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度線將南壓至華南 寒潮來襲如何防禦?

2021-01-16 中華網

據報導,近日,最強寒潮來襲,不少地方普遍降溫降雪,江蘇、江西、安徽等地將會降溫到零下幾度甚至十幾度,0度線將壓至華南,就連南方廣州也要降溫到1度,大家秋衣秋褲快備好。

21日,浙江電力部門工作人員冒雪巡線,清理電力線路。

寒潮自北向南「襲擊」我國大部分地區,中央氣象臺21日連續發布寒潮黃色預警、暴雪黃色預警和海上大風黃色預警。

中央氣象臺預計,受強冷空氣影響,21日夜間至25日,我國中東部地區自北向南將先後有強降溫和大風天氣,大部地區氣溫將下降6至10攝氏度,局地降溫可達12至14攝氏度;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最低氣溫將下降至零下10攝氏度左右,0度線將南壓至華南中部一帶。安徽中南部、浙江西北部、福建西北部、廣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最低氣溫可能逼近或突破歷史極值。長江以北地區最低氣溫出現時間為23日或24日凌晨,長江以南地區最低氣溫出現時間為24日或25日凌晨。我國中東部地區日最低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6至8攝氏度,局地超過10攝氏度。

在雨雪方面,預計21日20時至22日20時,浙江大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湖北南部、湖南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雪,積雪深度有3至12釐米,其中浙江西部局地有大暴雪(20至25毫米),積雪深度10至20釐米、局地可達20至30釐米。貴州中部和湖南西南部部分地區有凍雨。

中央氣象臺還發布了海上大風黃色預警。22日夜間至23日白天,受強冷空氣影響,我國部分海域陣風最大可達11級。

連結

寒潮防禦科普提示一:寒潮天氣如何防病保健康?

寒潮是來自北方的強冷空氣,是一種嚴重的災害性天氣過程。由寒潮帶來的嚴寒、大風、霜凍等惡劣天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影響,以下我們就針對寒潮對容易對人體引發的疾病做介紹。

(一)寒潮對感冒的影響

寒潮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影響,是誘發感冒流行的重要因素。寒潮到來時,感冒病人大增,慢性氣管炎、哮喘病患者都也往往病情復發或加重。

寒潮為什麼能誘發感冒呢?一是寒潮所致的暴冷氣候使空氣的溫度顯著降低,鼻咽部的局部黏膜變得乾燥,以致發生細小的破裂,感冒病毒便乘虛而入。同時,由於氣溫下降,鼻咽部的局部溫度降至32攝氏度左右。這樣的溫度正適合黏膜裂口內的病毒生長繁殖。再加上呼吸道受強冷空氣刺激,局部血管收縮,使黏膜分泌的免疫球蛋白相應減少,為感冒病毒的入侵和增殖提供了有利條件。二是由於寒潮襲擊前後的2-3天內,平均氣溫和最低氣溫驟然下降,人的體溫調節功能對這種突如其來的寒冷刺激難以適應,如果未能及時添加衣服,就特別容易受涼,引起機體抵抗力下降,給不同類型的感冒病毒入侵以可乘之機。

(二)寒潮天氣猛降溫易誘發關節痛

關節痛是典型的氣象病。每當季節發生變化或氣象要素劇烈變化之時,患者往往會感到異常疼痛。急性發作時關節局部紅腫,有痛、熱、無力、運動障礙等感覺。研究表明,大氣中的三大基本矛盾,即幹與溼、冷與熱、氣壓高與低和關節痛發作的關係最明顯。當日變溫在3度以上、逐日氣壓變化在10百帕以上、逐日相對溼度變化大於10%時,關節痛病人就會多起來。

(三)「寒潮」易誘發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患者對寒潮最為敏感。美國海洋和大氣局發布的《天氣和健康》就曾指出,每當寒潮來臨,在氣溫由高變低、風力由小變大的轉換期內,心臟疾病發作頻繁,危重病人常常在悽風苦雨中與世長辭。我國醫務工作者在醫療實踐中也發現,約77%的心肌梗塞患者和54%的冠心病患者在寒潮天氣下病情加重。這是由於寒冷的刺激,使人體血管突然收縮,動脈平均壓力升高,心肌需氧指數也相應增高,心肌缺氧現象加重,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便明顯升高。

