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人看來,網戀充滿神秘,網絡那頭的網戀對象承載了無數的想像。然而,在重慶,有這樣一個專門經營網戀的團隊,他們給尋找網戀的人一個完全合乎的「對象」,並且為了能成為「完美」的網戀對象,進行嚴格的培訓。
但他們要尋找的不是真愛,而是待宰的「羔羊」。
12月3日,重慶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總隊發布了重慶市彭水縣警方偵破的一起「網絡交友」詐騙案——騙子為了騙取錢財,不僅給自己立人設,還有專門的培訓和話術,來引誘受騙者落入「網戀」的陷阱中。
騙子的「敬業」程度,讓辦案民警都直呼專業。
警方正在調查該團夥的作案現場
三個層級不同套路 圈套層層遞進
今年6月,重慶彭水警方接到市民報警,稱自己被人借網戀之名遭詐騙了,彭水警方隨即抽調網安、刑偵等警種業務骨幹展開調查。隨著調查的深入,一個以某直播平臺為載體,涉嫌通過「網絡交友」詐騙受害人刷高額禮物的團夥浮出水面。
6月30日,彭水警方將藏身於高檔寫字樓的直播詐騙團夥一舉打掉,當場抓獲涉案人員66名,查扣涉案電腦100餘臺、手機191部。
經調查,該團夥下設「主管」「女主播」和「業務員」三個層級。
先由業務員(男性居多)以女主播照片為「誘餌」,在部分網絡社交平臺和婚戀網站上以交友、婚戀為幌子大量添加好友。再通過提前培訓好的「話術」套路,引導添加的好友進入到某直播平臺,看女主播表演。
最後由業務員冒充女主播與受害人聊天,這時通常已經建立了「戀人」的身份,遂開始誘騙受害人在直播平臺為「女主播」刷棒棒糖、水晶鞋、鑽戒、火箭等禮物,每件禮物在直播平臺上明碼標價,價格在幾十元到數千元不等。
在調查中,這條虛構身份包裝主播、「主播」「業務員」各司其職、交友平臺談戀愛、加好友為直播引流、誘導受害人刷禮物的「一條龍」操作流程,及其背後大量的文案、資料、培訓體系,令見多識廣的辦案民警都直呼「專業」。
該團夥為自己的主播設計的人設
專業「PPT」培訓 打造各種人設
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成功率,該詐騙團夥 中的「主管」,負責對整個流程的精準把控和對女主播及業務員的日常培訓指導。該團夥精心打造了「主播套路大全」等培訓文案。
為了吸引受害人加好友,進而深深地愛上騙子設置的網戀對象,該團夥給每一名「網絡身份」都打造了一個專屬「人設」。有的是「幼兒園老師」,有的是「文員」,有的則包裝成「咖啡店小姐姐」。為了讓團夥中業務員不至於「聊混了」,該團夥還專門編撰了每個角色的詳細簡歷,包括家庭背景、人生履歷啊、興趣愛好等各種細節。
所有這些信息都由「業務員」通過交友平臺進行展示,受害人一旦信以為真,就會被各種話術引誘到直播平臺,為擁有各種人設的「女主播」刷禮物獻愛心。
為了達到吸引受害人加好友、看直播、刷禮物,該團還夥制定了非常詳細的步驟,供「業務員」高效、標準化操作。這些步驟精細到第一天應該如何搭訕,第二天如何吸引注意力,如何進一步深入交流情感話題等。甚至,還有專門的帳號操作規範,指導「業務員」維持各種帳號的熱度,打造朋友圈的形象等等。
該團夥製作的詐騙PPT和培訓資料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石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