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養殖的「兔子」一隻不賣,要兩隻兩隻賣,年賺四十萬!

2020-12-05 小雷說農

在農村比較常見的養殖項目,主要是豬、雞、牛、羊等家禽,市場競爭較大銷售是農民需考慮的一大問題,而來自廣西玉林劍橋村的農民方章養殖了一種「兔子」不但不愁銷路,而且還是兩隻兩隻賣,一隻還不賣,農民靠養它年賺幾十萬!

看著圖中白白的毛、尖尖的耳朵、圓圓的嘴,看起來是不是非常像兔子?其實它是——荷蘭豬,荷蘭豬是鼠類動物,別名荷蘭鼠、豚鼠、全黑的又叫黑豚,農民方大哥養殖的白色的也叫白豚;荷蘭豬是珍貴的皮肉兼用的多用途草食動物,因為它機靈、活潑、溫順的特點,它體型不算很大,而且擁有如絲般的柔軟體毛,美麗可愛,是很好的家庭寵物。

養殖荷蘭豬非常簡單,吃的主要是雜草,青草,菜葉,冬季可吃玉米杆、麥杆、稻草、花生秧,只要注意不讓其得病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問題,一般養殖六個月就成年了,公荷蘭豬在5個月左右就能到500克,而母荷蘭豬要7個月左右,而農民方大哥養殖的荷蘭豬主要是當寵物銷售,一年可養兩茬。

因為荷蘭豬是群居動物,獨居養的生活質量是非常低下的,兩隻一起時的狀態確實比一隻豚鼠生活時活潑很多,雖然它們會彼此打架,其實這是它們交流和互動方式,會一起吃東西,一起玩耍,所有這也是農民方大哥要兩隻兩隻賣的原因,一般一對售價在200元左右,在市場非常暢銷,農民方大哥一年養殖兩茬可產2000隻,也就是一年有四十萬的利潤!

