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配人師!大學老師虐殺動物還分享虐殺經驗

2021-01-10 教育和生活

1月8日,浙江警察學院一則關於虐殺動物老師被處理的通告引眾人關注。

前段時間網友爆料,浙江警察學院一老師虐殺動物,並在社交群分享虐殺經驗及成果,表示自己半年虐殺了300多隻,並稱爭取虐殺更多。

浙江警察學院2020年12月6日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針對網傳消息,學校高度重視,已經開展調查。

2021年1月8日,浙江警察學院發布通報:經調查,我校教師王某的不當行為違背公序良俗,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現決定對王某給予政務記大過處分,並調離教師崗位。

對這種無情冷血的老師調離教師工作崗位是必然的,作為老師應當把教書育人為已任,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積極的人生觀,要引導學生友善待人、愛心奉獻。

特別是一位警察學院的老師,這種行為更是令人汗顏、羞恥。警察是正義的化身,應該俠字當頭,除惡扶危、揚善懲兇。而與這種虐殺行為卻與警察職責背道而馳,讓人感到兇殘可恨,不配一再做一名老師!

動物也是一種生命,也是人類生物鏈條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某種意義上講動物也是人類的朋友,可以給人們帶來無限的樂趣。

呼籲人們對動物也要有一顆友善的愛心,積極地參與到保護、愛護動物的行列,自覺抵制虐殺動物的行為。

網友們對這教師虐殺動物的行為怎麼看?

