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這麼少這算節食吧?都沒到基礎代謝……」
「我每天吃好多還好餓,我食慾怎麼這麼好,註定減肥又失敗了……」
「冬天好容易犯困,早上不喝咖啡醒不過來,飯後一定要眯一會兒……」
看誰都嫌吃得少,自己一頓不落,不吃撐停不下來,還到點就餓。而減肥大計每次都在一頓「暴食」後宣布告吹……
別想了,說的就是你。
餓狼出洞
你可能很困惑,為什麼別人吃兩口就飽,我少吃一點就餓得抓耳撓腮?難道我是天生的「易胖體質」,想瘦註定要付出雙倍努力?
非也, 你不是餓狼,也不是天生大胃王,你只是吃錯了。
哪些症狀代表「吃錯」?
如果你發現自己飯後總是很困,午休睡醒後就餓,一餓就火氣大,就手抖,早上不喝咖啡醒不過來,總是很「渴碳」……
那麼你可能是碳水攝入太多,胰島素輕微抵抗導致的低血糖性飢餓。
血糖=能量,當我們開始進食時,血糖會緩慢上升。不同的食物對血糖的刺激不同,碳水化合物對血糖的刺激最大,蛋白質次之,而脂肪幾乎為0。
能量太高或太低身體的運作效率就會受影響。而我們的身體中有一個安全的「血糖」範圍(約為70~100mg/dl),超出這個範圍安全警報就會被拉響。升血糖和降血糖的激素都會很緊張,身體會用盡一切辦法把血糖調回平衡。
那「血糖」和「食慾」有什麼關係?
血糖=能量,當血糖降低身體就會以為能量不夠用了,調動所有飢餓激素讓我們餓。而傳統「低脂高碳」的飲食模式,正是讓我們血糖波動不停,食慾旺盛又不抗餓的罪魁禍首。
廣東夜宵:腸粉+皮蛋瘦肉粥
如果你的三餐中包含了大量的米麵,水果,雜糧等富含碳水的食物,你的餐後血糖就會升得很快很高。高血糖會讓胰腺會釋放超量的「降糖激素——胰島素」把血糖壓下去。你的血糖又會在短時間內從峰頂跌到谷底,形成了巨大的「能量落差」。
血糖跌到谷底,你可能會覺得很困要午睡,或者吃點東西提神(升血糖),很餓很饞想吃點東西。
而現在常見的下午茶,加餐食品通常都是水果,餅乾,奶茶等高碳水食物。如果你在血糖很低的時候吃了他們,你的血糖又會一下子衝上高峰,陷入下一個「高-低血糖波動不止」的惡性循環。
而每次因吃太多碳水而升高的血糖,盈餘的能量也不會憑空消失,他們通常會轉化成「脂肪」儲存起來。因此,如果你的食物組合不對,碳水比例太高就會陷入 越減越餓,越減越肥的怪圈裡。
一切疾始於炎症。高碳低脂的飲食導致的高血糖高胰島素水平,不僅會致肥,還是現代各種生殖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導火索。
那如何調整飲食,讓食慾穩定?
1.減糖加肉
少吃米麵糖水果,少攝入刺激血糖的食物是收穫平穩血糖,穩定食慾的根源。
肉中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蛋白質可以通過刺激飽腹激素分泌,從而提升「飽腹感」降低「飢餓感」;而脂肪可以進一步刺激飽腹激素分泌,同時消化速率也很慢,在胃腸道中運輸時間更長,不僅讓你更不容易餓,同時對血糖和胰島素的刺激也幾乎為0。
烤肉其實是很好的飲食選擇
2.別怕脂肪
膳食中攝入的脂肪,不僅是我們體內細胞膜,激素的合成原料,還可以提高微量元素,維生素礦物質的吸收率。
舉個例子,當蔬菜與脂肪同食,蔬菜中的抗氧化素,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率就會增加。比如:豬肉炒胡蘿蔔可以讓維生素a吸收率大幅度提高。
而富含脂肪的動物食材,營養密度通常也比植物食材高很多。比如:每100g菠菜中有62ug葉酸(VB9),而100g豬肝中葉酸的含量卻677.64ug。
動物內臟的維生素豐富
因此,我們應該擁抱天然食物中美好的脂肪。吃原形食物,吃雞不要去皮,吃蛋不要丟蛋黃,吃豬肉不要撇掉肥的,吃豬油,黃油,冷壓初榨的油,吃這些未經化學精煉的輕加工食品。
應該謹慎對待的是那些隱藏在加工食品中的「精煉植物油」。比如你常吃的,用來代餐的小蛋糕小麵包,小魚乾火腿腸,粉絲方便麵辣條等「重油重鹽重調味的包裝食品」,這些通常是讓我們發胖生病的「壞油」的主要來源。
3.吃原形食物,減少加工食品
在自然界中,食物的風味和營養密度有著密切的聯繫。
我們的舌頭便是與生俱來的「營養密度探測器」:口感好的=營養的,苦的酸澀的=有毒的。
大腦會給「營養的食物」打上「好吃」的標籤,讓我們記住它;也會給「有毒的食物」留下「難吃」的記憶,避免我們再次吃到。
加工食品中的人工香精,合成風味劑,精緻糖打破了這一平衡。它們會激活我們大腦中的「獎賞通路」讓我們感到快樂,無法抗拒地想吃,逐漸上癮。
充滿「人工風味劑"的隱形「毒品」
而深加工食品油通常是「高熱量低營養「的食物,一旦身體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就會通過引起「飢餓」的手段讓我進食彌補虧空,如果我們還意識不到自己是「營養不足」,一直用加工食品的「空熱量」填補,那麼這個營養不良的窟窿就會越來越大。
因此吃天然的食物,原形食物是最好的辦法,餓了不再用麵包餅乾,水果代餐粉,蛋白棒來代替一餐,而是吃真的肉蛋,青菜,補充足夠的營養,給自己的身心都留點放鬆的空間。
You are what you eat.
營養≠熱量,真正的食物滋養你的身體,而加工食品空熱量會讓你越吃越餓,營養流失越來越多。
食物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禮物,是我們獲取生存能量的唯一途徑。吃真正的食物,珍惜每一次進食的機會,認真對待你放進嘴裡的每一口食物。
>>>
如果你飽受食慾波動的折磨,如果你想通過飲食調理,獲得更好的健康狀態。
歡迎加入『悅吃悅瘦』健康飲食營,讓我們一起用食物的力量找回身體的自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