熟之餘更添一份穩重與性感。

賈靜雯1974年10月7日出生於中國臺灣省臺北市,她的祖籍是天津。父親早年經商,家境還算殷實。因為少女時期長得清純可愛,在她16歲的時候被星探發掘為童星參加廣告拍攝,從而在演藝圈裡發展。隨著父親在內地生意的拓展,她中途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學習表演。論表演功底,賈靜雯還是有自己的優勢的。

賈靜雯的表演之路還是經歷了一番波折的,由於父親經商失敗,她不得不返回臺灣發展,但演藝事業一直沒有起色。1997年,憑藉在家庭劇集《四千金》裡的出彩表現,進一步提升了她的知名度,之後接演了不少電視劇。同時,她在臺灣主持界也是頗有名氣,她主持的娛樂節目《旗開得勝》和《綜藝戰艦》在當時有很高的人氣和收視率。

從2001年開始,賈靜雯把事業重心放在內地,並出演了很多耳熟能詳的古裝劇。《大漢天子》裡智勇雙全的爰鳳儀;《倚天屠龍記》裡冰雪聰明且豪爽大度的趙敏,這些經典的人物角色讓內地觀眾認識了這位有著姣好容貌和曼妙身材的賈靜雯,她的名氣也在那個時候開始大幅提升。

不僅在影視領域,賈靜雯在綜藝節目裡也是時有亮相。得益於她早年的綜藝節目主持經驗,對於真人秀類綜藝節目也是喜愛有加,信手拈來。在明星育兒觀察類真人秀節目《媽媽是超人》第一季和第三季裡,她都是以固定嘉賓的身份參加,並且將自己與兩個女兒的真情互動展現在觀眾面前。

年輕時候的賈靜雯可愛俏皮,特別是在古裝劇裡活潑開朗聰明伶俐的氣質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年過而立之年,年輕貌美的容顏猶在,更增添了幾分成熟的味道。在她身上,散發出感性而優雅的成熟氣息,彰顯出漂亮完美的現代女性形象。

提到賈靜雯,也順便了解一下她有些曲折的感情經歷。2005年,她的第一人丈夫是上海美籍華人孫志浩,可惜倆人的婚姻僅僅維持5年便宣告結束,還歷經1年的爭女案風波,讓她身心俱疲。2018年,賈靜雯與臺灣演員修杰楷在峇里島步入婚姻殿堂,並育有兩個可愛的女兒。至此,她的幸福生活在經歷一番波折後終於甜蜜開始。

家庭幸福甜蜜,演藝事業重上巔峰。此時,賈靜雯在人氣高分華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裡與溫升豪搭檔,飾演一個受害者家庭的母親,在經歷喪子之痛後化身為嚴肅的職場女強人。在她眼裡,只有狂熱的工作動力,沒有家庭的關懷,成為一個悲情人物角色。在劇中,她的一舉一動,從內心情感到外在動作,都無不展現著水到渠成的表演層次感,嫻熟的演技溢於言表。

結語:找到事業和家庭的平衡點,賈靜雯為此花了很長時間。如今,她可以將重心全身心撲在事業上,從內地古裝劇裡的剛柔並濟的清純少女,到華語劇集裡的鐵面無私的女領導,不僅是角色的升級,更是演技的提升。這種轉型,並不是全依賴年輕時期的青春形象積攢的名氣,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做出徹底的改變。這種轉變,反倒讓她更顯得與眾不同,展現出不一樣的魅力。

