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下午,人文樓四層會議室座無虛席,中國人民大學通識教育大講堂「世界史是什麼」系列講座正式拉開帷幕。首次講座由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孟廣林教授擔任主講嘉賓,歷史學院歷史系系主任王大慶主持。50餘位師生代表參加了活動。
王大慶首先對這一系列講座的內容與主旨以及籌備情況作了簡要介紹。
孟廣林以「我國世界史學科的價值評說與前景展望」為主題,首先從我國世界史學科之歷史發展的角度,系統介紹了中國世界史學科從緣起到生成、尤其是從歷史學的二級學科到一級學科不斷拓展的歷程與關注中華民族崛起復興的優良學術傳統。他指出,新中國成立後,世界史學科逐步建立起來,雖然經歷了種種曲折和困境,但在眾多前輩學者的努力下,仍取得了諸多重要成果。到了在21世紀的今天,世界史學科以一級學科的新面貌獲得了更大的發展機遇,教師人數不斷增加,研究領域不斷擴展,研究成果日益豐碩。在日益擴大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中,中國的世界史學科也引起了國外,尤其是其研究的對象國史學界的關注,這樣的局面是幾代中國世界史研究者篳路藍縷、艱苦奮鬥的結果,來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接著,孟廣林將世界史學科對當代中國的價值歸納為三個方面:第一,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域外尤其是西方的歷史經驗和教訓。第二,為我國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提供知識與智力支持。第三,為青年學子的學術研究與人生理想提供了非常好的培養渠道。此外他還充分肯定了世界史學科對民眾的世界史知識學習和普及以及公民素質的提升所作的重大貢獻。
在談到我國世界史學科的發展前景時,孟廣林表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不斷拓展與中國日益崛起並步入世界中心的大趨勢,迫切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了解世界各地區、國家的現實與歷史,這一趨勢為我國世界史學科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十分有利的社會背景。因此,儘管當下這一學科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但在國家層面的重視和支持下,各高校都採取了積極措施強化這一學科的建設。另一方面,我國史學界更加注重拓展世界史研究的深度與廣度,倡導以唯物史觀為指導運用第一手資料來做研究、全面批判性地借鑑西方史學的研究成果。他相信,通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進取,一定能夠建構既與國際史壇接軌又能彰顯自身「特色」的中國的世界史學科。
講座結束後,孟廣林與現場師生進行互動,並鼓勵感興趣的同學們日後選擇世界史專業繼續學習和深造。
2017年,作為中國人民大學新增本科專業之一,世界史專業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招生。本專業依託於中國人民大學具有傳統優勢的人文社會科學諸學科,以歷史學院世界史專業現有教師團隊的研究方向為特色,力求培養出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紮實的專業知識與外語應用能力的綜合型專業人才。為了讓更多的同學了解該專業的基本情況,同時吸引更多的有志者選擇世界史專業,中國人民大學教務處和歷史學院聯合舉辦該系列講座,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中將邀請校內外多位世界史領域的專家學者,結合自身的學習和研究經歷,現身說法,答疑解惑,與同學們展開面對面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