為了預防和減輕寒潮對心血管病的不利影響,患者平時要注意加強耐寒鍛鍊,增強體質,改善心臟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同時也要時時掌握氣象信息,當有寒潮天氣出現時,要及時增加衣被,避免受涼。

寒潮對交通的影響及防禦

寒潮防禦提示二:寒潮對交通的影響及防禦

寒潮伴隨的大風、雨雪和降溫天氣會造成大風、低能見度、地面結冰和路面積雪等現象,對公路、鐵路交通和海上作業安全帶來較大的威脅,嚴重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如2003年12月7日,受一股強冷空氣的影響,北京下了一場小雪,隨後造成路面結冰,當晚北京整個城區交通癱瘓,機動車完全擁堵在車道上,寸步難行,眾多乘客誤了飛機和火車。

(一)大風對交通影響

大風可使火車出軌以至顛覆。我國大風吹翻列車的事,在新疆多處發生。蘭新鐵路在哈密附近要通過「百裡風區」,在天山達坂城一帶要通過「三十裡風區」。自1961年至1982年,大風吹翻列車達10次之多。每逢大風季節,列車常不能正點運行。

大風對民航的影響也十分顯著,寒潮冷空氣所到之處,平均風速一般在15m/s以上,陣風25m/s以上,並且持續時間長,大風使起飛和著陸的飛機易發生輪胎破裂和起落架折斷等事故。

(二)雨凇對航空影響

雨凇也會威脅飛機的飛行安全,飛機在有過冷水滴的雲層中飛行時,機翼、螺旋槳會積水,影響飛機空氣動力性能造成失事。

因此,為了冬季飛行安全,現代飛機基本都安裝有除冰設備。當路面上形成雨凇時,公路交通因地面結冰而受阻,交通事故也因此增多,山區公路上地面積冰也是十分危險的,往往易使汽車滑向懸崖。

(三)雨雪冰凍對交通影響

寒潮來襲,不但會造成大風降溫天氣,而且在冷暖空氣交界之處會導致雨雪天氣,雨雪天氣本身就會對公路、鐵路及人們出行造成很大的影響,加之寒潮的到來帶來的降溫使氣溫較低,不利於積雪融化,部分地區仍將出現冰凍現象,對交通運輸將造成不利影響。

因此提醒廣大市民外出要採取保暖防滑措施,當心路滑跌倒;司機要採取防滑措施,注意路況,聽從指揮,慢速駕駛;船舶應到避風場所避風,高空、水上等戶外作業人員應停止作業;如被暴風雪圍困,儘快撥打求救電話。

交通部門也對應對寒潮危害提出了具體要求:一要加強監管和預警。各單位要加強應急值守,加強監管和預警,充分利用現有的監控手段,加強對寒潮大風影響水域船舶的監控,及時提醒有關涉水單位、施工企業做好防抗準備。二要重點部署、周密安排。各級海事部門尤其要對「四客一危」船舶、運砂船、無動力船舶、施工作業船舶和錨泊船進行重點排查,嚴把適航關,要提醒海上漁船、養殖漁排進港避風;救助局、飛行隊要合理重點安排動態待命船舶,加強在重點航道、事故多發區、受風嚴重水域的值班待命工作;航道部門要加強對航道的安全管理,保證航標燈等航道設施實時適用性;港口管理部門要督促港口企業合理安排港口作業,避免大風、降溫可能引發的大型設備毀壞事故、高空構築物墜落和室外作業人員凍傷事故的發生。三要注意應急聯動。不僅要發揮交通運輸系統各單位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又要聯合相關氣象、海洋、漁業部門共同做好防禦工作,形成防抗寒潮大風的合力。

