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一家16口,如今只剩單親鴨爸與四隻鴨寶寶相依為命。張瑞麒 攝
東方網8月20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上月中旬,大寧靈石公園的一對野鴨夫妻生下了14隻鴨寶寶,但在暴雨天氣和黃鼠狼等天敵的夾擊下,8隻剛出生的鴨寶寶下落不明。剩餘6隻鴨寶寶在鴨爸鴨媽的保護下,頑強地活著。
近一個月以來,鴨媽和2隻鴨寶寶吃下了遊客亂投餵的食物,腹部腫脹致死。如今,公園湖面上只有單親鴨爸領著4隻倖存的鴨寶寶遊蕩。公園管理人員向遊客呼籲勿亂投食。
一個月內喪子喪妻
單親鴨爸僅剩四娃
今年7月13日,在大寧靈石公園晨練的遊客驚喜地發現,靠河的草叢中,探出了幾隻毛茸茸的小腦袋。細瞧,竟然是14隻圓頭圓腦的小鴨子。圓滾滾毛茸茸的小腦袋,黑溜溜的小眼珠,黃灰相間的橫條紋,鴨寶寶們左顧右盼的機靈勁,一下子吸引了遊客的目光。
起先,鴨寶寶們對人有一絲戒備,見有人走近,就一股腦全都鑽到鴨媽媽的懷裡。但一入水,鴨寶寶們便徹底發起了「人來瘋」,撲騰著細嫩的紅色腳蹼,擠在一起向前衝,還時不時地發出「咕咕」的喊聲。
然而,幾乎在一夜之間,因為一場暴雨,8隻剛出生的鴨寶寶失蹤了。公園管理人員推測,鴨寶寶可能在惡劣天氣和黃鼠狼、老鼠等天敵的攻擊下,兇多吉少。倖存的6隻鴨寶寶被遊客親切地稱作「鴨堅強」,但誰都沒料到,它們躲得過天災,卻躲不過人禍。
三周前,一隻鴨寶寶吃了遊客投餵的食物後,一直消化不良,肚子腫脹,在湖面上遊著遊著,突然不動了,漸漸沉下水去。鴨爸和鴨媽撲騰到鴨寶寶身旁,用翅膀合力夾住鴨寶寶,把它推上岸,但一切都太遲了。管理人員解剖後發現,鴨寶寶的胃硬邦邦的,裡面都是葡萄和葡萄籽,推斷是遊客投餵的。就在鴨寶寶喪生幾天後,鴨媽媽和另一隻鴨寶寶也接連撐死。現在,原本十六口的大家庭,僅剩鴨爸和4隻鴨寶寶。
昨天中午,記者再次來到大寧靈石公園內湖邊,4隻鴨寶寶和鴨爸正在草叢中打著盹,脖子朝後仰,把圓滾滾的腦袋埋在羽毛裡。已滿月的鴨寶寶個頭大了不少,原本黃燦燦的「胎毛」顏色變成了深灰色,與身旁黑色鴨爸長得越來越像。鴨寶寶們在下午1點醒了,下水玩耍起來。
居然用「鴨」餵鴨
公園呼籲別亂餵食
鴨寶寶剛出生時,管理人員本著大自然的優勝劣汰法則,並沒插手幹預鴨寶寶的生活。可是,近一個月以來,管理人員心焦了不少。「鴨子越可愛,遊客就越熱情。」大寧靈石公園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曉冬擔憂,「鴨子進食時,頭垂到水下,尾巴翹起。遊客很起勁,往水裡扔各種食物。」
昨天中午,一個跟隨父母到公園郊遊的小女孩興奮地衝鴨寶寶叫了起來,還把隨身攜帶的零食扔給鴨寶寶吃,被管理人員勸阻了。令人咋舌的是,小女孩投的竟然是鴨膀、鴨舌等滷味。「啊,我不知道鴨子不能吃這些。」小女孩和父母道歉說。
「餵食的以小孩和老人為主。」張曉冬說,「小孩容易教育,但老人比較固執。早晨和晚上投食的人最多,扔的大多是水果、核桃、麵包、饅頭,部分食物上粘有塑料包裝,鴨子如果吃了,必死無疑。」
通常,管理人員採取的方法是口頭勸阻,但效果有限。「我們想過設立『禁止餵食』的標誌,但考慮到鴨子的活動範圍很大,較難確保警示標誌全覆蓋。」張曉冬表示無奈,「其實鴨子的野外生存能力很強,湖水中的水草、螺螄、浮遊生物等食物充足,遊客根本不必擔心它們會挨餓。」
無意間,遊客好心辦了壞事,「鴨子不擇食,容易受到傷害。此外,外界食物對水質也是一種汙染。」對此,公園管理方誠懇地對遊客呼籲:「如果愛它們,遠觀即可,勿亂投食。」
靈石公園野鴨夫妻生下14隻寶寶 8隻或已成黃鼠狼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