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lin.hteacher.net 2019-04-03 10:50 吉林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對於幼兒攻擊性行為這一部分的知識點,是學前教育的熱點問題,也是幼兒教師招聘考試常考點,從題型上來說常常以選擇題,案例題出現。從知識點的邏輯上來說,我們依然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三個維度來把握。
一、是什麼(內涵)
攻擊性行為是指個體敵意性地傷害別人或破壞物體的行為。它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身體侵犯,即利用身體的一些部位或武器、踢打他人;二是言語攻擊,如通過譏笑、諷刺、誹謗、謾罵等方式對他人進行欺侮。兒童的攻擊行為容易造成人際衝突,不利於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阻礙兒童個性和社會化的順利形成。
二、為什麼(影響攻擊性行為的因素)
1.父母的懲罰
研究發現,攻擊性男孩的父母對他們懲罰更多,而且即使他們行為正確也經常受到懲罰。懲罰對攻擊型和非攻擊型的幼兒能產生不同的影響。懲罰能抑制非攻擊型幼兒的攻擊性,卻不能抑制攻擊型幼兒的攻擊性,反而會加重他們的攻擊性行為。
2.榜樣
電視上的攻擊性榜樣會增加兒童以後的攻擊性行為,過多的電視暴力還能影響兒童的態度,使他們將暴力看作是一種解決人際衝突的可以接受的和有效的途徑。
3.強化
當幼兒出現攻擊性行為時,父母或教師不加制止或聽之任之,就等於強化了幼兒的侵犯行為。同伴之間也能學會攻擊性行為,如果一個幼兒成功地運用了攻擊策略來控制同伴,就可以加強和增加他以後的攻擊性。
4.挫折
攻擊性行為產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挫折是人在活動過程中遇到障礙或幹擾,使自己的目的不能實現、需要不能滿足時的情緒狀態。
對幼兒來說,家長或教師的不公正是挫折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怎麼辦(矯治策略)
1.創設良好環境,控制環境和傳媒的影響
由於兒童攻擊性行為的發生很多時候與活動場地狹小、玩具過少等因素有關。因而,創設足夠的遊戲空間和玩具數量非常重要。此外,由於許多兒童的攻擊性行為都是從社會環境中學來的,家長應從社會環境中尋找那些可能導致兒童攻擊性行為的因素,並於以消除。
2.改善親子關係,糾正家長不正確的教育方法
家長首先要從自身做起,在教育孩子時應儘量避免動不動就打罵的方法,多與孩子進行思想上的溝通,多聽孩子的聲音,以便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當孩子有過錯時,家長首先進行調査,了解事情原因,進行必要的批評和耐心地說服,切忌上來就採用懲罰手段解決問題。
3.提高兒童的自控能力和交往技能,幫助兒童掌握解決社會性衝突
易發生攻擊性行為的兒童大多情緒易衝動,自控能力差。因此,可以通過提高兒童的自控能力來減少攻擊行為的發生。提高兒童的自控能力可以採用輪流等待法、放鬆療法、警告暫停法、正強化法等有效的方法。
4.提高兒童的社會認知水平和移情能力
只有豐富兒童相關的社會性知識和經驗,才能提高兒童的社會認知水平。如果讓攻擊者更多地了解攻擊行為給對方造成的不良後果,覺察和體驗到別人的痛苦,就能有效地減少攻擊行為。其中,角色扮演法移情訓練法等在發展兒童的社會理解力、減少攻擊性行為、改善同伴關係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5.引導兒童掌握合理的心理宣洩方法
在社會規範允許的範圍內,要教會兒童對他人和自己沒有破壞性的幻想攻擊活動等進行合理宣洩的方法。
6.及時表揚和獎勵兒童親社會行為
有些兒童的攻擊性表現僅僅是為了引起成人的關注。這時候,成人採取的策略可以是不予理睬。當兒知道這種方法並不能達到目的,甚至還會弄巧成拙,導致成人反感時,就會終止自己的攻擊性行為。成人的這種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適當的減少攻擊性行為的出現。當兒童採取與同伴之間的友好的做法時,成人要給予積極的關注,及時地給予表揚和獎勵。這樣,兒童的攻擊性行為就會明顯減少。這些做法,對於提高攻擊性兒童解決社會性衝突問題的技能和策略能夠達到正強化的作用。
責任編輯:大白
<上一頁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