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的朋友們都知道,飼料成本佔養豬成本比例還是很大的(大概在70%),現在養殖戶的利潤低,怎麼樣在減少飼料成本的前提下養好豬,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下面王老師給大家分享養豬經驗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選擇好品種,分豬舍飼養
規模養豬場一般會選擇三元雜交商品豬,主要品種是長白,大約克等,特點是腰長、前胸寬、嘴短、後臀豐滿、四肢粗壯、爭食搶食等,可以縮短育肥期。豬只要品種較好,沒病的情況下,生長速度是比較快的,在仔豬兩個月之後,要分豬舍飼養,每個豬舍豬不要太多(2-3隻即可),避免豬嬉戲打鬧消耗能量。
2、早日閹割,斷尾
仔豬在出生7-10天的時候要做好閹割,這個時期,仔豬的痛覺系統發育還不完全,仔豬恢復能力比較強,傷口癒合比較快,閹割之後要注意感染的問題,做好消毒。斷尾也是越早越好,既可以省料,也可以避免仔豬之間咬傷玩弄尾巴。
3、合理分段飼養
母豬在懷孕前期可以以青飼料,粗飼料為主,每日可飼餵1公斤的精料。臨產前一個月每天要加2-3公斤精料飼喂,這樣,既保證了胎兒正常發育,母豬每懷孕一胎還可節省精飼料60-90公斤。飼料的顆粒度要適度,小豬要用1.5的篩片,顆粒度適度母豬用3.0的,太大不容易消化降低料重比,太小容易引起胃潰瘍。餵養時要注意,防止搶食,減少因供料和踩踏造成的浪費,每天打掃清理過道和食槽中的生料,做到當天不剩食。
4、重視防疫,定期驅蟲
豬寄生蟲是一種營養消耗病,我們在豬場常會遇到這種情況,豬每天吃的很多,就是不見長肉。其實這就是寄生蟲在搗鬼,它們吸收了很大一部分豬的營養物質,從而使豬的生長速度緩慢。每年春秋兩季,是豬寄生蟲病的高發期。做好疫苗,可以有效控制豬瘟,豬丹毒,豬肺疫等,可以降低豬的死亡率,減少飼料消耗。
5、適時出欄
育肥豬在體重40斤到180斤時,增重是以直線上升增長,但是200斤之後生長速度緩慢,每日增長慢慢下降,因此要做好育肥豬的早日出欄。
除此之外,做好豬場的衛生,及時清掃豬舍,定期消毒,秋冬做好保暖通風的工作都是養豬戶要做的。養豬是個麻煩活兒,任何環節都不能疏忽,如果能按部就班地來,豬催肥工作也是可以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