相關焦點

  • 追蹤:大學教師半年虐殺300隻貓狗!校方給出回應
    很多人都把飼養的寵物當成家裡的一分子。他們都很愛護自己的小貓小狗。但是有喜歡小動物的人就有喜歡虐待小動物的人。而虐待小動物的行為真的讓人感到很憤怒,就算是我這樣不喜歡小動物的人看到那些虐待小動物的行為都覺得憤恨。虐待小動物是無法讓人容忍的,更何況是一名人民教師呢?最近浙江警察學院的一名教師引起了大家的熱議。大學教師虐殺貓狗等小動物,半年就能虐殺300隻!
  • 浙江警察學院一教師半年虐殺300多隻動物,網友:必須嚴懲!
    在這種社會大背景下,那些有意傷害動物的人往往會遭受比以往更多的譴責。而近日,就有這樣一則特殊的虐殺動物的報導,因為從事這件事的人是一名人民教師。據浙江警察學院官方1月8日通報,經調查,該校教師王照蔚的不當行為違背公序良俗,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現決定對王照蔚給予政務記大過處分,並調離教師崗位。
  • 虐殺動物賣視頻成地下產業鏈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記者從志願者統計的表格中看到,僅今年4月至10月間,他們就在網際網路上搜集到100多起虐殺事件的記錄,地點涉及21個省份,虐殺行為包括活埋、剝皮、火燒、水燙、挖眼等。 一名志願者說,她接觸過的此類QQ群有10多個,群內人數從二三十人、五六十人到幾百人不等。從他們的談話可以得知,每天都有動物被虐殺。
  • 「這個星期弄死兩隻貓了……」圍觀動物虐殺人性何在
    一名志願者說,她接觸過的此類QQ群有10多個,群內人數從二三十人、五六十人到幾百人不等。從他們的談話可以得知,每天都有動物被虐殺。售賣者一般通過微博、微信、貼吧等平臺吸引「顧客」,購買者通過二維碼或閒魚連結支付,再通過百度網盤分享碼觀看視頻。記者通過QQ聯繫上一名賣家,對方說相關視頻都由團隊拍攝,普通視頻10元一部,也可按要求「私人訂製」。記者付款後,對方馬上發來一個百度網盤分享碼,打開後可看到一部30多分鐘的虐狗視頻,其中包含多種虐待手段。
  • 寵物收養群驚現虐殺視頻,手段殘忍,強烈呼籲立法禁止虐殺動物
    在某寵物收養群驚現虐殺視頻。某人專門收養泰迪虐殺。電擊、用開水燙、棍棒打,甚至砍足、剪刀斷舌等,行為十分殘忍。有網友覺得虐殺動物不一定是心理不健康,也可能是心態不成熟,童心未泯而已,小時候玩弄小蟲小動物的大有人在。 惡趣味和同情心是一體兩面!
  • 半年虐殺小動物300隻!呼籲「禁止虐待動物」立法!
    12月7日,頭條新聞報導,「近日,有網友爆料,浙江警察學院一教師虐殺動物,網友稱,涉事教師用『興漢龍騰』網名在群內分享虐殺經驗及成果,表示自己半年虐殺了300多隻,並稱爭取虐殺更多。」事情經過幾日的發酵,已經幾乎浮出水面,有興趣的客官可自行度娘。
  • 虐殺動物行為該如何規制?
    虐殺動物行為該如何規制?近年來,一些虐殺動物視頻屢屢現於網絡,引起大量網民圍觀。對虐殺動物的有效治理是國家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體現。立法先行是治理虐殺動物行為的前提。要完善禁止虐殺動物立法,加強配套制度建設,完善處罰程序,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法律體系。執法上,社會各部門應當通力協作,嚴肅查處虐殺動物行為。
  • 半月談丨 「這個禮拜弄死兩隻貓了……」 虐殺動物賣視頻形成地下...
    一名志願者說,她接觸過的此類QQ群有10多個,群內人數從二三十人、五六十人到幾百人不等。從他們的談話可以得知,每天都有動物被虐殺。  此類QQ群往往通過「暗語」或「行話」來掩飾虐殺行為,如有的群名冠以「愛貓群」「小動物行為藝術鑑賞群」,虐殺視頻則以「學習資料」「關愛視頻」等來命名。
  • B站UP主靠虐殺動物火了!以「殘忍」為樂,讓人極度不適!
    這些UP形形色色,有的分享生活,有的探討社會,每一個B站用戶都能在現在的B站找到自己喜歡的內容。然而其中也有一些UP的視頻是我所不能忍受的,因為他們火起來的原因是那麼的「灰暗」。有的甚至是靠虐殺動物火起來的!比如這位UP幾乎每個視頻都在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虐殺動畫。比如將「502膠水」注射進「蟑螂」的體內,比如將老鼠丟到油鍋裡。
  • 流浪狗被砍4刀 希望儘快立法懲處虐殺動物行為