寒潮對農業的影響及防禦

寒潮防禦提示三:寒潮對農業的影響及防禦

1、由於冷空氣來時風力較大,棚架設施應注意加固,防棚架倒塌或大風掀開棚膜加重凍害,並做好溫溼調控。

2、油菜、綠肥及低洼地段的柑橘園等應注意清溝排漬,防積水結冰加重凍害;葉菜類蔬菜可用稻草覆蓋,減輕冰凍危害。

3、蔬菜或花卉大棚加蓋草墊、雙層薄膜等保溫材料,提高棚內溫度。

4、家禽家畜等養殖戶做好禽畜棚舍的防寒保溫工作,家禽養殖棚內還應該增加光照時間,以增加產蛋率;水產養殖池注水調溫,並適當減少投餌量。

寒潮對電力的影響及防禦

寒潮防禦提示四:寒潮對電力的影響及防禦

一般在初冬或冬末初春季節,寒潮降溫天氣產生的雲中過冷卻液態降水碰到地面物體後會直接凍結成冰,形成雨凇。冬春季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電線、樹枝上被一層晶瑩的冰雪包裹或懸掛,這就是雨凇。有人將雨凇等同於凍雨,其實雨凇和凍雨形成的物理機制和結果確實是相同的,但仍有一定區別。凍雨是一種天氣現象,而雨凇是凍雨的結果,是一種災害或景觀。

寒潮引發的凍雨天氣會造成使電線上積滿雨凇,雨凇最大的危害是使供電線路中斷,高壓線高高的鋼塔在下雪天時,可以會承受2-3倍的重量,但是如果有雨凇的話,可能會承受10-20倍的電線重量,電線或樹枝上出現雨凇時,電線結冰後,遇冷收縮,加上風吹引起的震蕩和雨凇重量的影響,能使電線和電話線不勝重荷而被壓斷,幾公裡以致幾十公裡的電線桿成排傾倒,造成輸電、通訊中斷,嚴重影響當地的工農業生產。歷史上許多城市出現過高壓線路因為雨凇而成排倒塌的情況。

其次對電力設備影響還有寒潮帶來的大風天氣,在大風天氣來臨時,應防止「風閃」和「汙閃」造成的電線短路,建築工地和高架作業區的人們適當調整工期保證安全是電力和建築行業面臨冷空氣考驗必須採取的應對措施。

另外寒潮來襲,還會加重電力部門的負荷,根據電力部門常年的經驗,天越冷,電網負荷就會越大,並且增長幅度每年遞增。因此,為安全、穩定地提供電力服務,北京市電力公司早在冬季到來之前,就針對全市供暖相關單位的辦公地點、各供熱點、鍋爐房等場所的電器設備和供電線路進行了專項檢查,並與用電客戶建立了應急聯繫機制,確保不因電力供應影響供暖供電。此外,針對電採暖居民對供電安全性、可靠性的較高要求,電力部門將減少設備計劃性停電次數與時段,積極採取帶電作業等技術措施,盡最大可能不安排電採暖地區設備停電。

