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際網路發展的很快,受其影響,人們的活動軌跡也發生了變化。過去帝王也要點烽火才能集合各路諸侯,而到了現在,有了視頻聊天,人和人之間要實現面對面交流,只需要一個手機可以。
現在大家使用的視頻軟體一般是騰訊公司的QQ和微信。就拿小編來說,我是一個90後,Q齡11年,但接觸微信還是6年前。當時我搞不懂為什麼有了QQ還要用微信,直到微信變得越來越普及,上到爺爺奶奶,下到小學生都在使用它。我才明白,原來所有的人都對QQ的黃鑽、綠鑽、會員麻木了,人們還是最喜歡簡約的東西。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探究過一件事,就是我們打開微信,在首頁上會有一個男孩站在地球前面,他到底是誰?他看著地球最想表達什麼?既然是騰訊旗下的王牌產品,不可能隨便設置一個登錄頁面。有人猜他是外星人,因為從他孤身一人站在外太空,就知道他不是人類,只有是外星科技,會不會騰訊是想說他們已經在技術上傲視全人類?還有人猜測這肯定是馬化騰小時候,因為他從小就想把微信打造成全球的產品。
其實大家就都錯了,這個男孩名叫張小龍,他才是「微信之父」,而馬化騰只是CEO,不是微信的負責人。當初張小龍負責做微信,三年磨一劍才有了如今的微信。當初馬化騰說,張小龍能不能逆襲,就看微信成不成。現在回過頭來看,微信確實成了,也順帶讓張小龍成功了。首先恭喜張小龍有一個好老闆,因為千裡馬也要伯樂去發掘,張小龍的成功離不開馬化騰的支持。
起初張小龍冒天下之大不韙,說QQ有一天會跟不上時代,不久就會有人打敗QQ。這在當時看來簡直是痴人妄語,要知道QQ可以說是騰訊當之無愧的扛把子,註冊用戶十幾億,曾經有1億人同時在線,這是多麼讓人吃驚的數據!張小龍說這話是打老闆的臉啦!
英雄都是孤獨的,張小龍內心就像當時那個小男孩一樣。還好這時候馬化騰非常信任他,放手讓他做。張小龍對得起馬化騰的信任,微信橫空出世後產生了巨大的流量,騰訊因此再創新高,連馬雲都感到被微信威脅到了。張小龍的成功,背後是難以忍受的孤獨,因為要衝擊這個王牌產品,可想而知一開始是要忍受冷嘲熱諷的。那個男孩看地球的背影,奠定的是孤獨的基調,正是張小龍自己當時的心情寫照,畢竟在研發部的三年,張小龍完全是一個人扛過來的。
產品功能出來了,張小龍開始設計首頁。其實當時張小龍面前有兩張設計稿,還有一個是一對情侶在對視。一剎那張小龍腦袋一片空白,那是一種似曾相識的孤獨感,就是這個孤獨感讓他選擇那張小男孩的圖片。人們是群居動物需要社交,而小男孩的孤獨更加印證了人不可能一個人,所以需要微信來溝通聊天,因此就敲定了今天這個首頁圖像。可以說這個孤獨的小男孩,其實就是張小龍自己。
其實想來人人生而孤獨,那個小男孩不也是千千萬萬個孤獨的我們,因為有了千千萬萬個電子產品的出現,我們變得離群索居,你們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