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習慣,每一次面試考試,我會去現場,跟考完試的考生交流,了解他們是怎麼作答的,包括他們培訓期間是怎麼學習的,只有這樣,我才能始終第一時間把握考生答題的主流方向,也就是套路是什麼,這樣在即刻公考的課堂上,我就會給學員去拆解,哪些話是不能說的,怎麼反套路。與考生交流多了,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考官的心理,那種同樣的話聽了一遍又一遍的無奈與失望,所以我經常說面試的核心是:你答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答了哪些對手沒說的話!
關於考試中,思考時間、答題時間和內容側重點如何分配,我發現很多培訓完之後的考生對於這些可能存在誤解,大部分考生會覺得:思考1分30-2分鐘,答題2分鐘,每一道題沒啥可說的,就那麼幾個點,說完就可以了。也正是這樣的認知,導致在平時學習中,大家沒有把提升放在思考時間壓縮上和內容充實上,僅僅只是學了一些官話、套話,背一些自己都覺得很套路的東西。
第一,思考時間是可以壓縮的。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當你在思考的時候,腦子是空白的,是不轉的,看似在思考,實則是在糾結自己開頭怎麼說,說那一句話,或者把思考出來的東西,反覆重複思考,並沒有新的點跳出來。這樣的思考習慣一旦養成,在考試中也會這樣,所以你需要平時在練習中,老師給你計時,到了1分鐘,就必須答題,練的多了,反應力就提升了。至於你擔心,思考時間短沒話說,只要你的老師負責,能夠用心給大家講每一道題目,在多次高壓的訓練和積累中,你就會發現:很多話,是在你答題中,慢慢跳出來的,你也可以做到一邊答一邊想,這才是面試報班的意義所在。
第二,答題去掉重複的話語,讓內容真正充實起來。真正的面試高手是:思考時間30秒左右,答題2分半-3分鐘,這是對綜合分析題型而言。即刻公考面試寶典:考官眼裡的面試高分(二)這篇文章裡面,給大家分析共享單車的影響時,用了很大篇幅,那是因為,在接下來的原因分析和對策解決中,很多考生作答的內容,是完全重複的,看似說了很多,其實都是廢話,把重複的內容砍掉,節省下來的時間,足以進行影響分析了。
依然是這道題:對於當前城市中隨處可見的共享單車,談談你的看法?
在分析完影響之後,接下來,圍繞共享單車存在的問題提出原因和對策。先說常規的套路式原因和對策怎麼答:之所以出現共享單車亂象,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使用者素質低下、貪圖小便宜,趁著沒人注意,把共享單車騎到自己家裡進行改裝,並且存在僥倖心理,覺得反正也沒人管,對於共享單車企業的規則不遵守,肆意妄為;第二、共享單車企業投入的人力管理不夠,只注重前期的大量投放,盲目擴張,使得整個市場進入了無序的混亂中,而忽視了後期的精準管理,再加上技術依然存在漏洞,讓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機;第三、政府未能及時有效的對於新生事物出臺相應的規則約束,導致很多共享單車並沒有固定的停靠點,於是市民就亂停亂放,使得共享單車亂象更為突出。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對策:第一、使用者要主動提高自身的素質,主動遵守共享單車企業的規則,樹立文明出行的意識;第二、共享單車企業加大人力投入,加大宣傳,可以通過我們的公共媒體、廣播電視、公交LED屏等進行宣傳,同時注重技術升級,避免不法分子鑽漏洞。第三、政府要及時對共享單車這一新生事物出臺規定,進行約束,比如可以劃定指定的區域進行停車,同時也要加大對於企業的管理,讓企業更好的發展。(這麼作答,固然會讓你很流暢,內容也挺多,但最大的問題是重複、重複、重複,原因和對策基本一樣,就換了一種說法而已。)
那麼,即刻公考有亮點的高分式原因和對策怎麼答: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共享單車亂象折射出了使用者個人素質低下、文明意識不足的問題,也暴露出共享單車企業管理缺位的事實,同時反映出政府精細化管理能力有待提升。要想讓共享單車這種新興的交通模式撬動經濟發展,讓這種新的出行方式提升人們的幸福感,還需要全社會全方位立體化發力:第一、使用者增強自身文明意識,主動遵守社會公德,自覺維護共享單車的運行秩序,向身邊那些「文明用車」榜樣學習,注重自身言行,共同營造良好的用車環境;第二、企業出臺共享單車規範條例,明確市民的責任和義務並建立租車人信用管理系統,獎罰分明。鼓勵用戶對違規停車者拍照舉報,核實後獎勵信用積分,對惡意亂停、濫用、損毀、盜竊單車等行為,將租車人納入失信黑名單。同時可以在單車上印製明顯的警示標識,也可以在用戶開鎖時,伴隨著語音播放「請遵守用車規則,做文明太原人」,提醒使用者文明用車;第三、政府交管部門重點在軌道站點、公交中途停靠站周邊,設置共享單車停放區配套設施,做好車道規劃,完善停放規則,增加自行車停放區的供給數量,也可以通過政策稅收優惠和資金支持,扶持本土共享單車企業更好的發展。(這樣作答的好處在於,既避免了原因對策重複,也讓答題內容重點突出,對策詳細可行,真正區別於大部分考生)
所以,考場高分作答,一定要有側重點,在整個答題內容中,要有亮點,更要詳略得當,不要眉毛鬍子一把抓,啥都想說,而要有策略的進行答題時間和內容的合理分配,體現自身的與眾不同,讓考官眼前一亮。
基本上寫到這裡,綜合分析之社會現象高分作答應該是什麼樣子,相信大家心裡已經有了一個判斷,總結一下:開頭表態靈活+內容分析有展開、有重點+對策詳細可行。那麼,綜合分析中另一類題型「名言警句」該如何反套路,答出亮點,下一篇文章繼續說。
文|即刻公考糖蒜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