相關焦點

  • 《我們與惡的距離》賈靜雯演技大爆發!解析宋喬安5個妝容重點
    賈靜雯在《我們與惡的距離》中飾演宋喬安一角,身分從職場的女強人到失去孩子的受害者母親、與先生岌岌可危的夫妻關係…都不斷考驗著賈靜雯的演技!而劇中的她時而強悍時而潰堤,很多時候都在抉擇和審視自己的人生課題,劇中的宋喬安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劇迷的情緒、精湛的演出早已擄獲觀眾的心!
  • 45歲賈靜雯出演《我們與惡的距離》,憑藉宋喬安再度翻紅
    45歲賈靜雯出演《我們與惡的距離》,憑藉宋喬安再度翻紅。她出生於中國臺灣省臺北市,祖籍天津市,華語影視女演員、節目主持人。早些年多言了多部影視劇如《倚天屠龍記》《至尊紅顏》等,憑著這精湛的演技和漂亮的外表收穫了不少粉色,但是後來因為結婚生子,沉積演藝圈許久,現在的她家庭幸福,丈夫寵愛,女兒也都很可愛,簡直就是人生贏家。
  • 《我們與惡的距離》賈靜雯:審視宋喬安的善惡,尋找自我治癒之路
    文/四夕《我們與惡的距離》是今年上半年口碑非常好的的電視劇,在豆瓣上著9.5分的高評分。該片以真實案件為原型,講述了一起無差別殺人事件後,受害者家庭、施害者家庭、辯護律師家庭、其他精神病家庭如何面對痛苦和磨難,重新開始新生活的故事,並拋出了良知公德、職業操守、家庭教育等深刻的社會問題,共同探討人性的善與惡。
  • 《與惡》口碑炸裂,宋喬安脫離賈靜雯的影子,修杰楷大讚感謝自己
    賈靜雯近日在臺灣熱播的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口碑炸裂,豆瓣評分9.4分,成為目前中國評分最高的電視劇。闊別15年,賈靜雯這次強勢回歸臺劇的熒幕,很多人認為賈靜雯和臺劇那就是偶像劇的標配。然而劇情播出卻完全不同,它大膽的採用了非常沉重的主題,而這個主題在華語影視中極少會觸及到。
  • 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結局劇透來了 我們與惡的距離李曉明殺人事件原型...
    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結局劇透來了 我們與惡的距離李曉明殺人事件原型介紹時間:2019-04-20 14:29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結局劇透來了 我們與惡的距離李曉明殺人事件原型介紹 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在網上熱播中,這部戲獲得了許多網友們的好評,該劇揭露了存在於我們身邊的諸多矛盾話題
  • 從趙敏到宋喬安,45歲賈靜雯給自己送了一份最美生日禮物
    當然,這個母親是幸福而知足的,賈靜雯給自己的生日感言帶上了「我依然是我」、「幸福又幸運」、「珍惜當下」的話題。今年來,賈靜雯憑藉HBO爆款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電視臺主管「宋喬安」一角回歸公眾視野。四十多歲的賈靜雯,在接到這個角色之時,不知道她有沒有想過自己會因為出演一個母親而人氣大漲,並且在將來的某一天一舉抱回大獎。近日,第54屆電視金鐘獎揭曉,賈靜雯首得金鐘視後。
  • 《於惡》賈靜雯含淚飆罵陳妤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主演賈靜雯、溫升豪、吳慷仁及陳妤在戲中的對手戲高潮不斷,一播出就立刻掀起熱議。在第6集中,宋喬安(賈靜雯飾)得知下屬李大芝(陳妤飾)就是兇手殺害兒子兇手李曉明的妹妹,趁著對方替哥哥辦後事時,做了獨家新聞。事後李大芝氣得回公司罵宋喬安,『我跟我家人連活下去的權利都沒有嗎?』
  • 《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華語劇的女主飾演者賈靜雯,你了解多少?
    《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劇播放了前四集,就在豆瓣上得到9.4分,並且最終得到了9.5分的高分。這部劇的女主宋喬安,原本是一個意氣風發事業成功的中年女性,在她遭遇人生變故的時候,在善惡之間進行了兩難的選擇。
  • 當代媒體的困境,都在《我們與惡的距離》裡
    《我們與惡的距離》海報不過,或許是因為職業的關係,本人最為關注的倒是該劇對當代新聞媒體之困的生動描述。女主角宋喬安是新聞電視臺的副總監,這樣的設定在如今的國產電視劇中並不稀奇。但能夠如此深入、寫實地表現媒體運作機制及其缺陷的例子,可就不多見了。賈靜雯飾演宋喬安時下,公眾對媒體褒貶不一,評價愈加分裂。
  • 《我們與惡的距離》第二彈!看看「無情」總監宋喬安
    《我們與惡的距離》第二彈!看看「無情」總監宋喬安文/影視雜談小弟弟 圖/網絡《我們與惡的距離》有一句很經典的臺詞,「到底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今天我們就用新聞總監宋喬安的視角去看看這部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叫宋喬安是品味新聞臺的總監,可以說是一個資深的媒體人,我的老公劉昭國是網絡先驅報的創辦人也算是一個資深的媒體人,我還有兩個孩子兒子叫天彥、女兒叫天晴,我們一家四口過著幸福的生活。但是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兩年前的一場意外讓我們這樣平靜的家庭徹底崩塌了。
  • 我們與惡的距離經典語錄有哪些 精彩臺詞語句匯總盤點
    講到近期最火的劇一定非《我們與惡的距離》莫屬了,除了有大咖演員賈靜雯出演,最吸引人的莫過於挑戰現實題材,當中有很多經典的臺詞值得深思。  我們與惡的距離經典語錄  《我們與惡的距離》是由一場無差別殺人事件,延伸出的幾個家庭間,不同立場、不同參與者的故事,而這些都是很有可能發生在你我身旁的故事,在《與惡》裡也有許多名言佳句值得我們細細思量,一起來看看你記得哪些吧!  #1 「到底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你有標準答案嗎?」
