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最好的電影,刷新了我對動畫片的所有期待

2021-01-11 南風窗

皮克斯出品,和豆瓣8.9的評分,讓我走入影院觀看了《心靈奇旅》。

上映兩周,34萬人在豆瓣打下8.9分

但它仍然刷新了我對一部動畫片的所有期待。它討論了人生意義、幸福、成功、死亡等重大主題,其嚴肅和精巧,讓我在斑斕多彩的動畫中,看到了舉重若輕的立意。

動畫不是故事的幼稚版

劇情線倒非常簡單,甚至還有些老套:

馬上要實現音樂夢想的高中老師喬伊·高納卻突然斃命,到了「彼岸世界」不甘求生,想要重返人間,卻遇到一個刺頭兒學生「二十二」的故事。

喬伊遇上「二十二」

但劇情的細節是意外的、豐滿的。

鬱郁不得志——被發掘——突然死亡——求生,一波三折,動畫主角喬伊隨著他的命運,到達了一個奇妙的「彼岸世界」。

那個馬卡龍色調的、充滿了像素線條的世界,是皮克斯再一次對我們看不見的世界的具象。之前是《頭腦特工隊》中的腦中情緒小小人(樂憂怕厭怒),這一次是死亡之後的世界,靈魂投胎轉世之前的「心靈學院」。

無數等待出生的小靈魂獲得了「火花」,擁有了「投胎」地球的通行證

在這裡,人的靈魂寶寶會受到導師的訓練,找到點燃自己的「火花」。

一旦完善了自己的性格,靈魂就具備了「做人的資格」。

而死去的喬伊陰差陽錯地被當成了著名心理學家,負責輔導最頭疼的釘子戶「二十二」,她可是連特蕾莎修女、林肯等人類最偉大的靈魂都點燃不了的小靈魂。

但意料之外,二十二對喬伊失敗的人生有了興趣。

兩人達成了一個「交換契約」。二十二找到火花,送給喬伊讓他再活一次,自己則可以永遠地擺脫「被人強迫點燃」的處境。

就這樣,二人開始了「復活」之旅。

但戲劇性的是,二十二附身到了喬伊身上,而喬伊的靈魂則落在了一隻貓的身上。

二十二看不上之前所有偉大人類為他總結的生命精粹,卻在借著別人的身體,實打實地進入生活之後,對陽光、落葉、糖果、笑臉,產生了「活著」的感覺,點燃了「火花」。

而喬伊終於能找回身體、實現目標後,也大徹大悟,不再執著於現實的成功,了悟了幸福的真諦,在心靈和肉體層面都實現了「重生」。

簡單的故事中,張開了豐富的空間,令我們感動。這是動畫的優勢。

動畫拼的是想像力,而想像力的詮釋要靠細膩的特效來完成。《心靈奇旅》的一大看點就是對靈魂世界的描述。在3D世界裡呈現2D造型絕非易事,但Dez第一次以平面身體來到紐約,一扭身,融入樓梯欄杆,在紐約街景的一條又一條線條中遊走,仿佛把一個馬卡龍色系的「科幻世界」呈現在了我眼前。

《心靈奇旅》中2D與3D的融合也是一大創意點

現實世界的細節高度還原,和彼岸世界的奇幻空靈,形成鮮明對比。讚嘆!

什麼是想像力?

