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不易4首好聽的歌,消愁第一,最後一首竟被楊紫評價:毛骨悚然
1. 消愁
消愁這首歌大概是每一個成年人自覺「全文背誦」的一首歌,聽它不需要有故事,只要為生活奔波過,為成長付出過,都逃不開被消愁中某一句詞重重一擊的瞬間。每一句,都能牽出太多畫面。心酸也好,無奈也罷,都是只能自我消化的必經苦難。
這首詞,印象深刻不落俗套,尤其是聽到「三巡酒過你在角落」那一句,我當時讚嘆又驚喜地笑了出來,這樣程度的歌詞最近一段時間真的很少見,而且還是素人寫的,可想而知以後他還能給人帶來多少驚喜。毛不易的副歌部分,仿佛從醉,到酒醒的過程。先敬敬與世無爭的朝陽月光,最後再敬真正觸動自己,十分揪心。
2. 像我這樣的人
毛不易的聲音我真的是挺喜歡,這首歌第一句就挺吸引人的,接著句句寫到心裡,發人深省。像我這樣的年輕人,有太多不甘心,所以年輕人心裡苦啊:不甘就此抹殺的可能性,不甘想要發芽的時候卻被重重掩埋,不甘日復一日的重複工作黯淡了嚮往的光,不甘在實力和諂媚的選擇裡搖擺,不甘還沒發過一次光就變成機器的螺絲釘,不甘抱著「就這樣吧」的心態去面對未來……單曲循環幾遍之後,仔細聽過每一句歌詞,講道理說我20多歲沒什麼太複雜的經歷,但他的詞感覺每一句都很入我心。
它的中心是描述「我」,所以歌詞無非是「像我這樣的人」中間再加個形容詞,抒情為主,其中的故事若隱若現,有生活有愛情卻並不能說具體的事,說了就傷意境、減共鳴。像我這樣二十幾歲,不甘平凡又碌碌無為的人,不知道還有多少人?
整首歌娓娓道來,句句誅心,像是講述了一個長長的故事。
3. 借
我聽到這首歌后,腦中閃現的第一個場景就是親人離世後我的無助和悲傷。
這首歌聽著聽著,就有無數的畫面在腦海裡浮現,揮之不去。裡面用了很多燈光,暖陽,燭火,彩虹啊這些明亮的意向,卻越發突顯了一種濃濃的求而不可得的無奈和孤獨,甚至有種連求的動作都不能有的絕望。
聽說這首歌的創作靈感來自於毛毛當護士時候護理的一位重病老奶奶,家人兒女放棄了治療,老奶奶說沒關係,老奶奶的老伴冒著雨前來探病,最後老奶奶還是走了的故事,真的很揪心了。
4.不染
不染是電視劇香蜜沉沉燼如霜的主題曲,楊紫聽過後還對這首歌評價:毛骨悚然,還發了微博,的確看完潤玉訣別生母簌離,心中甚為動容,怎麼能不「毛骨悚然」?娘親所有的放不下,都成了潤玉被刮去的逆鱗。娘傷,子又因何不痛?用情太深,奈何緣淺。倒不如做那無憂無怖的離愛者,才真正是大境逍遙。
這首歌驚豔毛不易的高音。可能許多人都停留在他在「消愁」「像我這樣的人」一系列歌中的低吟淺唱,這首歌見證了他的高音特點,配合電視劇超棒!
毛不易這個憨厚的大男孩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好聽的歌曲,毛不易的這四首好聽的歌,消愁第一,最後一首竟被楊紫評價:毛骨悚然,你最喜歡哪一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