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不少朋友都遭受過這樣的靈魂拷問,Dior 999 和 M·A·C RUBY WOO 哪個顏色更像正紅色?
本著一顆探索真理的初心,小編打開了某D官網對口紅色號進行調研。
看完這個色卡我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快不認識紅色了…在上面明擺著答案的情況下,現在我們來做個測試,請問下面哪個顏色是Dior 999 絲絨紅?
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
▼
「答案」
右上。
你猜答對了嗎?作為一個屢敗屢戰的少年,十分不服氣地準備了幾個帶顏色的問題來考考大家,口紅色號我分不清,物理所所標藍還能不認識嗎?
Q1:下面哪一個是中科院物理所所標藍?
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
▼
「答案」
右下。
Q2:下面哪一個是Excel綠?
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
▼
「答案」
右下。
Q3:下面哪一個是網易雲音樂紅?
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
▼
「答案」
右下。
Q4:下面哪一個是淘寶橙?
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
▼
「答案」
右下。
Q5:下面哪一個是微博黃?
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
▼
「答案」
右上。
以上5個問題可能對於網上衝浪選手來說相對容易,而下面這個問題應該對於物理學家格外親切。
Q6:下面哪一個是Science紅?
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
▼
「答案」
右下。
大家可能會發現,即使在已知顏色的情況下也很難在相近的顏色中精準找到相應的顏色,這是因為人眼辨別色彩和人腦記憶色彩的能力都是有限的,這給我們分辨不出口紅色號提供了實驗依據
。
大家可以做一個色彩辨識度測試,看看自己的眼睛色差辨識度到底是什麼水平。在小編的多次努力下,終於獲得了:
人眼究竟是怎麼識別顏色的呢?其實這與人類眼球視網膜(Retina)上的視錐細胞(Photoreceptor cell)有關。
視錐細胞是視細胞的一種,因樹突為錐形而得名(如下圖所示)。每隻眼球上大約有600-700萬個視錐細胞,它們主要負責顏色識別,並且在相對較亮的光照下更能發揮作用。
視錐細胞分布示意圖 | 來源:aao.org
人眼中通常有三種類型辨別顏色的視錐細胞,它們對於不同波長的光響應強度是不同的。下圖是三種視錐細胞對不同波長光的響應強度曲線,L型視錐細胞對長波長的光響應最大,峰值波長約為 560 nm(對應黃綠色);M型視錐細胞對中波長的光響應最大,在~530 nm(對應綠色)處達到峰值;S型視錐細胞對短波長的光響應最大,在~420 nm(對應藍紫色)處達到峰值。
不同視錐細胞對不同波長光的響應強度 | 來源:wiki
不過人類視錐細胞的峰值響應因人而異,即使在具有正常彩色視覺的個體之間也是如此,範圍一般分別在 564–580 nm,534–545 nm和 420–440 nm附近,因此這三個波峰對應的光並不完全與特定的顏色對應,人體對顏色的感知是由大腦根據激活的視錐細胞的強度、數量以及比例計算出得到的,視覺信號複合後為人呈現了色彩繽紛的世界。
簡單說來,顏色是大腦想讓你看到的,或者說是你腦補出來的,你看到的正紅色和我看到的正紅色也不一定是一樣的,這也不能怪我們識別不出口紅色號了。
基於三種視錐細胞對不同波長的光有著不同的響應強度,科學家們分別取S型視錐細胞的最大感光波長435.8 nm的光(B),M型視錐細胞的最大感光波長546.1 nm的光(G),和僅能激活L型視錐細胞的波長700 nm的光(R)作為色光三原色,儘管這三種視錐細胞的最大感光波長的顏色並不直接對應著紅色、綠色、藍色,但它們經常被簡單描述為紅色感受器、綠色感受器和藍色感受器。
藍色、綠色和紅色光的強度、數量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呈現各種光色,這便是混色原理。混色原理不是出於物理原因,而是由於生理原因造成的。視錐細胞被混合波長的光刺激時,視錐細胞的響應強度可以通過對單個波長的在視錐細胞上的刺激強度疊加得到。
混色原理是利用大腦強制視覺生理模糊化(失焦),將紅綠藍三原色子像素合成為一色彩像素,產生感知色彩,但其實這個顏色並非加色法所產生的合成色彩,因為三原色光從來沒有重疊在一起,只是人類為了「想」看到色彩,大腦強制眼睛失焦而形成。簡而言之,是你的大腦根據紅綠藍三個色光不同比例混合後腦補了五顏六色。
加法混色原理 | 來源:wiki
由於人眼對於顏色的響應機制,才使得紅綠藍這三種顏色脫穎而出,稱為原色。通過調節三原色的比例,基本能擬合出與各種頻率的可見光等效的色覺,因此彩色顯示屏可以應用加法混色原理,以RGB 三原色作為子像素,每三個顏色一組構成一個像素,由多個像素構成整個彩色畫面,這大大減少了其所需的LED燈種類。
一般常用的LED燈發射的波長為:紅光 615~620 nm,綠光 530~540 nm,藍光 460~470 nm。現在有些新的顯示器模式,加入了黃光LED,約為 580 nm,使得暖色區的顏色區分更加明顯,看起來更加鮮豔。這種RGB設置雖然會一定程度上導致視錐細胞串色,但是卻能更大程度上地激活視錐細胞,從而降低顯示器所需的光強度,因此RGB色彩模型僅僅是用以表達顏色的一個方便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基於人眼中的視錐細胞類型。
顯微鏡下的手機屏 | 來源:zhihu
顯示器大都是採用了RGB顏色標準,在RGB色彩模式中,紅、綠、藍三個顏色通道每種色各分為256級亮度,在0時「燈」最弱,電源是關掉的;而在255時「燈」最亮。當三色灰度數值相同時,產生不同灰度值的灰色調,三色灰度都為0時,是最暗的黑色調;三色灰度都為255時,是最亮的白色調。
按照計算,256級的RGB色彩總共能組合出256×256×256=16777216種色彩。有人可能想通過這種方式簡單計算出口紅到底有多少種顏色,小編私底下認為還是太天真了…...
下次再遇到口紅什麼色號好看這種人生難題,你只需要知道:她說得都對
。
本文轉自「中科院物理所」
向左滑動,查看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新媒體傳播體系
贊一下你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