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2月22日訊 「在新一百負一層買的炒慄子吃著有股黴味,感覺原料不新鮮。」21日,生活報記者接到哈市一名讀者電話反映問題。在走訪中,記者發現哈市新一百購物廣場負一層的一家現場製售炒慄子的商戶,原料中居然有發黴長毛的慄子,銷售人員無法提供問題原材料的進貨憑證與合格證。除此之外,記者在新一百六樓美食匯還發現有安全出口被鎖鏈鎖死,一旦發生險情將影響疏散逃生。
「光寶慄子」原料發黴長毛
21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哈市道裏區的新一百購物廣場,在負一層的食品銷售區域找到了讀者投訴的這家名為「光寶慄子」的商戶。記者看到,一名銷售人員正在一個裝滿慄子的冰櫃前挑選原料。見有人光顧,售貨員一邊忙碌一邊向記者推銷。
「你這籃子裡的慄子咋長毛了?」聽到記者的疑問,售貨員解釋說,籃子中的慄子是從冰櫃裡存放的原料中挑選出來的。記者從冰櫃中隨手抓起一把慄子,六七個慄子中有兩個已經發黴,其中一個更是長滿了白毛,摸上去黏黏的。
見記者拿出手機拍照,售貨員馬上將盛放發黴慄子的籃子收了起來,「不好的慄子都挑出去扔了,好的慄子炒一下沒問題。」
「這一冰櫃慄子跟發黴的混放在一起,好的慄子不也粘上黴菌了嗎?」面對記者的疑問,這名售貨員未予解釋。當記者提出想看看食品合格證跟進貨憑證時,售貨員稱「老闆那兒應該有,別的我也不知道。」
食品銷售員未佩戴口罩和手套
隨後,記者走訪「光寶慄子」所在的食品銷售區域,在「奮鬥副食」櫃檯前,一名銷售人員未佩戴健康證,「健康證拿去換證了,現在沒有。」記者發現,此區域銷售紅腸等熟食的售貨員多數未佩戴口罩和手套,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
此外,在一處賣散裝堅果的櫃檯,記者看到,部分標籤未標示生產日期等信息,「產品信息都在箱子上,沒來得及拿出來。」銷售人員解釋道。
六樓美食匯安全出口鎖死
記者隨後乘滾梯來到新一百六樓的「美食匯」,不少檔口都處於空置狀態,詢問商戶得知,很多商家都幹不下去「撤了」。「你看那邊牆上的噴繪布上不是印著『招商』嘛,現在買賣不好做,客流少,中午『飯口』時都上不來人。不信你周末來,顧客比現在也多不了幾個。」一位商戶對記者說。
記者在冷冷清清的新一百六樓轉了一圈,發現這個樓層布局像走「迷宮」。在一處「安全出口」的指示燈下,金屬拉閘門被一條鐵鏈跟鎖頭死死鎖住,閘門外一扇通向樓頂平臺的塑鋼門向外敞開著。「開著通通風風,要不太熱。」一名服務人員對記者說,「塑鋼門能向外打開,但鐵拉閘門一直鎖著,怕有人上樓頂。」
記者從消防部門了解到,商場是人員比較密集的地方,應該加強對消防設備、設施的管理。商場的疏散通道、疏散樓梯、安全出口等必須保持暢通,否則一旦發生火情,就會影響人們疏散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