就是突破常規的思考方式和表達方式。

在這部動畫片中,觀眾可以不僅看到熟悉的現世生活,還可以看到眾多「異度空間」:

生之來處是人格孕育的地方;生之彼岸是通向死亡的道路;生死之間是忘我之境和迷失之地。

我們跟隨主人公的視角來回穿越,領略生死之間的艱難抉擇。

動畫片不是電影故事片的幼稚版,它的獨特價值在於,呈現出物理世界原本烏有的視覺空間和主人公形象。

例如宮崎駿動畫裡的萬物有靈、今敏動畫中的夢境迷宮,之所以能夠在影史中封神就是因為他們獨特的想像力和畫面風格的完美融合。

這一點也是皮克斯團隊的前作《尋夢環遊記》之所以能在近年一眾動畫電影中異軍突起席捲全球,叫好又叫座的原因。

《尋夢環遊記》中驚豔了許多觀眾的亡靈世界

而皮克斯的技術水準,在此片中一如既往地登峰造極,大到車水馬龍的紐約,小到主人公領帶上的皺褶,難如演奏爵士樂時靈動的手指,每一幀都扣細節,每一個片段都非常的流暢。

《心靈奇旅》中細膩的演奏場景

當然,電影裡埋藏的隱喻,也依舊精彩。

例如掛在喬伊家裡的《班卓琴課》是著名非裔美國藝術家Henry Ossawa Tanner的作品,畫中,男童在爺爺的指導下撫弄班卓琴。

眼尖的觀眾發現,喬伊家中掛的畫是《班卓琴課》

因為這是皮克斯第一次以非裔為主角的動畫長片,特別請到非裔電影人Kemp Powers作為本片的聯合導演和編劇,主人公的很多經歷就取材於他的親身經歷。

處處可圈可點。

打破「價值觀輸出」的天花板

看到的是特效,但打動人的都是人物。人物之所以立起來是因為情感、細節,和價值觀。

而皮克斯就是在不斷突破動畫片的價值觀表達水平。

《心靈奇旅》導演兼編劇、皮克斯現任首席創意官彼特·道格特是這樣闡釋創作理念的:

「我兒子剛出生時,我為他拍了張照片,我發現,自打他出生的那刻起,我就感受到他內在的那個獨特的靈魂。於是我就想,這是怎麼發生的?他的靈魂從哪裡來?我們每個人生來就有靈魂,靈魂是我們的本質,是激情和靈感的來源。」

皮克斯現任首席創意官彼特·道格特(右)

可以說,主人公的設定並不是個諷刺性的人物,他待人真誠、樂於助人、才華出眾,但卻依然忽略了太多。

喬伊這個人物身上集合著大部分現代人的特質。

他們或具備某項才能,或掌握一門手藝,沒有成名發光,只是因為時運不濟,於是在日常生活中心有不甘——只要夢想不實現,生活就是不值得過的,白白死了更是死不瞑目。

喬伊從小便沉迷爵士樂,夢想是可以在舞臺上表演

就像奔波於塵世之間的小鎮做題家和打工人們,一路打怪升級,就是為了實現人生夢想,獲得幸福。

所謂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為此我們不惜犧牲眼下的感受。

除了對成功的渴望,我們可以忽略一切,除了自己的目標,我們目中無人。人生的意義就是實現夢想。

可我們想過嗎——夢想實現之後呢?

有網友評論,這是熬給打工人的心靈雞湯。我們都和喬伊一樣,正在追夢的路上跌跌撞撞。

現在的你是不是還在等待生活能夠豁然開朗。也許是天上掉餡餅撞了大運,也許是心心念念的目標終於實現。期待不管以何種方式,等待那麼一個轉折點,在那之後,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

但電影告誡我們:如果過於執迷於目標到了近乎偏執的程度,就會成為在「忘我之境」中迷失的怪物。

其實只需要駐足片刻,凝神靜氣,你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影片借多茜婭之口點破了主旨:小魚始終在尋找大海,殊不知自己已在海中。

由此,影片的內核指向一個被庸俗化了的雞湯主題:活在當下。用男主人的一句話說就是:「活在你生命裡的每一分鐘」(live every minute of your life)。

影片的現實指向

「活在當下」的主題,在動蕩的2020年看來,格外切合。因為動畫和現實世界共享一個基本設定:無常。

如果說疫情教會了普通人什麼事,大概就是無常。

2020年實在是太過悲慘,尤其是對美國的觀眾更是如此,疫情之下,有多少家破人亡,有多少人生困窘,這都不是一句活在當下能夠撫慰的。

皮克斯也並非算好了日子來收割眼淚,這部電影的製作周期長達五年,誰能想到高歌猛進的全球化會在2020折戟沉沙呢?

