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點區內桑黃種植經濟效益良好。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
中新網長春9月3日電 (郭佳 吳林錫 付明千)記者3日從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開展4年來,區內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從事森林管護工作,人均年增收1萬元。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跨吉林、黑龍江兩省,與俄羅斯、朝鮮接壤,總面積146.12萬公頃。試點區內生活著約10萬名社區居民,他們世代居住在此,以農、林、牧為主業。
試點區內黃牛圈養頗具規模。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採用劃轉社會職能、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設置各類生態崗位、發展替代產業等轉型發展方式,使社區居民能夠在保護自然生態遺產的原真性、完整性中獲得充足收益。
其中,該局規劃設置了9650個野外巡護類生態崗位、735個森林撫育類管護崗位和247個資源監測類崗位。區內建檔立卡貧困戶2245人通過從事森林管護工作,人均年增收1萬元。
目前,在保護優先的原則下,該局利用生態體驗、特許經營、第三產業等方式,促使區內初步形成了以黑木耳、藍莓、桑黃等為代表的種植業,以黃牛圈養為代表的養殖業和以綠色生態遊、紅色文化遊為代表的旅遊業等綠色支柱產業。
試點區內養蜂業蓬勃發展。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
近些年,該局大興溝局大力發展食用菌栽培產業,目前年產食用菌可達2000萬袋,依託龍頭企業,藉助國家公園品牌優勢,每戶林農年均增收2萬餘元。
試點開展以來,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雖然制定了產業準入負面清單,開展了林地參地清收還林和工礦企業退出等工作,但區內社區居民生活水平反而進一步提高,在推進發展轉型中,公園釋放出了巨大潛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