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學員、各位校友,企業家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興受邀參加中農創學院四期再學典禮暨五期開學典禮,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向加入中農創學院五期的新學員們表示熱烈地歡迎!也祝願大家在這個永不畢業的學院裡,能夠不斷收穫、不斷成長!
我也很欣喜地看到學校的傑出校友邵根夥博士今天也應邀出席了典禮,我也要再次代表學校向以邵根夥博士為代表的傑出的校友企業家們,長期以來關心、關注和支持學校的發展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天的開學典禮也恰逢學校115周年校慶期間,也要感謝往屆校友們和新晉學員們與我們共享校慶的盛宴。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幾點體會。
按照中農創學院的理念,你們是永不畢業的學員,也就成為中國農業大學永不畢業的校友,對於這所你們學習一生的學校,我想用三句話來概括。
第一,這是一所有著深厚情懷的大學。我們對國家、對學生都充滿情懷。建校115年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在共和國發展的每一個重大歷史時期,在解決「三農」問題的每一個重要階段,都深深地留下了農大人堅定的身影、堅實的腳印和偉大的貢獻。這些貢獻就源自於我們深厚的辦學情懷,為國家、為民族接續奮鬥、不斷奉獻的情懷。
第二,這是一所不斷創新發展的大學。回望115年的辦學歷史,我們能夠在中國農業發展、農業教育、農業科技等方面,持續不斷做出中國農業大學的貢獻,正是一代又一代的農大人守正創新、艱苦奮鬥,堅持改革、謀求發展的創新精神、拼搏精神換來的結果。
第三,這是一所有著偉大理想的大學。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這一代人無比榮幸,因為我們能夠見證新中國創造的又一個偉大歷史,同時我們也更加責任重大,要在這樣一個偉大時代做出新的農大貢獻。
中華文明經過五千年風霜洗禮,歷久彌新。從公元前四千年一直到公元十八世紀中葉,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中國在很長一段時期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19世紀中葉,鴉片戰爭的爆發使得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經濟總量從1820年的佔全球的30%一路跌到1949年佔全球的2%。經過新中國70多年的發展,我們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這個偉大復興就是要重現中華民族曾經的輝煌歷史,在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創造新時代的中國奇蹟。
誕生於紅色基因,與祖國同向同行。中國農業大學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徵程中,必然要做出與黨和人民要求相符、與學校歷史地位相稱的新貢獻。學校當前正在謀劃2035發展願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給學校提出的「中國特色、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要求,我們在2035年要基本實現這一奮鬥目標。要成為一所中國特色、農業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首先就要求我們紮根中國大地、解決中國問題的能力和水平要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徵程中要做出中國農業大學不可替代的歷史貢獻。其次,要成為世界一流,我們的人才培養、學術水平等綜合影響力也必須要達到世界前列,按照目前世界高水平涉農大學的發展現狀,美國的康奈爾大學和荷蘭的瓦赫寧根大學都是我們追趕的目標。
最近我們在謀劃發展規划過程中,提出了一個學校未來發展的新理念,就是建立起學校長遠發展的CAU System,通過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拓展學校辦學空間資源,來建成這樣一個現代大學的辦學體系。比如我們已經通過與煙臺市委市政府籤訂的戰略合作協議,全方位推進煙臺研究院建設,並把它作為打造CAU System的一個樣板,未來5-10年我們將力爭通過建設中國農業大學海南、中國農業大學成都等,勾勒出CAU System的雛形。
縱觀歷史,思想一直引領著社會發展,文明的產生、思想的創造推動著社會不斷進步;經濟是社會發展的動力,而經濟發展到今天最重要的載體就是企業,企業的發展壯大就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我們學校要實現長遠發展的願景,更離不開廣大校友特別是我們企業家校友的關注和支持。中農創學院匯集了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家學員,所以大家不僅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徵程中助力「三農」復興的實踐者,更是引領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推動者。所以我用四個「同」來闡述廣大校友企業家和學校的密切關係:
第一,我們是同心的。我們有共同的目標、共同的使命、共同的任務,就是在當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助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中國農業大學與遍及全球海內外的校友,也包括中農創學院校友們共同的心願。
第二,我們是同行的。中國農業大學的發展離不開校友們的參與,校友們的創業也離不開學校的教育和支持。無論走到天涯海角,母校永遠是廣大校友堅實的後盾和溫暖的家園。
第三,我們是同向的。心之所向、堅定伴行,這個方向就是學校要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學,校友企業都成為世界一流的企業。這是我們努力拼搏的方向,是學校和企業「雙一流」的奮鬥願景。
第四,我們是同榮的。中國農業大學以校友的成就為榮耀,校友們同樣會以學校的發展壯大為光榮。
讓我們共同努力,攜手邁向實現一流的美好明天!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