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續淨網行動下,越來越多違規甚至違法APP或網絡行為付出水面,相對於用戶個人數據超範圍採集、超權限使用用戶設備麥克風等常見問題,前兩天荔枝APP被約談事件明顯更值得大眾關注。
01
荔枝APP被責令關停「助眠」頻道
據網信廣東公眾號公告,近日,針對荔枝APP存在助眠內容挑逗、多名助眠主播誘售低俗色情音視頻等問題,廣東網信辦會同省「掃黃打非」辦、廣州市網信辦、廣州市「掃黃打非」辦依法約談了荔枝APP負責人,責令其關停直播板塊「助眠」頻道,下架錄播板塊中助眠類違規節目,全面排查清理違規音視頻,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切實完善內容審核機制,嚴格落實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
據悉,下一步,廣東網信辦將深入推進「掃黃打非·淨網2020」「粵·清朗」「粵·守護」「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等系列專項行動,集中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社會普遍關注的網絡直播平臺傳播淫穢色情、低俗庸俗違法違規信息。
荔枝APP負責人表示,將嚴格落實約談要求,對照問題進行徹底有效整改。
02
涉嫌軟色情的助眠ASMR直播
「失眠了別擔心,荔枝app上有各種助眠的聲音,讓你快速入睡!」
類似的宣傳看不出什麼問題,很早的時候,軒爸也會用一些助眠APP幫助改善睡眠質量或者快速進入睡眠狀態,然而,如果這樣看顯然就天真了。
在移動網際網路逐漸發達的今天,助眠早已從傳統純音頻模式向富媒體發展ASMR直播成為當下網絡助眠的主要形態。
在百度百科中可以看到,ASMR(英語: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縮寫ASMR),即自發性知覺經絡反應,意思是指人體通過視、聽、觸、嗅等感知上的刺激,在顱內、頭皮、背部或身體其他部位產生的令人愉悅的獨特刺激感,又名耳音、顱內高潮等。
大多數ASMR體驗者認為,ASMR具有催眠和安定功能,有助於改善睡眠。事實上很多ASMR素材與催眠選用的素材相似,表演者也使用催眠師的行為,選取的視頻通常提供了安靜的環境,有助於心靈的平靜。最新的失眠診療指南中也推薦優先使用心理療法等非藥物手段治療失眠。ASMR包括圖像引導、漸進式放鬆、催眠、冥想等多種內容,可以作為提升睡眠質量的方法之一。
其實從定義我們可以發現,除了大多數人認為的幫助改善睡眠外,ASMR顯然還有其它刺激大腦神經的作用,而在有心人的引導下,這類應用很容易在網際網路上傳播。
圖/新京報 記者搜集
同軒爸一樣好奇的新京報記者也在網絡上對ASMR影音資源進行了收集整理,即使圖片大碼,我們也能看到其內容難言健康。
圖/電腦報 記者搜集
嘗試著在搜尋引擎中輸入「ASMR直播 絲襪」這樣的關鍵詞,的確會出現一些讓人面紅耳赤的內容。
在一些半地下的微商平臺以及「福利」網站上,不少平臺此前因遭封禁而下架的ASMR視頻仍然可以買到,大量正常或打「擦邊球」的內容被混在一起打包出售給了買家。
而顯然,很多帶色情的內容也成為小網站打擦邊球或者吸引流量的方式。絲襪聲能幫助睡眠?顯然,不少ASMR內容明顯走上軟色情的路線。
03
屢教不改的ASMR內容
當代ASMR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7年,最早是由一些論壇在線討論組成員提出,他們通過分享個人經驗以及相關觀念,進而習得更多關於此類感知的知識,如2008年在Yahoo平臺上成立的Society of Sensationalists,2010年創立的Unnamed Feeling blog等。
2014年Chan首先使用中文錄製ASMR視頻,隨後ASMR開始進入中國網絡。2016年,羅振宇在跨年演講時提及ASMR,這也是ASMR首次出現在中國具有公眾社會影響力的平臺上。
從歷史時間看,ASMR內容乃至形成所謂的小眾亞文化時間並不長,可問題卻相當嚴重,在這次荔枝APP被約談以前,ASMR內容早已被點名批評並要求整改過。
在監管相對鬆懈的年代,一些不健康的ASMR內容早在2018年就開始在各大網絡平臺試探性傳播,而這類在違法邊緣的試探,一出現就被嚴厲杜絕了。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明確指出:「經監管部門核實,多個網絡平臺上存在以ASMR形式傳播低俗甚至淫穢色情的問題。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部分平臺審核鬆懈,使得相當數量的具有強烈性暗示的音視頻、圖片打著ASMR幌子傳播低俗甚至淫穢色情內容。」
然而,由於利益驅使,ASMR的本意被極端曲解,成了一種打著直播的擦邊球,利用各種性暗示的行為,包括以心跳,變裝,口腔音,舔耳朵等方式吸引觀眾,跟金主交換禮物(變現),並引導觀眾/聽眾購買衍生的情色視頻等內容。
