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周一例] 用藥不當引起患病石斑魚大量死亡一例
[每周一例] 用藥不當引起患病石斑魚大量死亡一例2013-12-26 17:4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車式增氧機(見圖1),養殖過冬點帶石斑魚8000多尾,平均規格1.2斤。        3月15日,天氣晴朗,東北風5到6級,早上11點30分到池中觀察,大量石斑魚靠邊不動(見圖2、3),少量遊塘,走過去遊塘魚會馬上下沉,有少量死亡。靠邊的魚皮膚有破皮現象(見圖4),部分體色變淡。
-
[每周一例]低溶解氧飽和度對蝦發生氣泡病和細菌病
[每周一例]低溶解氧飽和度對蝦發生氣泡病和細菌病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9-03-22 10:01:00使用塞氏盤測得水體透明度為60cm,水體呈黃色,使用 「海控溶氧測控儀」測得池塘溶氧及飽和度變化較為平穩(圖10、11)。       7月3日,陣雨,底罾死亡8尾,對蝦攝食減少,且活力較弱。相鄰池塘也相繼開始發病。
-
降溫後池塘養殖黃鰭鯛魚苗死亡一例
降溫後池塘養殖黃鰭鯛魚苗死亡一例2015-01-08 10:0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利洋 瀏覽量: 2433 次 我要評論 廣東珠海金灣區紅旗鎮三板村一黃鰭鯛養殖池塘,面積12畝,水深1.5米,配置3臺增氧機(見圖1)。
-
太陽魚人工繁殖及養殖技術
鰓蓋後緣有一深藍紫色形似耳狀的突出。體側有7-10條暗黃色的彩條紋。一般個體成熟時體重200g左右,個別可達到1kg。美國養殖的太陽魚另外還有銅吻鱗鰓太陽魚和紅耳鱗鰓太陽魚。      藍綠鱗鰓太陽魚屬溫水性小體型魚類。生長適溫範圍大,可在1-38℃水溫狀態下生活。
-
加州鱸魚轉料後魚身變黑拖便繼而大量死亡 元兇或為氣泡病
加州鱸魚轉料後魚身變黑拖便繼而大量死亡 元兇或為氣泡病2014-04-08 14:1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農財寶典 瀏覽量: 6543 次我要評論 廣東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加州鱸魚養殖戶黎先生反映,當地許多加州鱸魚養殖戶在2月底至3月初投放了加州鱸魚水花(苗種來自不同苗場),在不餵料情況下養至3月底開始轉餵冰鮮料(此時規格約5-6朝,養殖約
-
小小氣泡病也能造成大危害!
6.有時胸鰭和背鰭也布滿氣泡,管理不當,也會造成死亡。二.氣泡病的病因導致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過飽和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一)水中浮遊植物(藻)過多,在強烈陽光照射的中午,水溫高,藻類進行光合作用旺盛,可引起水中溶氧過飽和。
-
你知道「太陽魚」嗎?該如何養殖!
太陽魚屬中小型魚類,生長適溫範圍大,可在1~38℃水溫狀態下生活,水溫8℃以下或38℃以上時才停止攝食,冬季不採取保溫措施都能自然過冬。太陽魚是一種攻擊性攝食魚類,以動物性餌料為主要食物,幼魚以枝角類、橈足類、搖蚊幼蟲等水生動物為食物。小魚攝食植物莖葉、鞘藻、小雜魚、小蝦、軟體動物和輪蟲等。人工養殖可大量投餵冰鮮魚等動物飼料和人工配合飼料。
-
水產養殖優勢品種-太陽魚養殖前景全面分析
麥解釋,太陽魚沒有大量養殖的原因之一是這種魚「實在太懶」,攝食慾望不強,飼料要餵到嘴邊才吃,使得投料過程相當繁瑣。 養殖戶每次投料,都要繞著塘走一圈,小魚每天投料3-5次,大魚3次。有人笑言,「一年下來,累計的公裡數足以走到北京!」如此繁重的工作量,自然也限制了一些人選擇養殖太陽魚這個品種。
-
藍鰓太陽魚高產養殖技術
為了進一步推廣該品種的成魚養殖技術,2000年開始,廣東省順德市勒流鎮新明魚苗場進行了該品種的成魚養殖技術研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和經濟效益,現將有關的養殖技術研究報導如下:        一、材料與方法   
-
[每周一例]金錢魚氣泡病後「遊邊」的處理
[每周一例]金錢魚氣泡病後「遊邊」的處理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蔡德海 水產養殖網 2020-06-12 17:47:00 [病例548]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新墾鎮,一口金錢魚(又名金鼓魚)養殖土塘,面積8畝(圖1),水深2米,4臺葉輪增氧機、1臺水車增氧機,功率均為1.5kW,投餵海水魚浮水料,目前平均規格3兩/尾。
