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豐城北社區黨建引領化解治理難題
記者 譚俊 尚飛
「街坊們搭把手,萬事都不難,一副熱心腸拉近陌生的遙遠,志願相伴,我們愛在鄰裡間。」《愛在鄰裡間》歌詞描述的場景,在鹹豐縣高樂山鎮城北社區體現得淋漓盡致。
該社區通過打造「以黨建為引領,以『愛在鄰裡』為載體」的社區治理品牌,有效化解社區治理難題。
愛在潛移默化間 鄰裡互助一家親
2020年9月,鹹豐縣城北社區江南春天小區曾凡翠家主排汙管堵塞,汙水倒灌進家裡。樓上27戶業主知道後,在微信群集資近500元,疏通排汙管,彌補曾凡翠家損失。
「以前,堵了就堵了,沒人關心你家的事,但現在不一樣了。」曾凡翠說,「愛在春天裡」的小區文化,已慢慢浸潤大家心裡,逐步形成鄰裡互助一家親的共識。
「愛在春天裡」正是城北社區「紅色引領促治理,愛在鄰裡促和諧」的體現。目前,該社區圍繞「愛在鄰裡」,在江南春天小區實施「愛在春天裡」,在華夏一品小區實施「情滿華夏樓」,在老教委院落實施「和佑老教委」,在高樂華庭小區實施「安護華庭人」,在園藝園小區實施「我家園藝園」等。
社區「尖刀班」、網格員、黨小組、樓棟長、業委會一同實施「敲門工作法」,逐家逐戶把「愛在鄰裡」的理念宣傳到每家每戶,把社區治理推向小區深處,融進業主心裡,慢慢樹立「小區是我家,幸福你我他」的理念。愛在鄰裡、互謙互讓、民主協商、自覺奉獻,慢慢成為各小區和諧、溫馨的底色。
「我們在小區營造『愛在鄰裡』的小區文化,再通過一些活動,融洽了鄰裡關係,讓居民有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鹹豐縣委政法委駐城北社區「尖刀班」負責人田楨美說。
愛在用心辦實事 彰顯責任有擔當
向玉琴是城北社區前進巷居民,因舊房翻修佔了部分消防通道,引起了附近居民的反對,還發生過糾紛。城北社區「尖刀班」知道情況後,通過「社區吹哨」,迅速協調、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到現場解決處理,確保消防通道達到規定要求。
「群眾的事情無小事。得到信息後,我們社區治理『尖刀班』非常重視,迅速『吹哨』,上下協調,聯動處理。現在,道路暢通了,糾紛化解了,鄰裡關係和諧了,社會反響很好。」城北社區黨支部書記馮雲山說。
走進原高樂山鎮政府大院,「永遠跟黨走」幾個字格外顯眼,院壩乾淨整潔,小車、摩託車整齊停放在停車位上。一個月前,這裡還是一個髒亂差的開放式老舊院落。「在社區幹部和自管會組織下,安裝了門禁,畫了停車線,各家各戶出物出力,把院壩打掃得乾乾淨淨,現在住在這裡心情舒暢。」該小區居民唐茂芝幸福地說。
「社區組織了28名志願者開展清潔行動,大家齊心協力,不到半天就把院壩清掃乾淨。」馮雲山說,城北社區按照1分鐘接單、5分鐘承諾、15分鐘到達的要求,逐步在轄區形成了15分鐘志願服務圈。
愛在真情換真心 社區治理有溫度
社區事務瑣碎繁雜,怎樣才能讓百姓滿意?該社區「尖刀班」用愛服務社區居民,讓社區治理有溫度。
98歲高齡的全必友是勝利路居民,前不久,因和老伴拌嘴鬧得不可開交,社區「尖刀班」當起了和事佬,用真情換真心。在田楨美等「尖刀班」幹部一番交心談心後,老兩口和好如初。「你們都是好人。」近日,社區幹部回訪時,全必友緊握田楨美的手激動地說。
縣政府辦工作人員、城北社區十網格黨小組組長、江南春天業委會副主任陸先禹,得知同住小區的田春豔家因重大疾病致貧後,主動聯繫工會、民政局等部門,為其解決生活困難。近日,該縣總工會給田春豔送去2000元慰問金。「在我最困難的時候,陸主任給了我很大幫助。我現在每月有低保金,他又向工會給我申請了慰問金,非常感謝他們。」田春豔拿著慰問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在城北社區,和陸先禹一樣真抓實幹的黨員幹部有很多。該社區從「雙報到」的黨員幹部中,選派3名「尖刀班」成員擔任網格黨支部書記,遴選出30名黨小組組長、83名樓棟長、985名「四員」(文體員、房管員、治安員、宣傳員)參與社區治理。
截至目前,該社區在成熟小區已指導成立業委會3個,正在成立的有2個;在散居小區已成立自管會3個,正在成立的有4個;開展各類小區活動50餘次,成功化解社區矛盾21起,整改安全隱患29起,參與志願服務1155人次。
編輯:曹徵服
【來源:鹹豐新聞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