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蘇省高考命題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亮點和取向?傳遞了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請看省高考閱卷專家組及各地教學名師解析高考試卷。
語文:時代性與人文性交融
「今年的語文試卷總體上延續了往年試卷的結構和基本形式,沒有偏題怪題,所有考查內容均在考綱範圍內。試卷材料選擇與問題設計,體現出與現實生活、學生生活有較高的關聯度。」
江蘇高考語文閱卷組專家分析說,如第四題以直觀、感性的漫畫指出年輕父母在育兒觀念上存在的偏誤,有一定的現實針對性。文學類文本閱讀,選用抒情小說《郵差先生》,借小城郵差的慢生活畫面,讓人體會傳統生活的美感,啟發人們思考現代生活的得與失。古詩詞鑑賞選用五代詞人溫庭筠的《夢江南》,更加突出從情感角度對古典詩詞的解讀與鑑賞,突出了語文學科的審美性。考卷還有利於教學回歸課堂,對遏制題海戰術、教學回歸課堂有很好的示範作用。比如語言文字運用部分2-4題,考查的形式和內容都較好地凸顯了語文學科的屬性特點。名句名篇的默寫,強調的是回歸課本的閱讀。作文,「提示語+題目+要求」的命題,延續了早幾年命題題型。同時,以三則材料為導語的做法,大大優化了提示語的作用,考生既容易上手作文,也可以發散思維,「切題發揮」的水平高下也便於檢測。而「憂與愛」的關係型命題,對套作、宿構又具有較好的防範作用。
數學:突出考查思想方法
「第16題、第15與17題、第19題、第18與20題,分別形成四個不同的水平層次。」江蘇高考閱卷數學組專家解析說,第一層次是基礎知識和推理論證的最低要求;第二層次重在對知識和方法的綜合運用,重在基本運算能力的要求;第三層次突出對知識和方法的靈活運用,加大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考力度;第四層次重點是考查解決新問題的能力,體現了對考生的高層次數學思維能力的要求和高水平數學素質的要求。
阜寧中學高級教師曹志仕分析說,試卷對能力的考查全面且重點突出,特別對空間想像能力、推理論證能力、數據處理能力以及應用意識的要求更高。「讓學生感覺吃力的主要集中在解答題部分,如解答題17題的第二問,相當部分考生無法理解題意;18題的第三問,19題的第二問中的兩問,20題的第二問都相對較難,都是整張卷子的拉分題。從19題的第一問開始就難度大增,試題的運算量大,使大部分考生望而生畏;試題的思維量大,每道題都需要深入思考後才能做答。」總體而言,今年的數學難度較大,但基礎的簡單題也不少,壓軸題能「壓得住」,肯定不會像去年那樣出現大面積高分。今後的教學要倡導理性思維,強化探究能力的培養。
英語:重基礎、顯能力、擴知識
「重基礎、顯能力、擴知識。」高考閱卷英語組專家如是評價英語試卷,「尤其是鼓勵學生擴大以英語為載體的知識面的導向性特徵很明顯,考生不僅應該掌握基本的語言規則,還應該學會用英語來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和科技知識,反過來也可以利用較為豐富的百科知識來提高英語理解和表達效率。」閱讀理解文章中,有關「George Clooney」等演藝名人的語句、關於「膠囊藥物釋放機制」的科學描述等,都需要學生注重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而不局限於對數量有限的英語詞彙和語言規則的掌握。
姜堰中學教研處主任、英語特級教師吉晨春分析說,英語話題貼近生活,如度假、餐館服務給小費等。與近年記敘文體不同,今年完形填空是關於科技對現代生活帶來影響的議論文,篇幅比去年長,突出實詞考查,要求考生有較強的邏輯推理能力和詞彙知識。閱讀理解部分,是關於某項調查的應用文、新技術與膠囊的科普文章、農業的社會類以及教育的文化類文章。題目設置涵蓋主旨、標題、作者態度、猜句以及細節題等。文章篇幅長,閱讀量大,考生在短時間內要正確理解文章並有效處理信息,需要有較好的詞彙基礎、較大的詞彙量,還需有相應的閱讀技巧和相當的閱讀經驗。
文科:貼近生活、貼近時代
「2012年江蘇高考政治試題基本延續了去年的命題風格,難度有所下降。」如東縣高中政治學科帶頭人、高級教師繆五祥解析,考生普遍感覺「有東西可寫,拿高分不易」,試卷緊扣時代發展命脈,貼近社會生活,熱點時事背景貫穿全卷,著力考查考生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現階段的重大路線、方針政策內容和意義的理解。如文化體制改革、扶貧標準的提高、中老緬泰四國聯合執法、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微博、亞太經合組織、傳統文化的繼承等重大社會熱點,在試卷中都有充分體現。