全球化時代,美式價值觀橫行全球,看著好萊塢電影長大的幾代人共享著這樣的價值觀:人人生而獨特,要為夢想而活,而實現了夢想我們人生也就得到了圓滿。

皮克斯2007年出品的動畫片《料理鼠王》,是一部關於「夢想」的電影

這種「美國夢」似的幸福人生範本,隨著流行文化在世界各地衍生出諸多變種,但其局限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把人生意義寄托在外在的目標上。

但是日益加劇的社會不公和貧富分化讓這種個人英雄主義的人生路線圖變得不切實際。

個人英雄主義本就是建立在與他者比較的基礎之上,一將功成萬骨枯,不僅面臨「成功了然後呢」的難題,更要命的是「沒成功怎麼辦」。

有人成功,自然有人失敗,甚至因為前後比例懸殊,讓更多人不再願意再去試圖成功,也就意味著在世俗意義上放棄了生活,成了不上進的廢柴。

《心靈奇旅》中,覺得人生庸碌的基金產品經理

「二十二」就是這樣一個代表,她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因此就決定人生不值得一過。

以至於她甚至並未活過一天,就對「活著」有了不可名狀的恐懼。

在理念上否定了的生活,依然值得體會。只要體會,就會感動。

以彼特·道格特對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知科學的關注(尤其是《頭腦特攻隊》)來看,二十二這一形象也是意有所指,精準體現出千禧一代的虛無傾向。

佛、喪、廢柴、躺平的心理特徵不僅瀰漫在中國,更能在世界各國的年輕人中獲得共鳴。

引起無數中美青年共鳴的動畫喪劇《馬男波傑克》

不得不說,在呆萌的畫面和可愛的形象之下,這段內容的意涵是非常深刻的,甚至可以說只要思考過生死之事的成年人才能理解,也是對時下的社會風潮和現代人的精神狀態的一次批判:成功主義和虛無主義。

一個是我執、一個是空執,執其一端,不肯放手,遺憾都是錯過生命的風景。

在我看來,影片在用童話的方式提醒全世界「生無可戀」的現代人,不要放棄生活的希望,尤其是在還沒有真正的感受過生活之前。

積極心理學奠基人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在大量案例研究基礎上,開創性地提出了「心流」的概念,「心流」是指我們在做某些事情時,那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這種狀態下,你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在這件事情完成之後我們會有一種充滿能量並且非常滿足的感受。

喬伊彈鋼琴的「忘我之境」

如何能在無盡的挫折中屹立不倒還自得其樂?

研究者的發現是,這些人共有的心態就是:深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妨說他們是自信,但同時他們的自我又似乎並不存在。

他們一點兒也不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的能量不用於控制環境,而是致力於尋求一種與環境和諧共存的途徑。

抱持這種態度的人,不把環境視為敵人,也不堅持自己的目標和企圖必須凌駕於一切事物至上。他只覺得自己是周遭的一部分,應當在運作的體系當中盡一己之力。

而矛盾的是,承認自己的目標或許是一個更偉大的實體的附庸,為了成功,可以遵守一套並非出於自己選擇的遊戲規則,往往是強者必備的特徵。

所以那段高潮混剪的人生閃回,感動了影院中的所有人。

靈魂的「火花」,也許很簡單

如果我們真的有機會,像閃回一般回顧人生的尖峰時刻,你腦中會浮現出什麼?是聲色犬馬還是功名利祿?