-
無乳鏈球菌引起牛蛙發病一例
無乳鏈球菌引起牛蛙發病一例2015-02-06 09:3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利洋水產 瀏覽量: 5095 次 我要評論 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一牛蛙養殖場,有水泥池塘10多面,養殖成蛙,8月初發病時牛蛙規格200克/只。
-
[每周一例]水變後生魚發生急性氮氣氣泡病
[每周一例]水變後生魚發生急性氮氣氣泡病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李韓 嚴玉浩 水產養殖網 2019-07-11 17:35:00 [病例508]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昭關鎮周老闆有一口生魚(雜交鱧)養殖池塘,面積4畝,水深2.2米,1臺3kW的葉輪式增氧機(圖1),池塘現存生魚2萬多尾,規格450g/尾左右。
-
石斑魚養殖及繁育技術的突破,雜交新貴杉虎斑池塘人工育苗技術
近幾年,隨著石斑魚養殖及繁育技術的逐步突破,更多生長快、抗病力強的雜交新品種的推出使得石斑魚養殖業得到飛速發展;而杉虎斑(棕點石斑魚♀×杉斑石斑魚♂)作為近幾年海南石斑魚養殖業的雜交新貴受到越來越多養殖者的喜愛,本文就池塘人工育苗技術總結如下。
-
類立克次氏體和諾卡氏菌混合感染引起雜交鱧慢性死亡一例
類立克次氏體和諾卡氏菌混合感染引起雜交鱧慢性死亡一例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雷燕等 水產養殖網 2015-10-29 09:51:00>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勒流鎮一雜交鱧養殖池塘,面積8畝,水深2米,3臺增氧機(見圖1),2014年7月,過塘2-3兩的雜交鱧40萬尾,9月份分一部分到旁邊大塘中,目前該塘有雜交鱧13萬尾,規格0.5斤,塘中混養有大頭魚800尾。
-
河蟹、青蝦爬邊死亡成功處理一例
河蟹、青蝦爬邊死亡成功處理一例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高東曉 張容聚 水產養殖網 2016-04-08 09:29:00 湖北省監利縣橋市鎮安橋村任師傅一22畝養殖豆蟹池塘,四周有環溝,溝寬4m左右,深0.5m左右。
-
脊尾白蝦感染血卵渦鞭蟲遊塘、死亡一例
脊尾白蝦感染血卵渦鞭蟲遊塘、死亡一例出處:利洋 作者:戚瑞榮等 水產養殖網 2015-04-10 23:50:00 江蘇東臺地區楊四養殖區王老闆一海水養殖小白蝦(脊尾白蝦)混養梭子蟹池塘(圖1),面積24畝,四周有環形溝,中間水深1m左右,環形溝水深1.5m,1.5kw增氧機兩臺,同時配有底管增氧。
-
2016年廣東順德太陽魚飼料容量2萬噸 產業發展有待完善
2016年廣東順德太陽魚飼料容量2萬噸 產業發展有待完善2016-02-21 10:0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當代水產 瀏覽量: 12001 次 我要評論 在廣東順德,大家都知道有大量的生魚、加州鱸、黃骨魚、泥鰍在養殖,除了這些品種,還有一條鮮被人談及的一條魚,在這個地方生根發芽,那就是太陽魚。
-
太陽魚出現代謝障礙易死亡
近日,廣東順德地區太陽魚出現大量死亡,症狀基本表現為:體表完好無出血,鰓絲髮白,貧血,黏液增多;肝發白,易碎;膽囊腫大,顏色淡;腸道有輕微出血症狀;內出血較多,多在魚鰾後面和魚鰓下薄膜喉嚨處。很多養殖戶採取殺蟲、消毒或內服抗生素等方式,結果死魚越來越多。
-
太陽魚:一個養殖效益穩定的名特優品種
太陽魚學名藍腮太陽魚,原產於北美,屬中小型魚類,生存適溫範圍為3-38℃,在江浙一帶能自然越冬。適應性廣,食性雜, 群體產量高。據了解,藍腮魚養殖主要集中在順德勒流,可自然繁殖,無須投苗,在當年4月就可以出苗。 太陽魚可高密度養殖,每畝可投苗1.5萬尾左右,產量可達3000斤/畝左右。目前,廣東養殖的品種主要是藍鰓太陽魚和雜交太陽魚。雜交太陽魚是以藍鰓魚為母本和綠色魚為父本的雜交子一代,外形近似父本。據了解,雜交魚出苗時間比藍腮魚稍晚, 一般5月開始出苗,養殖至2-2.5兩可以上市。
-
南美白對蝦「腸炎」逐漸從急性轉為慢性,養殖風險也逐漸加大
腸炎病是對蝦養殖中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整個養殖周期均常見。病蝦的消化道變紅色,急性感染時胃部最明顯,中腸後部也變紅或腫脹,直腸(後腸)變混濁。當對蝦開始出現肝腸發紅的情況時,更要引起注意,因為這已經是為腸炎亮起了「信號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