    她告訴記者,10月24日下午,有網友給長沙市小動物協會的官方微博發送私信,稱在中南大學新校區綜合實驗樓前坪發現了一隻受傷的狗,這隻狗臉上流了很多血,還有明顯的傷痕。網友發現,這隻狗對靠近的人有明顯的戒備心。網友稱,自己沒有救助受傷動物的經驗,一時不知如何下手。狗隨後就跑了。協會的志願者們得到消息後迅速將其發布在群內,當天晚上就有志願者聯繫附近的朋友尋找。
  • 虐殺動物兜售視頻成地下產業鏈:按G售賣,有些一分鐘一塊錢
    一名志願者說,她接觸過的此類QQ群有10多個,群內人數從二三十人、五六十人到幾百人不等。從他們的談話可以得知,每天都有動物被虐殺。 此類QQ群往往通過「暗語」或「行話」來掩飾虐殺行為,如有的群名冠以「愛貓群」「小動物行為藝術鑑賞群」,虐殺視頻則以「學習資料」「關愛視頻」等來命名。 如今,大量虐殺視頻在網絡上隱秘流傳和買賣。
  • 虐殺會讓人上癮,你給了他一次機會,他卻用虐殺更多狗回報你!!
    如果懲處力度不夠,讓他覺得虐殺小動物,也拿它沒辦法,只會讓他更加肆無忌憚的虐殺!不信你看看下面的案例,一件正在發生的「再給一次機會」引發的慘劇和懸案!網友爆料南通大學陳某龍,時隔一年繼續虐狗,灌芥末、灌水、高壓電擊酷刑不斷!
  • 有多少人在靠虐殺寵物賺錢
    網絡上還出現了一些範源慶的所謂「支持者」、「粉絲」、「同好」。他們以範源慶為偶像,並不約而同地使用了小丑頭像,並自稱自己為「愛貓人」。我的朋友稍微統計了下,2020年,從4月份到8月份,被新聞曝光的、以及網友揭露的,至少有54起虐待動物的事件發生。
  • 居民虐殺流浪貓被曝光
    該帖稱,芍藥居14號院的一戶居民以殘忍手段虐殺院內流浪貓,帖子曝光了該居民的住址及姓名。昨天,被曝光的居民王女士稱,因流浪貓曾傷害其所養的松獅狗,她才有殺貓行為。動物保護志願者對該院流浪貓進行轉移。  網帖曝光居民虐貓  近日,有網友在論壇發帖稱,芍藥居14號院內的一對母女,虐殺一隻流浪貓,並將其屍體掛在老年活動站的窗戶上。
  • 有多少人在靠虐殺寵物賺錢_鳳凰網
    2.捕捉街頭流浪動物這些人會手持誘捕籠,去誘捕這些流浪貓狗,在日常生活裡,如果有人問起他們的行為,他們會偽裝成動物保護組織,美其名曰「救助」。根據我們後來的調查發現,網路上隱藏的虐殺動物相關的群組越來越往低齡化走。為了繞過動物保護組織的監督,這些喪心病狂的施虐者會在網路上教唆未成年人去代替他們領養貓狗等動物。
  • 網友舉報浙江警察學院教師、濟寧市公職人員虐殺動物 當地相關部門...
    網友舉報公職人員虐殺動物並散播虐殺信息 網友提供的信息顯示,王某蔚的虐殺動物行為疑似始於2018年,後來他建立了多個虐待動物信息交流的QQ群,其虐殺動物頻率愈發加劇,僅2020年上半年就虐殺貓狗300隻左右。同時,王某蔚還曾在朋友圈發布過在小區裡餵流浪狗,熱愛流浪貓狗的內容。而孫某東除了分享虐殺信息之外,還會將虐殺內容製成視頻售賣。
  • 在校大學生兩月虐殺80隻流浪貓,揭開背後利益鏈還沒有完
    範某慶獲取貓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在校園裡誘捕流浪貓,二是在領養動物的社交平臺以領養名義騙取。經網友統計,從今年2月至今,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虐殺貓的數量就達到80多隻。更讓人吃驚的是,範某慶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背後有虐貓組織,其中還有不少大學生,範某某隻是其中很普通的一員。
  • 「只要敢踩,錢是分分鐘的事」,揭秘美女虐殺動物定製販賣產業鏈
    新京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這些虐殺動物視頻上萬部,被人在網上以每部數十元至數萬元的價格販賣,內容血腥殘忍,甚至還可以付錢「定製」,讓虐殺者按照「客戶」的「劇本」去拍攝,對於虐殺牛、羊、驢等大型動物,有女孩開價15000元。
  • 馬上評|「網紅」虐殺動物並販賣視頻,平臺不能聽之任之
    澎湃新聞 穿著絲襪、高跟鞋的女孩,口中念念有詞,將一隻小兔子置於高跟鞋下活活踩死……類似這種虐殺動物視頻,被人在網上以每部數十元至數萬元的價格販賣,內容血腥殘忍,甚至還可以付錢
  • 教訓「虐殺貓狗者」卻打錯人,上海6名動物保護人士獲緩刑
    教訓「虐殺貓狗者」卻打錯人,上海6名動物保護人士獲緩刑 澎湃新聞記者 陳伊萍 通訊員 富心振 2016-01-26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