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農情萬家
導讀:農村山中這種植物,珍貴稀有,且極具觀賞性,但卻少有人能養活
我們介紹過很多大山中的植物品種,有人說「靠海吃海,靠山吃山」,這確實非常有道理,人們的生活總是和周圍的環境密不可分。其實即便是你靠山靠水,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機緣巧合,也很難尋覓到一些價值比較高的物種,那些傳說中的「玉骨仙蘭」豈會隨意得見……
很多大山周圍的農民以採挖山中藥材為生,他們既是守護者,也是管理者,這也是一種自強不息的生活,以此謀生養活家人,聽上去好像並不辛苦,其實採挖野生中藥草並不是件輕鬆的營生,很多時候也許忙活一天而一無所獲,沒有系統的規劃和管理,靠山吃飯,也就是勉強度日罷了,「寶貝」哪有如此好尋?農民的生活總是那麼辛苦。
在動植物中確實有很多的「寶貝」存在,比如人們常說的人參、鹿茸、靈芝、石斛等等,絕對都是一擲千金的好東西,但這些絕不是輕易就能尋到的,有些人一輩子也未必能找到一株真正的高端野生品種,但我們今天講到的這種,卻是絕對有機會在大山中尋覓到的珍貴植物,它就是巖黃連。
仔細回想,這麼久了,認識的罌粟科植物可能只有巖黃連了吧。印象中的巖黃連「葉茂花高」,有著一種畫家筆下生輝的意味,枝葉四散伸展,豐滿而健碩,幾十公分的高度,黃色的奪目穗狀花朵,剛見到這種植物的時候,我就在想,如果能將其栽種在院子裡,絕對是一方大美的景色。
巖黃連具有「多莖多根」的特點,枝葉對生,其葉淡綠色,長勢茂盛,但它的葉子非常柔軟,容易折損腐敗,按說多根其繁殖力應該很強,但這種植物特別的稀有,自然是也不多見,這也是其格外珍貴的地方之一。巖黃連的葉子通常具二、三裂,它的邊緣顯現鋸齒狀,葉子從總體看與北方的香菜略有相似的感覺。
從巖黃連所展現的表面看,最吸引人的就是其花朵,巖黃連的花朵顏色呈現金黃色,整體穗狀,這主要是因為其屬於總狀花序,穗狀的花頭將所有的花朵聚集起來,再加上金黃色的顏色,非常的亮眼。即便如此,巖黃連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見到的植物,它相對罕見,屬於稀少而珍貴的物種之一,要想見到它,沒有一定的運氣還真不好辦。
我國的巖黃連多分布在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等地,這裡的巖黃連質量最高。目前市場上有野生和人工種植兩種,野生的價值更高,但採摘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價格也高,而且量非常的少,基本上聲稱手裡有大量巖黃連的都是人工種植的產品,也由於野生的價格高昂,而導致很多人採摘,致使野生品種如今已很難見到。
我們總是提到某植物的價值有多高,其實更多的指的是它們的藥用價值,巖黃連有清熱、利溼、解毒、止血、鎮痛等作用,它的花很是漂亮,其觀賞價值也算得上是一流,但其價高,不是大款這事還真不好辦,目前為止,巖黃連的價格高得更是離譜,其野生乾貨一斤的價格就高達八百元之多。巖黃連的人工種植難度極高,所以有錢很重要,也很好用,養死了心痛的程度相對差點……
不要以為有些東西有錢就一定能買得到,野生巖黃連本身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其大多生長在陡峭的巖壁的石縫中,實地具有相當的危險性,最關鍵的還是那句話:它非常難養,因此即便是你能在絕壁之地見到它,也最好不要輕易的去採挖,如果僅僅是為了一個華麗的盆景,要是失去點什麼,還真是得不償失,更何況你未必能養活得了它,因此這個險冒得太不值。
結語:如果你以後你在山中漫步,又足夠幸運,而遇到了巖黃連,好好的欣賞,盡情的攝影留念,唯獨不要去碰它,野生巖黃連依然稀少,因此保護好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如果你真的非常需要這種野生藥草,可以取幾片葉子試試,用完再取都可以,反正它的全株都可入藥,別挖了就好,你說呢?你在山中見過巖黃連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