試題重視對主幹知識的考查,同時加強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考查。特別是主觀題部分,重視對學生提取信息、分析綜合、知識遷移、合作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對高校選拔人才和高中政治課教學有較好的導向作用。
「歷史試題命題範圍能圍繞主線知識展開。」南通中學高三歷史教師範曄分析,從試卷所考察的知識範圍看,選擇題方面包括古代商品經濟、官營手工業、洋務運動、戰略反攻、十二銅表法、近代西方人文主義、WTO等,非選擇題則指向選官制度、福利國家、戊戌變法、梭倫改革、孔子、長城等,基本屬於學生在高考複習階段反覆強調甚至重點關照的內容。
試卷命題形式穩定,體現江蘇特色,既大量使用超越教材、源自專業研究領域的文字信息,同時注意使用多種形式的圖表拓寬史料範圍,包括圖畫《清明上河圖》、漫畫《壟斷行業面對WTO》、插圖《試用馬克沁機槍》、表格《英國不同階層的工資和實際收入》,在非選擇題中繼續推進新穎的solo評分模式的小論文寫作。可以說,試卷在紮實推進新課改的同時,沒有給考生帶來突兀的不適應感。
「今年地理試卷與去年相比還是比較平穩的,能夠體現新課標的要求。」南京13中地理高級教師丁孟群分析,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各佔一半,主要有這樣幾個特點:一是秉承地理的一貫特色,即以圖考地、以圖考理。二是綜合題的綜合性比較強,多採用比較的方法來說明、解決問題。如比較中國的南水北調和美國的北水南調,比較兩個工程的工程量大小及原因,並根據材料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談對調入區的影響,從而引出節水的措施。三是注重區域性。研究地理最終要落實在區域上,所以,區域的自然地理特點和人文地理特徵都要很熟悉。如從中國到澳大利亞再到南極崑崙站的考察路線這道題,就考了澳大利亞的氣候及地域分布規律;加拿大的礦產資源、中國不同區域的環境問題、海洋權益、海底地形等知識點。
理科:突出實驗探究能力考查
「今年江蘇的物理試卷,整體布局與去年相仿,難度掌握較好,中檔題較多,無偏題。」揚大附中物理高級教師柏楊點評說,首先試卷突出能力考查,注重問題分析;其次突出主幹知識的考查,全卷以受力分析、電磁學為主;再就是突出對選修知識的適度掌握。「試卷突出了對學生實驗的過程分析,體現探究思想,而不在一些工具的使用或讀數上做文章。」
「區分度極佳,基本分送到了位,但要衝A,只有能力確實高的學生才有可能。」揚州中學物理高級教師周鵬說,試卷中的選擇題等基本是上手就能做,同時注重聯繫實際,關注熱點問題和高科技問題,「像加速度圖像問題、嫦娥二號衛星問題、彈簧緩衝問題等都是常考的問題,卻又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今年江蘇化學試題保持相對穩定的特點,整體試卷結構和去年相同,題目簡潔明了,難度中等偏易,注重對學生學科素養的考查,特別是注重對文字、圖表、化工生產流程等信息的識別與解讀能力的考查。」海門中學化學教研組組長馮鷹分析說,「比如第二卷試題難度感覺比去年略淺,但題目立意新,素材新,所涉及背景、載體均為中學教材中未見,但所考查知識、能力又是中學生化學學習所必備,不失為中規中矩卻有高靈活度的好題。」
「考題中涉及的化學與生活、生產、環保、材料、能源等,鮮明地突出了學科的時代性和實用性,注重了化學知識與科技、生產、生活的密切聯繫,強調了實踐性和應用性,同時重視了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
「今年江蘇生物試卷總體平和,學生反映容易上手,進一步體現了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精神,體現了能力考查的立意以及生命科學的學科特色。」興化中學高級教師孫慶興分析說,本次考查的知識點覆蓋面較廣,分布合理,命題有新意,重視生物科學的實驗分析,重視學生實驗能力的考查。
「在全面考查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試卷注重對圖表信息的閱讀與處理,信息量大。」孫慶興舉例,比如填空「江蘇某生態系統的比較」,需要較強的表格數據分析能力;比如遺傳規律題,也以系譜圖為背景;比如光合作用題,需反覆查看曲線中蘊含的信息,緊密聯繫所學理論知識分析。它告訴學生們,「讀圖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都非常重要。」 (王 拓 葛靈丹 楊頻萍 蔣廷玉)
來源:新華報業網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