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哥哥的武田信玄和弟弟武田信繁之間的感情原本很好,無奈於老爹武田信虎總是看他不順眼,一直想立次子武田信繁為繼承人。心有不甘的武田信玄於1541年在親近家臣的支持下,流放信虎奪取了家督的職位權力,從而開啟了他傳奇般的人生。
武田信玄接過家督便著手一系列的改革,想要向領地以外的地方擴張,軍備問題自當是首要問題之一,就必須組建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武田信玄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其麾下重臣飯富虎昌。飯富虎昌是當初擁立武田信玄的群臣之一,此人不僅是個令人恐懼的剛勇武士,在領地治理上也很有一套。在飯富虎昌的調教訓練下,一支全部身著紅色甲冑,可以在戰場上如同火球一樣來回掠過敵人的騎兵部隊產生了,這就是為後人所熟知的武田赤備。
武田家發展至1553年,信濃國大部分已經落入武田信玄之手,此時武田的領地已經和上杉謙信的越後之地相接壤,做為英雄豪傑的兩人都不願坐看對方壯大,於是兩大豪傑先後花了12年時間在川中島進行五次大大小小的慘烈血拼,在這場「甲斐之虎」與「越後之龍」的較量之中,武田家赤備隊也參與此役並初露噬人鋒芒。
1573年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的武田赤備迎來了自己的巔峰之戰--三方原之戰,該役山縣昌景率領手下五千赤備擔任先鋒,以強有力的進攻鑿穿德川家康軍陣,之後倚仗騎兵隊的速度優勢追得家康狼狽不堪地抱頭鼠竄,最後才勉強逃回濱松城。經此一役,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的赤備名揚於日本戰國,各國也紛紛效仿組建起自己的赤備隊。
1573年四月十二日,武田信玄在信濃國駒場病逝,享年53歲。甲陽軍鑑指出死因是胃癌或食道癌,遺體在駒場長嶽寺火化。得知信玄已死,老對手上杉謙信亦深感痛悲,出於對武田信玄的尊敬,立下誓言此生永不為難武田氏。1575年,武田氏新一代家督武田勝賴為完成父願,起兵再次上洛,戰至長筱城,織田德川聯軍構造了數道柵欄,並在柵欄內側放置了大量的火槍手專門用於防備武田赤備。在這種對武田軍極為不利的作戰環境下,武田赤備仍義無反顧地直撲敵軍本陣,用燃燒的生命破開了第一道、第二道柵欄,眼看就要突入最後那道柵欄。危急之中德川方的本多忠勝認出了指揮赤備騎兵的山縣昌景,並指揮火槍手對準山縣昌景一陣齊射,就這樣,這位武田軍中赫赫有名的猛將應聲落馬,全身中彈死於亂軍之中。此役武田的精銳赤備也隨之傷亡殆盡,大部分精英戰死,從此一蹶不振,隨著武田氏的滅亡武田赤備也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