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水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開展溼地鳥類種類和數量調查

2021-01-09 湘湘愛旅行

入冬以來,大批冬候鳥南遷。12月15日,陸水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組織工作人員對西涼湖溼地鳥類種類和數量開展調查,了解赤壁市越冬候鳥種群數量等情況。

為確保數據的準確性,調查組深入湖區沼澤等地帶,仔細辨認鳥種、清點數量,拍攝記錄溼地鳥類生存情況。據統計,此次西涼湖調查記錄鳥類39種3955隻,西涼湖西涼村老湯屋調查記錄到28種1234隻,西涼湖衙門咀調查記錄到22種2721隻。越冬候鳥主要以骨頂雞、小天鵝、豆雁等鳥類為主,西涼湖西涼村老湯屋還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1隻。

【來源:赤壁市人民政府門戶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沙家浜國家溼地公園再次發現鳥類新品種
    5月21日,沙家浜國家溼地公園內發現一例鳥類新品種——斑姬啄木鳥。這是沙家浜國家溼地公園本年度第二次發現鳥類新品種。截至目前,公園內發現的野生鳥類達到139種。偶然發現新物種沙家浜國家溼地公園佔地414.03公頃,以河流溼地、湖泊溼地、沼澤溼地、人工溼地四大類溼地為主,有諸多動植物在此生息繁衍。公園每月邀請蘇州溼地自然學校的鳥類調查員協助進行鳥類調查,分析現存鳥類的種類、數量、棲息狀態等情形,為溼地長效保護提供參考數據。
  • 蠡湖溼地公園完成首次鳥類調查 24種鳥類不用望遠鏡就能觀賞
    昨日獲悉,無錫市最大的國家級溼地公園——蠡湖國家溼地公園剛完成首次鳥類調查,並將通過3到5年時間逐步摸清動植物「家底」,評估生態保護成效,加強對溼地公園生物多樣性、尤其是本地物種的保護。調查選取了溼地公園內渤公島、寶界湖濱、長廣溪、金城灣4個具有代表性的區域進行,用一年時間,共記錄到鳥類16目47科136種,其中包括鶚、林雕、鳳頭鷹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2種。
  • 青海新增7處國家溼地公園
    新華社西寧1月1日電(記者李琳海、史彧)記者從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近日經國家林草局驗收批覆,青海省提請驗收的互助南門峽、都蘭阿拉克湖、德令哈尕海、瑪多冬格措納湖、祁連黑河源、烏蘭都蘭湖、玉樹巴塘河7處國家溼地正式成為「國家溼地公園」。至此,青海省獲得驗收批覆的國家溼地公園數量已達10個。
  • 白河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水鳥的天堂
    近年來,我市築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著力加大中心城區生態水系建設,有效改善水質,給白鷺、白骨頂、蒼鷺、野水鴨等提供有利的棲息環境和生存空間,南陽白河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成了水鳥們的天堂。
  • 陝西漢中蔥灘國家溼地公園 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2020年12月2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下發《關於2020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結果的通知》(林溼發〔2020〕119號),公布了2020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情況。一是漢西局專門成立了局長任組長的溼地公園建設領導小組和分管副局長任組長的溼地公園建設指揮部,負責公園建設組織領導、綜合協調推進等工作。成立了蔥灘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負責溼地公園保護、管理、宣教等各項日常工作。二是相繼出臺了《陝西漢中國家溼地公園保護管理辦法(試行)》等規章制度,公園管理處也制訂了相關工作制度,為溼地保護提供制度依據,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制度體系。
  • 新入選國家重要溼地名錄 野生鳥類達3萬多隻 江夏安山溼地:靜謐與...
    夏日的江夏安山溼地公園,朝暉夕陰,氣象萬千。這處鮮為人知的溼地公園,卻為武漢正在創建的國際溼地城市增添了底氣。本月初,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2020年國家重要溼地名錄》,共錄入國家重要溼地29處,位於武漢市江夏區的安山溼地成為武漢市唯一入選的溼地,而在此前武漢市僅有沉湖溼地曾入選這一名錄。鎖在深閨人未識的安山溼地,有何獨特之處?
  • 南陽:丹陽湖國家溼地公園迎來大批遷徙鳥類
    深秋時節,南陽淅川縣丹陽湖國家溼地公園內的大批越冬候鳥選擇在這裡「落腳」。隨著當地生態環境的逐步改善,丹陽湖國家溼地公園正在變成各種鳥類的長久棲息地。據初步統計,包括野生鸕鷀在內,目前丹陽湖國家溼地公園規劃區內的鳥類已經達到了17目49科183個品種。
  • 梁鴻國家溼地公園生態修復工程開工 為鳥類打造最佳安居場所
    1.7米、1.4米、1米……近日,在梁鴻國家溼地公園一處荒地上,地面用白線畫上開挖記號,挖掘機正揮舞大鏟整理地形。待水系連通後,預計今年三四月份,這片荒地就將變溼地,成為荷葉田田、水鳥翩躚的「棲鳥灣」,為鳥類打造最佳安居場所。
  • 白鶴灘國家溼地公園新增20餘種鳥類
    生態本底極佳的新津,成為許多鳥兒越冬飛行的寶貴「食堂」和「補給站」。也有不少鳥兒就此駐足,決定在新津越冬,白鶴灘國家溼地公園成為它們爭相聚集的生態寶地。  · 白鶴灘國家溼地公園水鳥實拍  為了及時、準確掌握溼地資源及溼地生態動態變化狀況,自2013年白鶴灘國家溼地公園建設至今,新津每年都會邀請專業的生態環保技術單位前來監測鳥類棲息狀況,為制定和實施溼地保護管理策略提供科學依據
  • 南漳縣越冬水鳥調查發現四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近日,按照省林業局《關於開展越冬水鳥同步調查的通知》要求,南漳清涼河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組織襄陽市野生鳥類保護協會專家、南漳縣觀鳥愛好者和本單位專業人員對溼地公園轄區內越冬水鳥開展同步調查,發現鴛鴦、紅隼、白尾鷂和普通等四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 動物種類真多!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公布夏季動物監測結果
