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為全面展現人大代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使命擔當,「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江蘇人大發布、新江蘇客戶端、中國江蘇網特別策劃「百位人大代表話小康」活動,面向全省五級人大代表徵集相關稿件,並將擇優精選100篇同步推出。今天推出第八十九篇,敬請關注!
南通市人大代表、南通崇川學校初中部教學顧問 閔曉穎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閔曉穎紮根杏壇育桃李,以其專業水平、敬業精神,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稱號;作為一名人大代表,她盡職盡責,勇挑責任擔當,在為民發聲、為民奔走、為民謀福中踐行為民初心。
成于堅守,她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
從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出發、從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出發,閔曉穎依據新課標要求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堅持「本真數學」的教學主張,構建了「三疑五步」的課堂教學模式。實踐證明,這是推行素質教育、實現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她所教班級的成績在同類班級中名列前茅,在2018、2019年江蘇省數學競賽中12人獲省一等獎。
閔曉穎為孩子們上公開課
淡泊名利、默默耕耘,是閔曉穎的人生追求。她放棄重點中學的調動、放棄行政管理崗位的提拔、放棄特殊津貼,以精湛的教學水平和恪盡職守的敬業精神紮根在三尺講臺、行走在教育教學改革前沿。三十六年如一日的堅守,閔曉穎贏得了學生的認可、家長的認可、社會的認可,先後獲評南通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南通市「226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等殊榮。
甘為人梯,她是青年教師的「引路人」
「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教育力量,光靠少數人肯定是不夠的,必須通過『傳幫帶』和廣大教育工作者攜手共進。」閔曉穎參加南通市青藍工程項目,成立了特級教師工作室、勞模創新工作室,從教學能力、學術研究能力和學術修養等方面「手把手」傳授,促進每位成員的專業發展;每年面向市內外廣大教師開設公開課、示範課不少於6節,專題講座不少於4場;此外,她還主持多項江蘇省、南通市教育規劃課題,撰寫多篇省級論文,在各類論壇會議上推廣教學經驗。
閔曉穎「徒弟」眾多,有名校學科教師,有本土鄉村教師,有特級教師後備班成員,還有來自西部的甘肅康樂縣教師。在她的悉心幫助下,大家都取得了可喜的進步,成為市勞模、「226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學科帶頭人、教壇新秀、師德標兵等,為各地教育事業撐起了一片藍天。閔曉穎也因此榮獲南通市「青藍工程」優秀師徒獎、優秀指導教師獎。
心繫民生,她是服務群眾的「代言人」
「涉及民生的事再小,也要當大事來對待。」作為一名人大代表,閔曉穎從來不忘自己是「人民群眾代言人」的身份,她積極參加代表聯繫社區活動,利用工作之餘四處奔走,盡全力排憂解難辦實事,轄區家長、老人都很願意跟閔曉穎嘮嗑,說說家裡的娃,談談鄰裡的事。
為解決家長們的後顧之憂,閔曉穎每年會在南通市初中數學寒暑假公益在線課堂開設公開課,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間開設教學「專線」,線上答疑解惑。每年兒童節,她會為南通市特殊教育中心的盲童送上禮物,自掏腰包給社區的孩子們送去科普書籍。扶貧必先扶智,即便身處教育較發達地區,閔曉穎仍心繫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她奔赴陝西漢中,給留壩、佛坪的師生送去專題講座和示範課程,受到一致好評。
閔曉穎熱情接待社區居民來訪
梳理閔曉穎這些年來提出的建議,每一條都落地有聲,她深入走訪調研,傾聽大家的願望和訴求,先後提出「關於加強綜合治理徹底解決小區內河道汙染問題的建議」「對我市城區老(舊)小區居民住宅樓增加安裝電梯的建議」等,推動了河道整治、老舊小區改造等多項民生實事項目的實施,使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對教育的情有獨鍾,我走上了教師崗位;受群眾的信任期盼,我成為了人大代表。我對肩上的這份重任,對腳下的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我將盡己所能,攜手大家一起奔小康、奔幸福!」閔曉穎堅定自信地說,也正努力付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