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世界旅遊交易會發布了《2007年全球旅遊趨勢報告》,詳細預測了未來五年內世界旅遊業的發展趨勢。
美洲
北美:旅遊步入揮霍時代
在酒店遊泳池邊舉行24小時派對,在遊艇上狂飲、熱舞……這些舉動看似瘋狂,令人難以置信,卻是當今北美年輕人漸熱的旅行遊玩方式。「玩命工作、瘋狂享樂」就是這群年輕人的人生信條,仿效明星、不受約束地玩樂,亦是他們無線延長青春的方式。所以,即便是旅行,他們也要找尋一種途徑,可以讓他們盡情擁抱狂野青春,於是,這群瘋狂的北美遊客選擇一些遙遠、奇異的旅遊目的地。
點評:有人把這種瘋狂遊玩的方式稱作「享樂式旅遊」,然而,記者認為24小時派對,長時間飲酒作樂等,這種無限制、狂放的玩樂方式有點享樂過度,甚至帶有揮霍的成分。拼命工作之餘,適當放鬆、有節制地旅行玩樂自然不錯,但若是長期如此不僅有害健康,恐怕還有玩物喪志之嫌。
南美:
來自「世界盡頭」的誘惑
由於全球媒體都在關注氣候變暖問題,加上《帝企鵝日記》等電影的熱映,「世界盡頭」———烏斯懷亞,這個位於阿根廷的世界最南端的城市正備受矚目。特別是來自北美和歐洲、喜愛冒險的遊客希望從這裡出發,進行極地探險,藉此獲取與眾不同的旅行經驗。遊輪業和酒店連鎖業也瞄準了這一新興旅遊目的地。
點評:村上春樹有本書《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書名似乎正喻阿根廷的烏斯懷亞。國內一些背包客喜歡攀登雪山、穿越沙漠、深海潛水……這種探險式的旅行遊玩方式,又何嘗不是對世界盡頭的窺探呢?
非洲
非洲:北非遊蒸蒸日上
在北非摩洛哥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由於政府鼓勵外資,並採取多項措施在海外宣傳摩洛哥作為旅遊目的地的優勢,加上廉價航班的出現,摩洛哥必將成為北非旅遊的後起之秀,吸引眾多歐洲國家的遊客。據了解,目前突尼西亞和埃及的旅遊業已相當成功,陽光(參數配置 圖庫)和大海的組合,加上獨特文化,吸引國際遊客,使其旅遊業發展更上一層樓。
點評:現在國內遊客非洲遊目的地多集中在埃及、南非,摩洛哥、突尼西亞,他們雖是我國ADS國家,但人們對其興趣並不大,這也包括其他非洲國家,如納米比亞、辛巴威等。相信隨著遊客和市場的日趨成熟,這些國家也會成為日後旅遊熱門目的地。
歐洲
英國:帶著寵物去旅遊
記得《律政俏佳人》中女主人公竟然帶著心愛的吉娃娃狗上課堂、入髮廊。不僅是影片中,法國、美國等西方人對於寵物的熱愛深入生活,以英國為例,該國近兩年的旅遊趨勢就是———帶著寵物去旅行。
據世界旅遊交易會所發布的旅遊趨勢報告指出,英國約有4900萬隻寵物,寵物食品和護理用品的消費支出達到27億英鎊(約合54億美元),寵物已成為英國人生活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也促使了有關帶寵物旅行的設施與服務的興起。
目前,這一領域在英國,除了酒店業將寵物飼養者定為目標顧客群,提供相關服務,其他部分旅遊產品和服務仍相當匱乏。就攜帶寵物者所居住的酒店而言,相較之下,美國在這方面發展較好,相關體系比較健全、完善。當然,攜帶寵物者需要向旅遊行業支付一定佣金,相對地旅遊行業經營者也需確保寵物健康,為寵物作旅遊保險。
帶著寵物去旅遊的呼聲日漸高漲,成為英國國內旅遊業必須面對的新課題,更是旅遊業藉此創收的大好時機。報告建議英國旅遊業界考慮提供相應的旅遊設施與服務,滿足這一需求。
點評:不僅僅只是英國有這一寵物旅行的趨勢,目前我國國內也有此趨勢,但由於帶寵物出遊有安全、健康等方面的諸多不便,因此,多以自發性的短途自駕遊為主,而且大部分行程安排是當天來回。我國旅遊業內人士待市場發展成熟後,也可考慮組織攜帶寵物遊線路。
西歐:
以「慢遊」積蓄「動力」
世界發展的步伐加快了,世人卻愈發崇尚慢條斯理的「慢活」方式,於是在西歐旅遊界也悄然盛行「慢遊」,意圖以慢制動,通過慢節奏旅遊舒緩壓力,為遊玩後再次投身工作儲備能量。阻隔繁忙的工作,沉浸於大自然,享受人生的簡單樂趣,這種細品時間的旅行方式,恰恰是現在快速時代彌足珍貴的「奢侈品」。
旅遊愛好者通常選擇呆在農場或是其他郊野度假,也較青睞火車旅行方式。慢節奏旅遊的盛行,使得原本受眾較小、不受人歡迎的海濱度假、文化旅遊成為熱銷品。隨之興起的「慢旅館」、「慢背包」也漸成趨勢,不僅獨具特色,還將帶動地方經濟。
點評:在慢活主義當道的時下,慢節奏的旅遊方式,打破了傳統走馬觀花的旅遊理念,有點類似於現今的一地深度遊,可以花一周、半個月細細領略當地的風土人情。當然,這種細嚼慢咽的旅行方式,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否則光是住店、用餐就會讓人把漫遊催成快遊。
東歐:
經濟移民返鄉遊
歐盟東擴為西歐國家帶來大量經濟移民,廉價航班又使這些移民和其他國際流動人口能經常返鄉探親。據報告表示,返鄉旅遊項目主要集中在文化遺產遊、假日遊以及投資居住遊。大部分移民想通過回鄉旅行,進一步了解故鄉的文化、語言,參與家鄉的特色節慶活動,或者藉此在故鄉投資、扶貧等。
點評:上海作為一個移民城市,如今有越來越多的新上海人在此安家落戶,與此同時,也有很多新上海人「常回家看看」。以旅遊的方式回老家看望父老鄉親,參加一些傳統的民俗節慶活動,也是很好的選擇。(作者 王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