相關焦點

  • 50元一隻商家賣種苗1年賺10萬,農民為啥不養殖?還沒上市就滯銷
    導語:50元一隻商家賣種苗1年賺10萬,農民為啥不養殖?黑豚的繁殖能力很強,年入10萬不是夢黑豚1胎能生6-8隻,1年能生8胎左右,也就是產仔50隻左右,因此,有的商家1年光50元1隻賣種苗就能賣出2000隻以上,光賣種苗就能年入10萬以上,算下來還是很掙錢的,而商家往往還會擴大宣傳,讓方圓十裡,甚至全中國都知道養殖黑豚掙錢!
  • 養豚鼠致富不是夢,廣西男子靠它年賺20萬
    廣西玉林劍橋村的農民方章養殖了一種豚鼠,不僅兩隻兩隻賣,一隻還不賣,而且靠養它年賺幾十萬!在農村比較常見的養殖項目,主要是豬、雞、牛、羊等家禽,市場競爭較大銷售是農民需考慮的一大問題,而方章養的「兔子」卻不愁銷路。
  • 村民養殖兔子,一隻賣45元,一年獲利20多萬
    一是養殖,二是種植業。像種植砂糖橘,蘋果園,廣州農村種植三華李。養殖業多是餵豬!可是近日黑龍江省一農村小哥建立了規模的兔子養殖基地,這讓很多網友感到奇怪。小編仔細了解才知道,原來是他的市場多是供應農家菜,是當地著名的一種野味。一隻能賣45元,去掉成本,一年能獲利20多萬!下圖所示。
  • 養1年就能出欄,一隻賣到3000多,為啥農民卻不敢養殖
    導讀:養1年就能出欄,一隻賣到3000多,為什麼農民卻不敢養殖種植業養殖業是村民發家致富最佳捷徑。投身於此的村民相當的多。尤其是養殖業,受市場行情的影響,有的年份確實能夠賺到不少錢,但養殖業的風險也是相當大的,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家有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這也側面的說明了養殖業的潛在風險是相當大的。這幾年有一種特徵養殖,養殖周期短,飼養簡單,價格喜人。奇怪的是村民卻不敢養殖。
  • 兩隻兔子成就傳奇人生 「中國兔王」任旭平走了
    兩隻兔子成就傳奇人生 「中國兔王」任旭平走了     □沈婷婷    13歲開始養兔,16歲成為「養兔狀元」。致富後他不僅辦起了養兔學校,還開設扶貧中心,他說,要像巴地草一樣扶貧,一個幫一個……他,就是在國際上被稱為「中國兔王」的大邑人任旭平。    近日,多位網友撰文傳遞出一個悲傷的消息——因患胰腺癌,年僅47歲的任旭平於3月20日下午4點不幸逝世。
  • 兩隻小蜥蜴當街賣(圖)
    兩隻小蜥蜴當街賣(圖) NEWS.SOHU.COM  2005年01月13日16:13  來源:北方熱線-瀋陽晚報
  • 兔子生長快,養殖成本低,養殖200隻能賺多少錢
    我從事養殖兔子已經有兩年多,之前一直在牛場、羊場工作。為了創業,在牛羊場我盡了辦法吸收養殖經驗。由於牛、羊養殖成本高,養殖時間長,所以我才開始轉向養兔行業,在家鄉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養兔場。兔子是屬於吃草青為主的動物,那麼養兔賺錢嗎?200隻兔能賺多少錢?接下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 一隻賣3000元 鎮原農民養殖鴕鳥效益好
    原標題:一隻賣3000元 鎮原農民養殖鴕鳥效益好
  • 農民養蝦不賣蝦,供遊客垂釣,日進萬元,這個夏季賺十幾萬!
    說到小龍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這個炎炎夏日炒上一盤喝上幾瓶啤酒,那是一個爽;小龍蝦因繁殖特別快,在外國可謂是泛濫成災,而在我國卻是非常受歡迎非常暢銷,很多農民都靠養它賺了不少錢,在廣西柳州江田村的農民江姜就養殖了近30畝田的小龍蝦,但他養蝦卻不賣蝦,一年也能賺幾十萬!
  • 第五人格:隨緣兔子館,有兩隻兔子,傑克與約瑟夫
    大家好,我是「遊戲貓語」,話不多說讓我們進入本期的正文。【隨緣兔子館之賣不出去的兔子】在《第五人格》內,有兩個高人氣的遊戲角色。他們不僅同屬一個陣營,而且還擔任過《第五人格》的「監草」。那,他們是誰呢?他們就是被玩家們戲稱為「大豬蹄子的傑克」以及「外號約美人的約瑟夫」。
  • 養殖成本每天2毛錢,半年就能出欄,一隻可賺300元,市場常賣斷貨