一定都不是。

而是那些生命最本原、最鮮活的體驗:媽媽的愛撫、愛人的擁抱、孩子的微笑,哪怕是熟悉的飯菜香、騎著車撫過耳邊的微風、沙灘上海水沒過雙腳的微涼,又或者一片緩緩飄落的花瓣……

喬伊最深刻的回憶之一——和媽媽在沙灘邊

在那一瞬間,你感受到了美。

仿佛你的每一寸皮膚、每一個細胞都顫動著擁抱著世界,讓你由衷地感慨:活著真好。

如果說迪士尼的動畫是讓成年人假裝自己是孩子,暫時陶醉在奇幻的小趣味中,那皮克斯的動畫則是以孩子天真的視角和想像力,重新審視成年人生命中的大問題。

回答影片中拋出的問題:什麼是爵士的人生?——自由自在,在隨機性中漫步,拋卻個體的執迷,進入忘我的事業。

若是如此,生活即真理,瞬間即永恆。幸福的奧秘也就不言自明了。

作者 | 曹檸

編輯 | 何焰

排版 | 李魚

相關焦點

  • 《獅子王》是一個勵志的故事,刷新了我對動畫片新的認知
    動畫片《獅子王》真的很經典,第一次看是10歲,在弟弟家VCD看的,之前一直沉迷於國產動畫面,葫蘆娃、黑貓警長、大盜賊啊,反正就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一系列,在看到《獅子王》之前,覺得國產動畫面是非常好看了,但看了《獅子王》,才給我超級的震撼:原來動畫面的情節是可以這麼完整,畫面是可以這麼豐富,連音樂也這麼好聽
  • 這個2018最好和2019最值期待華語片榜單,臺灣電影成績單亮眼
    豆瓣今天(12月21日)發布了2018年度電影榜單這一年在大陸影院裡幾乎是完全「神隱」狀態的臺灣電影,以及金馬系電影,卻在2018豆瓣年度電影榜單裡,極為耀眼年度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和最受關注的院線電影,都來自豆瓣評分高達9.0的《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
  • 賀歲片《熊出沒·變形記》刷新了我對國產動畫的認知
    文/追劇者們童心是不論年齡的,我一直很喜歡熊出沒,在今年2月16日大年初一上映的《熊出沒·變形記》這部春節賀歲動畫片讓我感觸很深。《熊出沒·變形記》(熊出沒之變形記)是《熊出沒》系列第五部大電影,即《熊出沒5》,影片主要講述了光頭強、熊大、熊二遭遇變形縮小後所展開的一段「微觀世界」的冒險故事。
  • 春節適合大人孩子看的動畫片,熊出沒變形記,這部電影溫暖人心
    ,出現誤會重重又迎刃而解,第五部大電影《熊出沒·變形記》童趣之外,家庭之上我們在觀影中可以正確引導孩子成長,構築銀幕內外合家歡《熊出沒》系列至今已經有五部大電影上映過了,口碑也很不錯,而這部《熊出沒·變形記》在春節檔上映的時候,給我留下特別深刻的一件事是有一個小男孩,大概也就五六歲,他說考試考好了,媽媽就給我買光頭強用的電鋸,聽到孩子這樣說話感覺他很可愛所以這個動畫片的設置很有意思
  • 愛情電影《最好的我》米歇爾莫納漢領銜主演
    這部2014年的電影《最好的我》,改編自美國暢銷小說家尼可拉斯史帕克2011年的作品,這位作者善於利用信仰、悲劇、命運三大元素,編織出賺人熱淚的愛情故事。到目前出版的著作共有18部,連同《最好的我》在內,共有9部被翻拍成電影,可見其作品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最好的我》,利用21年做為青少年與成人的分水嶺,並且透過兩組人馬的詮釋,讓觀眾知道,在人生中經歷過的人事物想要徹底的忘記,是不可能的!
