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也算是中國一種很古老的文化,中國嗜茶的喜好也是文明世界,不僅是中國就連歐洲的許多國家也受中國茶的影響,造就愛上了飲茶。
加上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禮的出現就是為了增加人與人的感情,所以禮的發展對於人類文明有非常大的貢獻,對於飲茶的禮儀更是數不勝數,"扣手禮"就是產生於"茶禮"。
一、禮儀之邦,扣手皆是扣頭
飲茶能夠讓人修身養性,對人的身體也有很多好處,茶文化流傳到今天更是有很多人喜歡,很多外國人也非常喜歡飲茶和研究茶道,享受飲茶的過程,茶發展到今天,種類不斷增多,也是當今世界上最暢銷的飲料之一。
別人倒茶時,對方用食指敲三下桌子是什麼意思?別再傻傻不知道,這其實是"叩指禮",是指當別人給自己倒茶時,給對方的回禮。其目的就是感謝主人為自己倒茶,自己將食指、中指並一塊,指頭輕輕在桌子上點幾下,就相當於回禮了。
扣手禮本就是從扣頭禮演化出來的,扣指代表的就是扣頭,當別人給自己倒茶時,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回禮,一般用手指輕輕的在桌子上點幾下,用來表示對主人的款待,這就是"扣手禮",那為啥要用這種方式以示感謝呢?
扣手禮的來源也非常有趣,傳說扣手禮是乾隆皇帝與紀曉嵐在微服出訪到江南的時候,到達了一家茶樓喝茶,這家茶樓非常有特色,店小二拿著長嘴壺倒茶,勢如青龍吐水,茶藝非常精湛。
乾隆見此就詢問,為什麼要這樣沏茶,夥計說啊,這叫"鳳凰三點頭",開水最先從高處往茶衝撞,然後在從低處衝茶,這樣茶才能衝出茶味,乾隆聽得非常高興,自己便拎起茶壺自己倒,學著茶小二的架勢,往那茶盅裡衝茶。
這一下就把紀曉嵐給嚇壞了,按照規矩他得行三跪九叩之禮,可是現在是在微服私訪,暴露皇上的蹤跡更是大事,聰明的紀曉嵐便在茶桌上雙指點桌,表示自己連連叩首,於是後來就有了扣手禮這麼一說。
扣手禮也成為茶桌上的禮儀,這樣能避免在喝茶的時候因為反覆道謝,而破壞飲茶的節奏和聊天的氛圍。
二、茶禮著重與表達心意
扣手禮還有一層含義,就是傳達一種自己的意願,倒茶跟裝飯是一個道理,直接給客人裝滿,別人吃不完,為了給主人留下一個好印象,往往會硬著頭皮吃完,如果吃不完就表示他對主人不尊重,所以客人來到自己家時,飯盛到十分之七就好,斟茶也是一個道理。
斟茶時,對方在茶桌上敲擊三下,傳達的就是你把茶斟到這樣就可以了,不用再倒了,扣手禮也是對斟茶者的感謝和尊重,並沒有什麼貶義。
所謂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在飲茶的禮儀上就能看得出來,隨著人群和地位的不同,扣手禮也有多種形式,如果長輩給自己敬禮,作為晚輩應該右手握拳,拳心向下,雙手合拳,同時敲擊桌面,就相當於古代禮儀中的跪拜禮。
但是如果是平輩之間,就沒有這麼多講究,只要表示感謝就可以了,在扣手禮中,要把食指、中指併攏,輕敲桌面三下就是表示對別人的尊重,但是如果是接受晚輩倒茶,晚輩如果都對自己表示禮儀了,作為一個長輩也需要回禮。
所以當懂事的晚輩倒茶時,長輩可以用食指或者中指敲擊桌面也可以,來表示自己對晚輩的回禮,同時用中指和茶杯邊緣敲三下桌子,也是同樣的表達方式。
現在喝茶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部分,一些喝茶的禮儀雖然很少使用,但是也別再不懂禮,喝茶的時候不能倒滿,倒滿了就會燙手,杯子都拿不起來。
如果客人不介意還好,如果過於看重禮儀,就很有可能引起誤會,以為對方是不歡迎自己,有想趕走自己的寓意,所以倒茶不能夠倒得太滿,留一點餘地,也就代表著人與人之間保持一點距離,這樣才能和和氣氣。
"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這個道理,是待客禮儀上必須要遵循的,這樣不僅客人能夠感受到主人的待客之道,主人也表現自己的好客之情。
茶席上,待客的禮儀隱藏在細微的地方,簡簡單單的一個斟茶都隱藏著人與人之間的學問,或許現在扣手禮一般情況下用不到,但是也仍需知道,以防止失禮情況的發生。
三、茶禮是茶道的支柱
中國的茶禮是中華文化的一個縮影,不僅僅運用在茶席上,還可以廣泛涉及到日常生活當中。
但是很多禮儀,也都是能免則免,禮儀也要因人而異,如果沒有事情糾紛,大家都只是在一起喝喝茶、談談心,對於茶禮也不用太過在意,不同的人對於禮儀的重視程度不一樣,只要大家在一起開心喝茶,就足夠了,能聚到一起喝茶的人,自然也非常了解,肯定也不會因為這點事情計較。
喜歡喝茶的人,心境清淨、恬淡、無為,讓自己的心靈能夠隨著茶一起發散,仿佛自己能夠放下一切。
所以無論是愛茶有道還是品茶有道,都應該順應自己的內心,這就是茶道所要傳達的道理,有的人喜歡喝茶,是為了修身養性,有的人喝茶是因為成為一種習慣。
在如今這個嘈雜的世界裡,很多人都為了忙於生計,拼命地打工賺錢,對於喝茶時靜下心來體驗人生的時間已經消失,所以要學會喝茶,更是要學會喝茶時的那種包容,通過喝茶來品位生活,享受茶帶來的寧靜,能幫助人暫時擺脫煩惱。
扣手禮是茶禮儀上的一種手禮,茶道乃是中華民族的國飲,泱泱大國風,文化禮儀之邦,中國文明禮儀,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對人與人和諧相處,提供了一個方式,作為中華兒女這些基本的禮儀也是需要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