    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近日公布今年夏季動物監測結果,最大的亮點是鳥類品種豐富,有10目24科38種。其中包含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廣東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等。華陽湖在2014年建成並對外開放,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建設在2015年開始,並於近日驗收。由國家和省組成的專家組認為,華陽湖治理效果明顯,為恢復生物多樣化打下了基礎。
  • 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
    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法庫縣西部的秀水河子鎮和葉茂臺鎮之間,距瀋陽母城70公裡,101國道北側,規劃總面積2799.45公頃,其中溼地面積為2047.40公頃。溼地生態系統、溼地景觀資源和開發建設條件良好。具有非常高的生態價值、旅遊價值、科研價值和保護價值。目前,溼地公園管理和規劃編制基本完成。
  • 湖北武漢安山國家溼地公園入選2020年國家重要溼地名錄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6月17日訊  近日,國家林草局發布《2020年國家重要溼地名錄》,共錄入國家重要溼地29處,其中於2018年通過國家驗收的「武漢安山國家溼地公園」列入了名錄。
  • 河北壩上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首次發現斑頭雁
    壩上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供圖新華社石家莊9月24日電(記者秦婧)記者23日從河北壩上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了解到,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工作人員近日在進行候鳥監測時,首次發現兩隻斑頭雁。該物種的發現,使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內的鳥類從187種增加至188種。據了解,被列在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斑頭雁繁殖在高原湖泊,尤喜鹹水湖。斑頭雁有遷徙的習性,遷飛距離較遠。
  • 青海柴達木盆地都蘭湖國家溼地公園引數萬隻野生鳥類越冬
    郭曲太 攝都蘭湖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柴達木盆地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銅普鎮和柯柯鎮境內,海拔2937米。這裡水源充足、牧草茂盛,是野生動物理想的棲息地,湖邊溼地、草原風景優美,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黑頸鶴、鵝喉羚等許多動物在此繁衍生息,形成了獨特的動植物景觀。圖為都蘭湖國家溼地公園成為萬鳥棲息地。
  • 減河溼地公園獲評國家溼地公園
    (記者 石少軍)1月6日,國家林草局公布了2020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結果,包括減河溼地公園在內的我省9家溼地公園通過驗收。 去年11月20日,國家林草局溼地管理司組織專家組,對減河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建設進行了驗收評估。
  • 新疆阿克蘇:國家溼地公園迎來遷徙候鳥
    初冬時節,阿克蘇國家溼地公園迎來了大量遷徙候鳥,有的揮動著翅膀低空飛翔,有的探入水中捕魚,神態悠閒自然。清澈的湖水、金色的蘆葦和嬉戲覓食的候鳥構成一幅生態和諧的美麗畫卷,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賞。(圖為兩隻鸊鷉在阿克蘇國家溼地公園「親密嬉戲」 龔建中 攝)庫車市遊客阿曼古麗·努爾東高興地說:「我第一次來到阿克蘇的國家溼地公園,這裡的風景特別的美,看到還有好多野生的鳥類都落戶到阿克蘇溼地公園
  • 海陵區:海陵島國家紅樹林溼地公園 冬日觀鳥天堂
    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海陵島國家紅樹林溼地公園中候鳥和留鳥的種類和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入冬後,海陵島國家紅樹林溼地公園優越的自然環境,吸引了眾多南歸的候鳥,成為廣大市民和攝影愛好者冬季觀鳥的好去處。海陵島國家紅樹林溼地公園位於海陵島試驗區平蘭村轄區內,是國家級溼地公園,也是一個以亞熱帶紅樹林溼地為風景特徵、以生態保護為主、觀光休閒和科普教育為輔的多功能生態公園。海陵試驗區利用紅樹林的資源,開發紅樹林觀光、觀鳥、水上休閒和科普教育等生態旅遊項目,溼地公園生物資源豐富,有紅樹林面積近1300畝,為候鳥棲息提供一個良好的天然環境。
  • 中國最美的小鳥——藍喉蜂虎,現身淠河國家溼地公園
    最近,攝影愛好者在淠河國家溼地公園就發現了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小鳥」的藍喉蜂虎。通過攝影愛好者拍攝的視頻和照片可以看到:羽色鮮豔,形態美麗的小鳥就是藍喉蜂鳥,它們正停在枝頭休息,相互嬉戲。攝影愛好者 田維剛:藍喉蜂虎就在壽春路橋往北方向大概有3公裡左右發現的,當時發現4到5隻,那天我玩沒有帶相機,然後過兩天特地拍攝,拍到兩隻,數量5到6隻,不是很多,但是好消息,藍喉蜂虎在這個地方安家,在那個地方做窩了,孵小鳥。藍喉蜂虎因喉部藍色、食蜂類而得名,國家「三有」保護鳥類。
  • 貴陽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開展科普宣教活動
    10月12日,記者從貴陽市林業局獲悉,為推進貴陽市溼地科普宣教工作,今年以來,貴陽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以「走進溼地」「小小水質檢測師」「觀鳥小達人」等為主題,在全市範圍內招募了6至12歲的49名小朋友積極參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