無論是用戶流量還是金錢利益,不健康的ASMR內容這些年一直在明或暗處傳播著,荔枝APP這次被約談,或成為ASMR內容再一次嚴管的開始,而除了ASMR內容涉嫌軟色情外,這些年,國內網際網路軟色情問題的確值得人們深思。
04
侵蝕年輕人的軟色情
通常,在一些貼吧裡,比如蘿莉吧、處對象吧、連麥吧,以及一些「語誘」、「語C」、「聲優」、「磕炮」QQ群裡,大量未成年人活躍其中,在這個信息自由流通的虛擬場所,未成年人們會用一些成人費解的黑話社交,讓軟色情在網絡空間內潛滋暗長。
網際網路經歷比較長的人應該聽說過當年極富爭議的「耽美」小說,而在利益的驅使下,軟色情變得日益兇猛起來。
在荔枝APP被約談以前,「獵遊」APP涉黃就已經讓人心驚,一款遊戲約玩、組隊開黑、語音連麥交友APP也被軟色情侵蝕。
「一個主持位、一個老闆位、八個麥位、進進出出的玩家,就構成了「獵遊」APP的獵人圓桌。軟體裡的陪玩「獵人」用甜膩的聲音撒嬌,甚至嬌喘,介紹著大尺度的語音遊戲,而玩家們的虛擬禮物以及更多的消費,則成為「獵人」們圍獵的目標。」
或許軟體原本的初心是好的,可問題是在利益的趨勢下,顯然打色情擦邊球賺錢更快,而單純從賺錢的角度看,「福利姬」或許更直接一些。
在日語裡,「姬」是「公主」的意思,「福利姬」指那些穿上動漫角色衣服模仿二次元人物(以下簡稱「COS」),售賣自己大尺度照片和視頻,來賺取錢財或名聲的女孩兒。
拍幾張二次元衣著風格「肉照」就能來錢,「福利姬」因此聚集在各個平臺上,其中不乏未成年人,她們大多單純受利益誘惑,遊走在這一灰色地帶。
在成年人大談富媒體、大談技術進步的今天,不法分子同樣在利用技術的手段,引誘涉世不深、思想不成熟的年輕人墜入深淵、掏光錢包。
05
「零容忍」的監管態度
為給廣大未成年人營造健康的上網環境,今年暑期以來,主管部門頻頻出手,展開了一系列的治理行動,「護航」青少年成長。特別是學習教育類APP和網站平臺網課學習欄目的用戶以未成年人為主,決不允許打著教育的旗號,實行損害未成年人權益之事,對借網課荼毒青少年的行為,必須堅持露頭就打、從嚴從重。
7月9日起,國家網信辦開展為期2個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將整治學習教育類網站平臺和其他網站的網課學習版塊生態問題,列為清理整治的七方面突出問題之首。8月7日起,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又啟動了為期2個月的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專項整治,要求對利用網課損害未成年人權益的不法行為採取「零容忍」態度,並對依法查處的一批涉未成年人在線學習違法違規行為的網站平臺予以曝光。
8月25日,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通知》,指出針對低俗有害信息,將重點整治學習教育類網站平臺和其他網站的網課學習板塊推送網路遊戲、低俗小說、娛樂直播等與學習無關的信息問題。堅決清理網站平臺少兒、動畫、動漫等頻道涉低俗色情、校園霸凌、拜金主義、封建迷信等導向不良內容。
嚴格處置直播、短視頻網站平臺存在的色情、暴力、恐怖等低俗不良信息。嚴厲打擊即時通訊工具群圈、社交平臺誘導未成年人自殘自殺和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信息和行為。從嚴整治青少年常用工具類應用程式惡意彈窗,誘導點擊跳轉至淫穢色情、低俗庸俗等有害頁面的行為。
06
關注未成年人網絡
總結:近日,關於「後浪」奔湧的話題成為人們討論的一大熱點。與現實生活中,我們感受到的「後浪」奔湧相映生輝的是,網絡虛擬空間裡,有網絡時代「原住民」之稱的廣大未成年人正在崛起為中國網民「新勢力」。
根據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和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近日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國未成年網民已達1.75億,城鄉未成年人網絡普及率分別為93.9%和90.3%,我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已相當普及。
調查顯示,聽音樂和玩遊戲依然是目前未成年網民的主要網上娛樂活動,分別為65.9%和61.0%。網路遊戲行業發展迅速,伴隨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向未成年群體的滲透更加快速。數據顯示,61.0%的未成年網民會經常在網上玩遊戲。其中,玩手機遊戲的為56.3%,玩電腦遊戲的為24.6%。手機是未成年人上網玩遊戲的主要設備。
《報告》提醒稱,短視頻對未成年人的影響需要關注。短視頻題材內容豐富,且能夠依據人工智慧算法針對用戶興趣偏好定製推送內容,使得很多未成年人可能因受吸引而沉迷。同時,短視頻網站是內容發布和運營平臺而非創作方,平臺的內容均為用戶主動上傳,這個過程中很難避免未成年人收看到低俗或不健康內容。
(文/軒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