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多個國家加入了「甩鍋中國」的行列,但即使在烏鴉之中也總有一隻最黑的,這便是澳大利亞。
近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每日電訊報》在報導新冠疫情時,故意篡改中國國徽,將其與新冠病毒進行了聯繫。這種行為不僅僅是中國的抹黑攻擊,更是對中國尊嚴的侮辱,已經突破了國際交往的道德底線。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澳大利亞第一次發生辱華事件,此前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在製作一期節目時,澳議員帕爾默就中國租用澳大利亞港口一事發表了激進言論,其中不乏稱「中國是想接管澳大利亞的噁心國家」等言論。
在媒體的深挖之下,卻發現其所在政黨實際上與中國一直保持著多年的合作——一邊靠同中國合作賺取經濟利益,一邊靠辱罵中國來賺取政治利益,可以說是真真正正的「吃飯砸鍋」了。
除此之外,另外一名議員奧沙利文還曾經發表過「對於澳大利亞生物安全而言,『血腥的中國佬』比進口商面臨更大的危險」。顯然,在澳大利亞的政界與媒體中,出現辱華言論早已不是新鮮事,而要深究其中原因,還要從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出發進行分析。
澳大利亞作為一個「大陸島」孤懸大洋,本身安全形勢佔優。同時該國擁有大量天然資源,卻缺乏勞動力的國家,極度依賴國際貿易,尤其是本國資源的出口和必需品的進口的「海上交通線」尤為關注。
這就決定了,澳大利亞看似和南海並沒有直接聯繫,但南海卻囊括了澳大利亞的主要航線——貿易額佔據了6成以上。
但以澳大利亞的力量,很明顯無法把南海區域牢牢控制在手中,因此澳方此前一直選擇與美方結盟,通過美軍的介入來打成自身的貿易利益,然而隨著中國對於南海主權的保護行動加強,澳大利亞認為自己在南海的利益受到了威脅。
雖然中澳貿易突飛猛進,但澳大利亞畢竟自認是盎格魯-撒克遜國家,他們選擇與美國站在一起,這些辱華言論只不過是一封封投名狀。
這次疫情中,美國因為決策失誤損失慘重,連帶全球經濟都受到影響。或許是因為「孝心」,又或者是因為曾經同是英國殖民地國家而衍生出的「同理心」,澳大利亞國內的許多議員與媒體再次開始為美國哭慘——即便澳國內的大量病例實際上是從美國傳入的。
目前,中國作為少數幾個控制住疫情的國家,正在積極對其他國家展開醫療援助,幫助全球對疫情進行控制。澳大利亞儘管沒能在疫情中幫上太大的忙,但是為了爭奪眼球的操作倒是十分積極——這點也確實與他們的美英「同胞」十分類似。
我們只是希望澳大利亞政客和媒體能夠再多想一步,看看美英如今的下場。如果再一味無視真相而把疫情政治化,自己的下場也會變得和美英越來越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