  • 我的三大動畫片:第一章《料理鼠王》
    ——我說的。我一直主張不過於分析藝術作品,所以我只是分享一下我淺薄眼光中的《料理鼠王》。既然說Jacob Collier的音樂代表了現代音樂的真正走向(現代音樂並不等同於現代流行樂),那麼我也認為電影的方向也會是動畫片。為什麼?因為動畫片能呈現出你想也不敢想的觀念和設定。
  • @所有人|今日份的動畫片,安排上了
    無論長大的腳步如何匆忙,請保持一顆童心,忙完一天的工作後,給自己十幾分鐘的時間,選一部動畫片,跟著動畫片裡的人物,回到你7歲的模樣,那年夏天 西瓜 風扇 動畫片…… 小時候叔叔、阿姨會問「你今年幾歲」
  • 《愛寵大機密2》小孩們的最愛,所以我期待!
    動畫片並不是小孩的專利,有很多大人也是童心未泯,超級喜歡看動畫片,從中可以找回自己年輕的感覺和以前童年的回憶,最重要的是像《愛寵大機密2》這樣的動畫片,小孩很喜歡,所以我很期待。首先在這部中文版動畫片電影中有彭紹峰,陳佩斯、馬麗,郭採潔、馮小剛等聲音大咖來配音的,彭紹峰是給主演麥克配音,可愛的小兔子由陳佩斯配音,名叫黛西的西施犬是由馬麗配音,馮小剛給名叫魯叔的牧羊犬配音,年輕漂亮的郭採潔是為博美啾啾配音,當看到有這麼多聲音大咖來為這部電影配音的時候,心裡感覺非常激動,非常期待他們能夠為我們帶來不一樣的聽覺大宴。
  • 我的每周推薦:動畫片《冰河世紀一》
    我認為,松鼠是貫穿了整個冰河世紀所有故事的「兇手」,幾乎每一個故事的起因,都是因為它貪戀松果而最終導致的。在影片裡,它所有的動作都是荒唐卻又可以原諒的。松鼠這個角色很完美地詮釋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影片大概就是這樣,更多的可以去看一看,真的是部很不錯的片子。[圖片來自於網絡]還記得第一次看到這部片子的時候,是2008年。也是因為看了這部電影,我和老公決定生一個像「小肉球」那樣可愛的孩子。
  • 國產片"扛上"進口片 "大魚""麥兜"等16部動畫片銀幕競技
    今年中國動畫片市場更是蓬勃發展,單前兩季度票房已近36億元,達到2015年全年票房的80%,其中《瘋狂動物城》以15.3億元刷新了國內動畫電影的票房紀錄。而在暑期檔,將有16部動畫片上映,不僅數量上比去年多5部,類型也遠比以往豐富。「國產保護月」的消失,意味著國產動畫片將正面「扛上」進口片,真以影片質量高低一決勝負。
  • 春節電影觀眾想看榜,《唐探3》第一,《刺殺小說家》輸給動畫片
    《熊出沒狂野大陸》這部動畫片,大多數的觀眾應該是小朋友,當然也會有一些大人,春節家長或許會帶著小朋友出來看電影玩耍。說句實在話,真的沒有想到,一部動畫片居然可以排在第二名。今年只有《熊出沒》系列,沒有《喜羊羊會灰太狼》系列,著實有些遺憾。《刺殺小說家》這部電影對於楊冪來說是一次轉型的好機會,首次扮演翻拍角色,算是她的一次嘗試,單單這一點就把觀眾的胃口吊起來了。
  • 最好的蜘蛛俠!這部超級英雄電影太好看了,很感動
    在我看來,《蜘蛛俠:平行宇宙》具有劃時代意義,打破套路回歸漫畫風,它是把漫畫和動畫電影的整體風格做得最好的一部動畫電影!多格漫畫演示,漫畫式的分鏡,漫畫對話框,內心活動的表現,還有完全漫畫風的畫面和場景,視覺張力與藝術表現等等元素的各種融合真的是絕了!
  • 值得一看的動畫片
    這電影給了我兩個感觸。一是波妞變成人類跑著去見宗介時的樣子,波妞可以為了喜歡的人奮不顧身。而成年人的我們,卻沒有了為了喜歡的人奮不顧身的勇氣,也許是羈絆太多了。很多時候,感性要我們奮不顧身,理性卻又讓我們望而卻步。
