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版的《人民日報》在要聞版刊發題為《湖州以「兩山」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塑造城市品牌 積澱文明亮色》的文章,聚焦報導近年來,湖州堅定不移以「兩山」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設之路富含生態底色、彰顯發展成色、積澱文明亮色、體現湖州特色。和小布一起來看全文↓↓↓
「近年來,湖州堅定不移以『兩山』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設之路富含生態底色、彰顯發展成色、積澱文明亮色、體現湖州特色。」浙江省湖州市委負責人說。
生態底色足
綠水青山、林草湖田、太湖和溼地……要見這些美景,在湖州無需遠行。當下,湖州已打造「5分鐘親水見綠圈」,市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滿眼綠意的湖州,已獲得國家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等多個獎項。
行走湖州,還有更多發現:不獨環境美,人也美。吳興區愛山街道的清潔工陳建琴深有體會:這些年,亂扔垃圾的人少了,垃圾分類的人多了。
發展成色足
「上半年,因疫情失業後沒多久,街道就幫我找了工作,一個月也有4000元。」長興縣雉城街道鈕店灣村村民韓建華說。湖州市就業服務中心副主任張朝良介紹,目前,湖州基層就業服務平臺實現全覆蓋,城鄉已基本消除零就業家庭。
「2019年,湖州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59028元和34803元。」國家統計局湖州調查隊住戶調查處處長宗淳說:「每年,湖州還把新增財力的80%用於改善民生。」
在南太湖新區打工的福建人鄭志強說:「7年前,我就被納入當地社保,技能培訓免費享受。在湖州,學門手藝好好幹,日子越過越好。」
文明亮色足
抓文明建設,湖州大力挖掘「最美」人物,推廣「最美」現象,推動「最美」由「盆景」變為「森林」。
年初,支援武漢抗疫,湖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護士長鄒曉月率先報名。在武漢,鄒曉月每天挑戰著體能極限。5月,載譽歸來的她榮獲湖州市「最美護士」稱號。
在湖州,像鄒曉月這樣的市級「最美」典型,近年來各行各業已選樹1000多名,並先後湧現了9位全國道德模範(含提名獎)、1個全國「時代楷模」群體、28位「中國好人」。
鄒曉月的善舉經由湖州大力宣傳,感染了一大批人。疫情期間,多達8萬名志願者向她學習、投身抗疫,服務時長達60萬小時。
「有大事,必有志願者;沒大事,參與日常小事。」南潯區圓夢志願服務協會負責人孫根才說。目前,湖州全市300萬人口中註冊志願者人數超過90萬人,每天都有上萬人參與日常志願服務。
湖州特色足
引領一座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抓手是什麼?「2019年,我們提出『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城市品牌打造。」湖州市委宣傳部部長說。
「湖州要守護好生態這個特色。要以塑造城市品牌為契機,賦能地方發展,驅動我們全力抓好生態建設,並帶動『五位一體』同步發展。」湖州市委負責人說。
「打造這一城市品牌,湖州市四套班子領導3年來實地督查暗訪150多次、點位4500餘個。」湖州市公務用車平臺調度員謝敏說:「他們基本月月有暗訪督查。」
「領導不僅帶頭幹,還牽頭制定了《精細化管理責任制問責辦法》等制度,堅持日巡查、季亮曬、半年測、年底評。」湖州市文明辦主任王有娣說。近年來,湖州紮實開展居住環境提升、交通秩序提升、街巷環境提升、市場餐飲行業環境提升等「十大提升行動」。
「抓好城市品牌建設,不只黨員幹部行動起來,我們也積極參加。」安吉縣杭垓鎮姚村村民、縣「十佳生態文明使者」方勤海說。近年來,湖州參加環境整治等志願服務的人數年均達70萬人以上。
來源:人民日報
記者:李中文 方敏
封面圖:悅彬
編輯:韋德
湖 圖
秋末初冬
攝於:安吉遞鋪河濱
「南太湖號」拍客:何永春
投稿方式
即日起,您可以通過進入「南太湖號」APP的「悅湖」菜單欄,找到「拍客」版塊,進行投稿(不再接受郵箱投稿)。除了贏取積分,您的作品還有機會登上湖州發布和愛湖州微信哦!
【來源:湖州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