相關焦點

  • 寒潮藍色預警!多地降溫超10℃ 防禦指南有哪些?
    中國天氣網訊 中央氣象臺1月14日06時發布寒潮藍色預警:預計1月14日至17日寒潮天氣將影響我國大部地區,新疆北部、西北地區東部及中東部大部地區先後有4~6級風,陣風7~8級,日平均或最低氣溫下降6~10℃,其中,新疆北部、內蒙古中西部
  • 新一輪寒潮天氣明天再來,北京本周末最低氣溫-10 ℃
    最近兩天,全國迎來大回暖,大部分地區回溫幅度達到4 ℃至8℃,局地10℃以上,北京今天最高氣溫也在8 ℃上下。不過,千萬別被暫時的溫暖衝昏頭腦,從明天起,新一輪寒潮天氣再度來襲,14日至17日自北向南影響我國大部地區。
  • 健康頭條|寒潮預警發布,被窩嚴陣以待!哪種姿勢蓋被子最舒服呢?
    今冬以來最強寒潮來襲!今天早晨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冬首個寒潮黃色預警:27日白天起,強冷空氣將開始影響新疆北部,未來將自西向東自北向南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帶來大風和強降溫天氣。預計28日至31日,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將下降8~10℃,西北地區東部、東北地區東南部、華北西部和北部、黃淮南部、江淮、江南、華南中北部等地降溫12~14℃,局地降溫幅度可達14℃以上。降溫過後,最低氣溫0℃線將南壓至華南北部一帶,最低氣溫-10℃線在黃河下遊到秦嶺一帶。而在深圳,最近幾天天氣晴好,氣溫升高,讓人有一種想穿短袖的衝動。
  • 內蒙古零下30度泡麵被凍成乾脆麵 南方網友:著實沒見過這種世面
    近日,冷空氣頻頻來襲,全國北部、中東部出現持續低溫,出門就像進冰箱成了很多城市的真實寫照。1月6日,內蒙古包頭,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溫度達-32.7℃,市民戶外做小實驗感受室外的寒冷。
  • 大範圍降溫又來,寒潮為啥這麼多?專家:怪全球變暖也怪拉尼娜
    1月14日,中央氣象臺掛起寒潮藍色預警,指出從1月14日夜間開始,我國將有一次寒潮天氣過程自西向東影響我國大部地區,目前這股寒潮已經開始影響我國新疆,多地已經出現降溫和降雪,而隨著寒潮東擴,到1月17日我國大部地區日平均或最低氣溫將下降6~10度,局地可達12度以上,在這次寒潮影響過後,我國中東部的最低氣溫0度線將南壓至江南南部至華南北部。
  • 開年第一波寒潮來襲 浙江將成一片「凍藍」
    昨天6時,中央氣象臺發布寒潮藍色預警:預計從5日20時至8日20時 ,受較強冷空氣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氣溫將普遍下降6~8℃,其中華北西部、黃淮東部、江淮東部和江南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降溫幅度可達10℃以上。降溫過後最低氣溫0℃線將南壓至江南南部到華南北部,-10℃線將南壓至秦嶺到江淮東部一線。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區將有4~6級偏北風,陣風7-9級。
  • 新一輪寒潮來了!蒙陰人注意保暖!
    今天蒙陰最低氣溫1℃白天就更溫暖了11℃完全就是初春的模樣但晝夜溫差非常大不過,這可能又是冷空氣來襲前最後的溫暖注意!山東明日冷空氣攜風帶雪來襲!新一輪寒潮來了明天冷空氣就會攜大風、雨雪等再度侵襲半島地區局地陣風可達7級天氣預報根據預報,山東今天依然以晴間多云為主,不過明天冷空氣就會再度攜風帶雪來襲。具體來看,今天,全省天氣晴轉多雲。南風轉北風,半島地區4~5級陣風6級,其他地區3~4級。
  • 受寒潮影響廈門島內9日最低溫僅4℃ 請注意防寒保暖
    劉東華攝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王東城偉山)繼跨年寒潮之後,又一股寒潮開始影響我市,和上一次相比,此次低溫天氣過程將持續至13日,降溫幅度大,持續時間長。記者兵分多路,為您講述各行各業怎樣打這場「防寒持久戰」。  昨天,在冷空氣的影響下,感覺異常陰冷。東渡國家中心氣象站午間最高氣溫為16.4℃,最低氣溫為11.4℃。
  • 寒潮橙色預警!杭州明天13℃,後天速凍到-5℃,有雨夾雪或雪!元旦...
