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看到醫護人員和各行各業的人堅守在一線的照片,小編眼眶裡總是有種溼溼的感覺。因此很多人都想用實際行動,對這些可愛可敬的一線人員表達謝意,讓他們知道我們一直在一起。
前情回顧
1月4日的時候,我們的節目播出了這樣一條片子,在第一次進行全員核酸檢測的時候,瀋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的200名醫護人員,在接到召集令之後,就第一時間趕赴了核酸檢測的現場。
這條片子當中,介紹了兩名醫生,第一名醫生叫做黃蕊,她是在去年武漢爆發疫情的時候,第一時間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
第二名醫生叫李晶,她是在入戶檢查的時候,當時有一位老人她是腰部骨折,不能翻身不能起床,她就毫不猶豫的跪在了床上,為老人進行了核酸採樣。
瀋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是在3日的凌晨接到了鐵西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指令,鐵西區內急需大量的醫護人員為居家行動不便的老人和臥床的病人進行入戶核酸採樣。
凌晨本應該是休息的時候,可是他們卻在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裡,迅速的集結齊了200名醫護人員,早上的8點鐘,6臺載滿了醫護人員的大客車就奔赴了各個小區。
入戶進行核酸樣本採集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兒,因為所去的都是老舊小區,沒有電梯,這一天的採集過程中,醫護人員不知道爬了多少層樓梯。
這些在家等待採集的老人大多臥病在床,在進行採集的時候,大白也是變形金剛,解鎖了各種姿勢,他們或蹲著、或撅著、或跪著,每一種姿勢都是對我們這座城愛的表達。
1000個暖貼
這個片子播出之後,我們的一名熱心的觀眾看到了這個片子非常的受感動,她就自掏腰包買了1000個暖貼,用快遞的方式寄到了瀋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
突然收到好幾大包快遞,醫護人員也蒙了,快遞的發貨地址顯示的是和平區,瀋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屬於鐵西區,這跨越兩區的溫暖到底出自誰呢?快遞上有發貨人的電話,打個電話吧。
熱心市民說:「這都是小事兒,因為醫護人員都很辛苦。而且這兩天第二次核酸檢測,溫度下降的也很快,好多醫護人員都在室外。希望我們市民的一點小心意能暖到醫護人員。就是普通的市民做的一點微不足道的小事兒,這個就是一個愛的接力,大家能理解醫護人員,大家能一起抗疫,希望疫情早點過去,恢復井然有序的生活。」
這些暖貼是咱瀋陽人的一份心,瀋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的醫護人員說了——有大家的這份愛,多冷多累都值得了。這些暖貼必須第一時間貼上,第二次全員核算檢測,有我們在,大家別怕!
瀋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護士陳佳佳說:「我們做的這些工作,都是我們每位工作人員應該做的。但是今天接到了市民給我們送的這些暖貼,讓我們感覺到了瀋陽市民對我們的關愛和關心。那這些暖貼呢就是貼在我們的身上,能夠暖在我們的心裡,我們將全力以赴投入到我們的工作中,希望瀋陽的春天早日來臨。」
加油!瀋陽!
當記者想問問這位熱心市民姓啥的時候,被她拒絕了,她說這都是小事兒,不值得一提。
其實,這一段時間還有很多人像這位熱心的女士一樣做了很多暖心的事兒。比如說,有給一線人員送奶茶的、送口罩的、還有送熱姜水的等等。
我們太能理解這些熱心市民的心情了,咱想表達的就是一個意思:你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們都是瀋陽這座城市的一員,不能獨善其身,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場抗疫戰爭中的戰士,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我們就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