  • 法國喜劇動畫片、大壞狐狸的故事是老少皆宜的動畫電影
    說起動畫片中的狐狸,我們首先會想到這些形象,比如有著不同靈魂的狐仙和妖精,以及聰明狡猾的痞子和帥氣的人物,他們雖然形形色色,但一向聰明、狡猾、奸詐動畫片《大壞狐狸的故事》實際上是一部「三幕」動畫片,所以我認為這本身就是一部很好的故事片,尤其是孩子們,當他們看到狐狸在大屏幕上主持自己時
  • 《姜子牙》刷新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中國動畫電影崛起,真好看
    作為廣大中國民眾最為期待的節日之一,國慶節既是節日也是假期,除了春節假期以外,就是國慶假期時間最久,讓大家可以放鬆的時間更久一些。所以這個國慶假期,很多人紛紛出走遠行,要麼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要麼去景點旅行一次。而幾部本應在春節檔上映的電影也正式回歸,在國慶檔上映。
  • 「本周新片」傳說中最好的火影劇場版來了
    託馬斯小火車的動畫片在國內電視臺播了好幾年了,粉絲不少。我覺得這個形象真挺可愛的。春節檔的《美人魚》、《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澳門風雲 3》仍然有不少的排片。大家都在等著《美人魚》打破《捉妖記》國內票房第一名的記錄。另外還有情人節檔上映的三部電影還在上映。 張一白、管虎、張猛 、滕華濤 、高群書五位導演執導的《奔愛》。
  • 動畫片《冰原歷險記》北美首映刷新票房紀錄
    中新網香港3月18日消息:描述冰河時期三隻野獸與一名人類棄嬰之間精彩境遇的動畫片《冰原歷險記》,本周末首映便創下歷年來北美地區三月份電影首映最佳紀錄,以4790萬美元榮登票房冠軍,成為好萊塢最新一部熱門卡通動畫片。
  • 《獅子王》《小熊維尼》等迪士尼動畫片要拍成真人版電影了!
    3、 真人版《花木蘭》  作為迪士尼的第8位公主:花木蘭,其真人版電影已在籌備中,目前已確定定檔於2018年11月2日,並以3D格式在北美上映。  該片導演是迪士尼史上第二位執導一部預算超過一億美元影片的女導演妮基·卡羅,《侏羅紀世界》編劇裡克·傑法和阿曼達·斯爾沃也加盟到《花木蘭》真人版電影中,他們將結合經典中國民歌和1998年動畫版電影,重寫一個迪士尼2015年買下的待售劇本,新劇本將會更加細緻詳盡。  目前木蘭一角的最終人選還沒有確定,選角還在進行中。
  • 暑期檔16部動畫片扎堆銀幕 "大魚""麥兜"同場競技
    今年中國動畫片市場更是蓬勃發展,單前兩季度票房已近36億元,達到2015年全年票房的80%,其中《瘋狂動物城》以15.3億元刷新了國內動畫電影的票房紀錄。而在暑期檔,將有16部動畫片上映,不僅數量上比去年多5部,類型也遠比以往豐富。「國產保護月」的消失,意味著國產動畫片將正面「扛上」進口片,真以影片質量高低一決勝負。
  • 電影《最好的我們》心動上映 告白電影甜度炸裂
    今日,電影《最好的我們》路演特輯也火熱出爐,特輯記錄了路演一路走來的感動瞬間——戀人之間的動人告白、朋友之間的心聲吐露,每一對「我們」的深情流露都讓人感動不已。與特輯一起影片還同時發布了由八零後集體回憶漫畫創作家麥伢繪製的「種在你心上」漫畫版主題海報,最好的夏天已經來臨,期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