    :  強冷空氣將自西向東、自北向南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帶來大風和強降溫天氣。預計從今天到31日,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將下降10℃左右,西北地區東部、東北地區東南部、華北西部和北部、黃淮南部、江淮、江南、華南中北部等地降溫12~16℃,局地降溫幅度可達16℃以上,上述地區將有4~6級、陣風7~9級偏北風;降溫過後,最低氣溫0℃線將南壓至華南北部一帶,最低氣溫-10℃線在黃河下遊到秦嶺一帶。
  • 寒潮波及三亞農業:甜瓜在夜晚此起彼伏炸裂
    中新社三亞1月8日電 (記者 王曉斌)洶洶寒潮連日「速凍」中國大部分地區,海南島南部三亞一帶的熱帶區域亦受影響。當地冬季瓜菜、南繁育制種等生產科研活動承受壓力。甜瓜雖在棚內種植,但夜晚仍會此起彼伏地炸裂。
  • 氣溫將「破零」株洲市氣象臺發布寒潮藍色預警
    12日下午,株洲市氣象臺發布寒潮藍色預警,入冬後最強寒流襲擊株洲市。從13日下午開始,全市自北向南有一次寒潮大風天氣過程,市區、醴陵將出現凍雨和雨夾雪,攸縣、茶陵、炎陵以小雨或雨夾雪為主,並伴有短時大風,最大風級在7級左右。
  • 「霸王級」寒潮來了! 重慶真的被「路過」了?
    年末寒潮來襲!昨日上午,中央氣象臺發布寒潮橙色預警:今日至31日,今冬來最強寒潮橫掃我國大部,中東部大部將出現入冬以來最冷天氣,25個省會級城市氣溫將創今冬新低。  根據重慶市氣象臺的預計,此次寒潮來襲,重慶最低溫或將降至-6℃。
  • 上海發布寒潮藍色預警!48小時內直降9~11℃,這次真的要下雪了!
    另外 此次冷空氣過程是 橫槽直接南壓迅速轉豎 冷空氣堆積日下午強冷空氣開始影響上海,氣溫將明顯下降,30-31日最高氣溫降至0℃左右。
  • 「霸王級」寒潮到來!冷冬下,有條不紊地生活
    市交通運輸服務保障中心供圖當你還在計劃如何度過一個有儀式感的跨年時,2020年最後一輪寒潮天氣已經強勢來襲。樂清市氣象臺於12月29日13時50分將樂清市寒潮藍色預警信號升級為寒潮黃色預警信號。預計29日傍晚起寒潮將逐漸影響全市,氣溫將急劇下降,29日夜裡到30日早晨山區有雨夾雪或雪。
  • 寒潮的意思是什麼 寒潮什麼時候結束
    導語:從1月20日開始,我國有一股"霸王級"寒潮蓄勢待發,南方多地遭遇雨雪冰凍,中東部開始進入「速凍」狀態。23日,華北及東北多地低溫跌破歷史極值。中央氣象臺1月24日06時繼續發布寒潮橙色預警。預計24日至25日,浙江、福建北部以及廣東北部最低低溫也將逼近或跌破歷史極值。在持續寒潮猛襲下,廣州竟然下了了雨夾雪,朋友圈都被刷屏了。
  • 山東抗寒記|罕見寒潮來襲,冬小麥會被凍死嗎?專家給出定心丸
    寒潮來襲,氣溫驟降。1月7日,我省各地最低氣溫普遍降至-13℃~-20℃。其中,濟南最低氣溫降到-24℃,是自1951年建立氣象站以來,1月上旬的歷史最低氣溫。許多農民朋友通過多種渠道詢問:這幾天,人穿著厚厚的冬衣,外出走在寒風之中,尚且被凍得瑟瑟發抖,而長在野外的成片的小麥,沒有遮擋,沒蓋被子,沒穿衣服,是否會被凍壞,能否挺過這場罕見的寒潮?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成員、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法宏博士接受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專訪時,十分肯定地說,寒潮對山東冬小麥生長不會造成大的影響。
  • 北方氣溫大面積創新低 明晨南方將「接力」挑戰寒冷
    本文轉自【中國天氣網】;寒潮來勢兇猛,1月6日夜間至7日早晨,北方最低氣溫大面積創下今冬新低,多地氣溫甚至刷新了觀測史紀錄,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冷。預計明天(1月8日)早晨,南方即將「接力」創新低,中國天氣網提醒公眾「天寒地凍,保暖為重」!
  • 跨年寒潮來襲 「滿25減20」活動大促!
    別急,針對廣大網友比較關心的問題,下面小編馬上來為大家解答~①這次是冷空氣界中的大boss——寒潮;廣東省氣象局將寒潮標準定義為:受北方冷空氣侵襲,致使當地日平均氣溫在24小時內急劇下降8℃或其以上(或48小時內降溫10℃或其以上),同時過程最低氣溫低於或等於5℃,定義為一次寒潮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