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寶寶的生長過程圖片詳解

2021-01-14 土地資源網

蠶寶寶也叫桑蠶、家蠶,是完全變態昆蟲,桑葉為食,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形態和生理機能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蠶寶寶的生長過程圖片詳解吧!

蠶寶寶以卵繁殖,蠶卵看上去很像細粒芝麻,寬約1毫米,厚約0.5毫米,當溫度升高了蠶卵就開始發育,經過7-15天,當蠶卵變得透明並可以看到裡面的輪廓,就表示蠶寶寶快要出來了!(圖:蠶寶寶的卵)

剛從卵中孵化出來的蠶寶寶黑黑的像螞蟻,我們稱為「蟻蠶」,身上長滿細毛,約幾天後毛即不明顯了。蠶蟻出殼後約40分鐘即有食慾,這時就要開始餵養過程了。(圖:蠶寶寶孵化)

蠶寶寶以桑葉為生,不斷吃桑葉後身體變成白色,一段時間後她便開始脫皮。蠶就眠時不吃不動,表面是睡眠,實際是脫掉舊皮,換上新皮以繼續生長。蠶寶寶在整個飼養過程中要蛻皮4次,每次蛻皮的時候它不吃不動,這時儘量不要幹擾它,也不要以為它生病了就把它丟掉。蠶每次眠期大概持續一天時間。(圖:蠶寶寶長大了)

經過一次脫皮後,就是二齡幼蟲,她脫一次皮就算增加一歲,共要脫皮四次,成為五齡幼蟲才開始吐絲結繭。(圖:蠶寶寶吐絲)

一般25天左右開始結繭。等蠶寶寶背脊亮晶晶,發黃髮透,就表示它要吐絲結繭了,這時要提供個交叉的空間好讓蠶寶寶結繭。需要兩天時間才能結成一個完整的繭,並在繭中完成最後一次蛻皮,成為蛹。(圖:蠶寶寶結繭)