  • 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裡,有哪些不容易被注意的細節?
    今天,小編想為大家安利一部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小編第一次看這種讓人很矛盾的劇。讓人思考很多:好和壞的標準是什麼?人們是在聲討惡人還是聲討惡?「未知全貌,不予置評」。這八個字大概是一生都要學習的修養。
  • 《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結局:宋喬安放下怨恨,壞人終於被繩之以法
    《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結局已經播出,這是一部不一樣的罪案劇,編劇並沒有採取平常的,而是採取了帶著觀眾重新走一遍劇情的方式,去看加害者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所以,《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結局異常的受關注。劇中主要通過講述受害與被害方的矛盾,以及辯護律師等多種人物聯繫在一起的故事,同時也把新聞職業道德、原生家庭等多重社會熱議的問題拋到檯面上,企圖探討人性「善與惡」間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大結局中,受害者宋喬安不再選擇糾纏到底,而是終於放下了心中那份的怨恨,與丈夫解除曾經的誤會,女兒也慢慢接受了她這個母親。
  • 豆瓣得分9.4分,如何達到《我們與惡的距離》令人驚嘆
    什麼是善與惡?好和壞不就是區別嗎?我們和邪惡的距離有多遠?這個話題值得深思,他在電視劇中啟發我們。本來應該是好的,但現在已經是壞的了。對好人或壞人沒有標準答案。在臺灣中有10集《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齣戲的主題也很吸引人,根據臺灣的社會事件,我們可以從電視劇中了解到道德是什麼人性,什麼是道德,什麼是新聞理想的偏離,什麼是道德法律拉力。這樣一來,深度的電視劇自然也受到了觀眾的好評,豆瓣上得了9.4分,好評率達到95%,作為一部華語電視劇,很難有這麼高的聲譽。
  • 賈靜雯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憑什麼衝上豆瓣9.3?
    「臺劇的新高度」「金鐘獎預定」「年度華語最佳」這評價光一個分量就夠重了,三管齊下,可見此劇之優秀,比起情情愛愛、家長裡短的泡沫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有著超越的深度,確實是不容錯過的好劇。1.受害人家屬角度宋喬安(賈靜雯飾)是一位新聞女主播,在職場上叱吒風雲,加上兒女雙全,本該是令人羨慕的人生贏家,而那場無差別殺人案帶走了她的兒子,改變了她的生活。她試圖通過高強度的工作來麻痺自己的痛苦,也因此拉遠了自己和老公、女兒的距離。甚至連女兒的生日都不記得。
  • 我們與惡的距離第1-10集全集分集劇情 演員表人物關係介紹
    我們與惡的距離第1-10集全集分集劇情  《我們與惡的距離》由林君陽執導、金鐘編劇呂蒔媛執筆,賈靜雯、溫昇豪、吳慷仁、周採詩、林予晞、施名帥、宏都拉斯、陳妤、曾沛慈、林哲熹、於卉喬、檢場與謝瓊煖連袂演出,於2018年4月20日開拍,7月16日殺青。
  • 劇評:《我們與惡的距離》觀後感
    去年有一部炙手可熱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當時看到好多閨蜜、同學們紛紛在朋友圈吹爆這部劇,網上也是好評如潮,我就挺想抽時間觀瞻一下。但是,去年由於一些原因,還是將這部劇擱置了:一方面,我當時沉迷於《明朝那些事兒》,另一方面,去年經歷了好多波折,擔心這部劇太過壓抑和黑暗,也就沒有勇氣去觀看了。
  • 我們與惡的距離:有些角色原來是同一種人
    弄清了這個道理我們再來說說「世人(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9.5分的臺灣劇,被賦予善惡價值取向的影視作品裡哪些其實是同一種人。其實我看過很多臺劇,但是《我們與惡的距離》卻是今年讓我眼前一亮的電視劇,故事開篇就十分沉痛,兩年前李曉明電影院一場無差別殺人案件,讓幾個家庭分崩離析,支離破碎,少年手持自製的槍枝,惡魔一般……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每個人都覺得他非死不可,然嚴酷的苛責卻出現在他的家人和律師的身上……而那些罹難者的家屬也無處尋找救贖。
  • 好人真好,壞人真壞,《我們與惡的距離》刺入善惡混沌的灰色地帶
    這部劇有HBO的加持,有寶島精英團隊的創作,播出之後倍受好評,目前該劇在國內視頻網站也可以看到。相對於國內動輒四五十集的注水篇幅,《我們與惡的距離》只有十集的體量,可謂是足夠緊湊精緻,又非常良心了。《我們與惡的距離》以一起隨機殺人案件展開,從加害者、加害者家屬、被害人、被害人家屬、媒體、律師的角度講述了有關精神患者引發的具有爭端性社會話題的電視劇。
  • 《我們與惡的距離》只有一點點!
    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遠?我們是在伸張正義還是在施加暴力?我們真的對了嗎?我們與殺人犯的區別其實一點也不大。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可以說是2019年,刷新我對電視劇認知的一部口碑神作。雖說也有部分電視劇,如胡歌的《琅琊榜》,姚晨主演的《都挺好》等等,無論劇情,還是演員的演技,都能稱之為優秀。但是《我們與惡的距離》卻是這兩年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部電視劇,它的題材,它的反射的社會問題,都引發了強烈的共鳴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