    摘要:養殖成本每天2毛錢,半年就能出欄,一隻可賺300元,市場常賣斷貨!文/農夫也瘋狂老鼠是農村「四大害」之一,自古以來民間對老鼠都沒有什麼好感,不然也不會說「老鼠過街,人人喊打」了。老鼠不招人喜歡,主要是因為它的破壞能力太強了,它們不僅偷吃糧食和莊稼,而且還會咬壞家具、衣物,同時還會傳播一些病毒。不過有一種「老鼠」,近年在網絡上特別的火,它的養殖成本每天2毛錢一隻,半年就能出欄,算下來成本不到50元,但是在市場上價格可不低,一隻就能掙300多元,並且還供不應求,經常賣斷貨,對於農民來說這又是養殖新風口嗎?
  • 小夥賣水母,8個月賺了20萬
    水母死後會變成水,不留痕跡,就像從沒出現過一樣。 「水母哥」楊冠倫的水母店,是合肥第一家專業經營養殖水母的店鋪。他的水母店經營8個月期間盈利20萬元。水母的形狀像一個小蘑菇,後面拖著幾條長長的尾巴。說得專業點,就是傘體和觸手。 「水母一遊一張的頻率和舒張腦波一樣,可以減壓、幫助睡眠。
  • 兔子繁殖速度又快,農民為啥不養兔子致富?
    引言:兔子的繁殖速度是驚人的,可以用「泛濫成災」來形容,一隻成年母兔,大約一年有六七窩,一窩有五、六隻小兔,一年有四五十隻小兔,繁殖速度堪比老鼠,為什麼農民不養兔子發家致富?姥姥家養的兔子。但是有句話說「隔行如隔山」,沒養過兔的人,不知道養兔也有苦,農民也會算計,如果真能靠養兔發家致富,賺錢也容易,他們不會主動養兔嗎?因此,要想了解農民為什麼不養兔致富,就必須對其原因進行分析。首先,兔肉的消費市場過於狹窄。咱們別說毛毛兔,就說肉兔吧,肉兔的消費市場太狹窄,從直觀上來說,還真如此。
  • 養殖成本5塊錢,一年可產12窩,一隻能賣50元,外行人:賺瘋了
    養殖成本5塊錢,一年可產12窩,一隻能賣50元,外行人:賺瘋了 在養殖業這個極具刺激又帶著巨大風險的行業當中,有些人賺得發家致富,身家百萬,有的人輸得傾家蕩產,一夜回到了幾十年前,窮得叮噹響。 幹養殖要賺錢,有句話說得好,成本控制就是賺錢,風險又小。
  • 兩隻兔子兒童安全座椅引爆市場
    提到兒童安全座椅,網上搜索你會發現各種款式各種價位參差不齊,因而在安全性方面也會讓人眼花繚亂,不敢輕易選擇。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兩隻兔子兒童安全座椅。  兩隻兔子在市面上是一個全新品牌,但其對待產品的態度,卻是一個歷經大浪淘沙般的老手。兩隻兔子創始人稱:"我們賣得不是座椅,是安全。"
  • 農民養兔子要點,兔子養殖的注意事項,幫助農民養好兔子!
    很多農民朋友在家依靠養殖賺錢,而有的養殖項目確實不錯,有的農民就選擇了養兔子,畢竟現在兔肉在餐桌上的需求越來越大,經濟收入也就越來越大,那麼如何把兔子養殖好,就是一個問題了,那些把兔子養好需要怎樣做呢?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
  • 老大爺賣狗兩隻一共30元,單個不賣,老大爺:不想它們兄妹失散
    相比於城市的品種狗,農村的土狗,相對來說價格很低了,市場上大部分的品種狗一般都要上千的價格,有的純種乃至上萬,但農村土狗,很多狗市甚至十幾塊錢就可以買到,一般長相好的土狗也就一百塊錢以內,但即使土狗賣的再便宜
  • 兔子價格高,一月能生一窩,以前經常養,為啥農民卻不願掙這筆錢
    現在有很多農民都通過搞養殖來掙錢,如果行情好的話,每年掙的錢絲毫不比打工差,不過人們大多都會選擇養豬、養雞,甚至有的人養狐狸,但是現在卻很少聽說有人大量養兔子。兔子價格高,一月能生一窩,以前經常養,為啥農民卻不願掙這筆錢?
  • 農民跟風養殖,卻賺得盆滿缽滿,一斤最高賣到60元!
    市場上總會出現一些高價需求量大的農產品或者水產品,也就會有人去專研如何去種植或養殖,從中怎麼才能獲取最大的利潤,減少投資風險。一旦專研成功,不僅能賺個盆滿缽滿,還能把自己了解的技術賣出去,獲得相應的額外收入。如今養殖技術和種植技術漸漸透明化,很多人都會跟風去投入,但是要知道是,往往能嘗到甜頭的都是第一批投入的人,而後面跟風投入的人要麼只能維繫成本,要麼就賠錢。
  • 鵪鶉利潤可觀,50天能出欄,一隻可賣70元,為啥農民不敢養?
    網友提問:鵪鶉利潤可觀,50天能出欄,一隻可賣70元,養殖戶為啥不敢養? 按照題主這個說法,一年養1萬隻鵪鶉,是不是就意味著一年可賺上70萬元?在養殖業中來說,1萬隻的規模還算是比較小的了,可以隨時複製更多的規模,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這個行業可就被農民擠破頭餵養,不可能會這麼小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