約十天後,羽化成為蠶蛾,破繭而出。出繭後,雌蛾尾部發出一種氣味引誘雄來交尾,交尾後雄即死亡,雌蛾約花一個晚上可產下約500個卵,然後也會慢慢死去。(圖:蠶寶寶破繭而出)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土地資源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圖解蠶寶寶變成飛蛾的過程,蠶的一生​歷程是怎樣的?
    蠶的一生歷程蠶蛾產下的卵→孵蠶→變蛹→化蛾,又將完成新一代的循環,進入下一代生長過程。蠶蛹蠶蛾(成蟲)圖解蠶寶寶變成飛蛾的生長過程蠶寶寶也叫桑蠶、家蠶,是完全變態昆蟲,桑葉為食,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形態和生理機能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圖示詳解蠶寶寶變成飛蛾的生長過程。
  • 蠶寶寶生長全過程
    蠶寶寶沒從殼裡出來前,殼是黑色的,隨著溫度的升高,蠶寶寶從殼裡敷出來。     早早的就採了桑樹上最好、最嫩的桑葉,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剛剛出生的蠶寶寶,放在了剛剛採回來的桑葉上,黑黑小小的!一片葉子夠很多個蠶寶寶吃的。剛出生的蠶寶寶只能吃,剛發出來的嫩葉,吃不了較老的葉子。
  • 大班主題教案:認識蠶寶寶
    我們設計的認識「蠶」系列活動,目的是讓幼兒通過觀察蠶的生長過程,了解絢麗璀璨的絲綢織物的由來,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活動一:種植角(非正規教學活動)   帶領幼兒觀察幼兒園種植園地內的桑樹、蓖麻樹。   活動二:飼養角(非正規教學活動)   飼養桑蠶、蓖麻蠶,在老師的指導下,能有目的地持續觀察蠶的生長過程,並重點觀察記錄蠶眠的情況。
  • 幼兒生命教育:養蠶寶寶,了解蠶的一生
    園所自備:蠶卵、養蠶的大紙盒、鵝毛、新鮮桑葉、養蠶飼料。3.激發幼兒對自然環境探索的興趣,培養幼兒關愛生命、熱愛生命的情感。4.在探究中學會運用語言及圖像的方式描述自己的發現。幼兒擺弄蠶的一生圖卡,將蠶的各個成長階段的圖片按順序排列,了解蠶的生長曆程。
  • 蠶寶寶吐絲結繭的徵兆、過程及注意事項
    蠶寶寶經過4次蛻皮後,蠶寶寶要開始吐絲結繭了。這個過程很神奇~~1、徵兆:蠶寶寶會變得安靜,不再吃桑葉,身體開始變得發亮,大便比平時的大很多時,頭不停地擺動,頭部的肌肉隨著擺動來回伸縮,大家要開始注意咯,蠶寶寶開始尋找適當的位置開始結繭了。
  • 蠶寶寶一年「吐」4萬元
    蠶寶寶,脫衣裳,脫一件,變個樣,脫了四件舊衣裳,變成一個繭姑娘……這首大家熟悉的兒歌,唱出了蠶繭整個生長過程。前昨兩天,記者在萊西多個鄉鎮採訪發現,忙碌了近一個月的養蠶人到了收穫季,看著蠶寶寶從吐絲到結繭,是蠶農最高興的時候。據介紹,萊西養蠶人主要分布在200多個村莊,產量和品質在整個山東省排在前列。餵養:一日三餐伺候蠶寶寶    「從早上就開始忙活了,因為這些蠶寶寶需要精細的照顧。」前天上午,萊西市河頭店鎮大嵐村蠶農王仁波和妻子一大早就趕到自家的桑樹園,開始採摘桑葉。
  • 蠶寶寶丨蛻變計劃—小小蠶農招募中...
    養蠶寶寶,勾起了我們多少兒時的回憶,當蠶寶寶還是卵的時候,我們為了讓它們快點孵出來,還在上面蓋上棉花,增加溫度,當蠶寶寶孵出來的時候,我們會小心翼翼屏住呼吸把小小的蠶寶寶移到鋪滿新鮮桑葉的鐵皮筆盒中,希望它們快快吃,快快長大,長得白白胖胖的!
  • 蠶寶寶口糧不夠 愁壞日本媽媽
    家裡的四五百隻蠶寶寶就快斷糧了。」昨日,家住福州五四北一小區的日本媽媽優子在朋友圈裡緊急求助。原來,鄰居黃媽媽最近去德國學習,把自家的蠶寶寶託付給優子照顧。隨著蠶寶寶的日漸長大,優子為它們的食物犯起了愁。 去年開始,黃媽媽便帶著兒子養蠶,並收到了近千個蠶卵。因為要外派去德國學習半個月,黃媽媽發愁接連出生的蠶寶寶該怎麼辦時,鄰居日本媽媽優子進入了她的視野。
  • 小班主題教案:可愛的蠶寶寶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主題教案:可愛的蠶寶寶 2012-02-20 14:08 來源:[標籤:來源]
  • 【圖片故事】楊天勇:把「蠶寶寶」變成「金寶寶」的追夢人
    2015年,得知家鄉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鼓勵農民種桑養蠶時,楊天勇帶著妻兒返鄉,把脫貧致富的夢想寄托在「蠶寶寶」身上。在了解到楊天勇養蠶致富的想法後,當地政府和桑蠶企業給予他大力支持,無償提供了蠶苗和技術。 經過楊天勇和妻子羅豔的精心管護,第一批蠶繭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使楊天勇對脫貧有了信心。  2018年,楊天勇開始帶動50戶農民投身養蠶。
  • 課程|《可愛的蠶寶寶》
    把蠶放在紙盒子,或是篩米的小篩子裡,用篩子的話要放一些紙墊在篩底。小蠶剛從卵裡孵出來時,要特別小心對它,用比較嫩的桑葉餵它,換桑葉的時候用很軟的毛筆來移動它,要注意力量;有時桑葉太乾燥,不細心就會在換桑葉時的過程中把小蠶留在要丟棄的桑葉上。
  • 養殖蠶的過程中,注意好這六個問題,將更有利於蠶的生長
    在養殖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的出現?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養蠶時需要注意的問題。1、按時採葉和餵食,確保發育統一。開葉得等它們全部把皮脫掉,見不到它們並且它們有到處走動求食時才能打開。要等一下壓一會。由於它們收蟻時進行不齊時間不同,確保在睡眠階段進行操作取保發育齊一,以有利以後的養育培育。2、解決好溫度問題與通風的關係。
  • 航天員忙的沒時間吃飯 蠶寶寶卻來搶鏡
    航天員帶上太空的蠶寶寶也首次現身,帶上太空的6條蠶寶寶都活著!在視頻中,景海鵬手指上的一隻蠶寶寶在太空中玩的很嗨,「白胖子」飄在手指周邊扭來扭去的樣子著實可愛,很是搶鏡。飯熱完後就忘吃了在發回的視頻太空日誌中,景海鵬說,現在的工作比較飽滿,特別想睡覺。早飯和午飯是合併吃的,因為前期在對接,進入組合體,工作比較忙,所以沒有時間吃飯。他們準備晚飯好好吃一頓。
  • 孩子們,快來內江這裡認領你的蠶寶寶
    「蠶寶寶有嘴嗎?」「快看,它還會表演雜技呢!」……▲仔細觀察7月13日,東興區「愛心助脫貧 爭做好少年」蠶寶寶認領公益活動現場熱鬧非凡討論聲此起彼伏本次活動由共青團內江市東興區委聯合東興區雙才鎮芋河村和東興區教體局開展。活動採取網上報名、自願認領的方式為貧困地區的兒童獻出愛心。
  • 聚焦 蠶寶寶回家啦
    ,它們中的5隻蠶寶寶已經在太空吐絲結繭。這些蠶寶寶怎麼選出來的呢?又經過了怎麼樣的訓練呢?聽聽植保學院張龍教授怎麼說:   送至酒泉前,108名蠶寶寶在實驗室被挑選出來 蠶在太空的飼養條件要求也很高,我們專門設計了一個有防震功能的飼養盒,保證在飛船發射、返回過程中,蠶不會受到嚴重衝擊。
  • 44秒丨濱州無棣:「五一」來一場親子之旅,帶孩子觀察體驗蠶寶寶的...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日訊 「五一」不遠遊、假期「蠶」在養蠶室,孩子們一邊仔細觀察著蠶的成長過程,一邊認真地聽著養蠶技術員的耐心講解,通過親自觀察和體驗,讓每個孩子都親歷了一場蠶生長的過程,即蠶在幼蟲期靠吃桑葉生活,然後吐絲作繭,結繭之後化成蛹,化成蛹之後破蛹而出再化成蛾。濱州市無棣縣小學生吳若琳說: 「今天學習了蠶寶寶的生活習性,領養了21隻蠶寶寶。」
  • 科學網—蠶寶寶,你為啥只愛吃桑葉?
    蠶寶寶,你為啥只愛吃桑葉?譚安江供圖 ■本報見習記者 何靜 記者 黃辛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在我國,栽桑養蠶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傳統的蠶產業生產鏈中,栽桑和養蠶密不可分,因為桑葉是家蠶的唯一食物來源。為什麼「蠶寶寶」只愛吃桑葉?日前,這個千百年來縈繞在人們心中的疑問終於有了答案。
  • 蠶寶寶讓我親手來養你
    蠶寶寶有幾隻腳?蠶的一生要蛻幾次皮?蠶在晚上還吃桑葉嗎?……昨天上午,3000多名孩子在市青少年活動中心領到一隻裝有蠶寶寶的飼養盒和一把桑葉,帶著無數的問題,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銀桑杯」杭州市少兒養蠶實踐活動。  為了讓孩子們了解養蠶知識和桑蠶文化,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桐鄉市銀桑被服有限公司聯合舉辦了這次實踐活動。
  • 是什麼驚擾了蠶寶寶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附屬小學三年級(2)班 王悅萌我們家養了一些蠶寶寶,看著它們由剛剛孵化出來的蟻蠶成長為褪過皮的一齡蠶、二齡蠶,我非常開心。一天我在觀察它們時,妹妹無意間朝著它們大喊一聲,所有的蠶寶寶好像受到了驚嚇,同時抬起了頭。我注意到了這一現象,心想:妹妹喊叫時,既發出聲音,又產生氣流,到底是氣流還是聲音驚嚇了蠶寶寶?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我做了一個實驗。
  • 蠶寶寶吃了石墨烯之後吐出了「超強」絲
    給蠶寶寶餵食石墨烯或者單壁碳納米管後,其吐出的蠶絲韌性增加了一倍,碳化蠶絲的電導率高出10倍。這種「超強」蠶絲可應用在耐久防護織物、可生物降解的醫學植入物及環保型可穿戴電子設備中。每個愛自然的孩子,可能都有過養蠶的經歷。嫩綠的桑葉,白胖的蠶寶寶,結在掃把上花生大小的蠶繭,成為了兒時記憶裡快樂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