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位彼得·保羅·魯本斯,弗蘭德畫家,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魯本斯的繪畫特點是筆法灑脫自如,整體感強。將文藝復興美術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義思想和佛蘭德斯古老的民族美術傳統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熱情洋溢地讚美人生歡樂的氣勢宏偉,色彩豐富,運動感強的獨特風格,成為巴洛克美術的代表人物。接下來小編就帶領大家進入他的世界。
《耶穌上十字架》這幅畫主要是為了強調衝突與運動,畫面是對角線構圖,又被稱為死亡對角線。加深了對這幅畫的悲劇意味。光線上強光來自右下方,照在耶穌的身上突出耶穌這個主角,從畫中人物的動作來看,可以看出這個十字架很重。也能看出來這些人很緊張。但是耶穌的表情顯得很冷靜,也沒有痛苦的表情。他的眼睛看著天空,沒人一種正義和英雄的形象。與下面的人物作了很鮮明的對比。魯本斯對整體的把控非常好。
《家族肖像》這幅畫是魯本斯為家人做的畫像,包括他自己本人。這幅畫表現的更多不是肖像畫本身,而是那種和諧的氛圍。畫中的人物有他妻子、兩個女兒和他自己。他妻子攙著她的兩個女兒,畫面佔著最多的是他的家人的畫面而魯本斯只是在畫的角落裡。可見魯本斯的家人在他心中的地位是多麼重要的。用現在的話來說他就是一個事業和家庭兩都顧的人,好男人一枚!
《阿瑪戎之戰》就魯本斯這幅畫的總構思看,他沒有模仿前人的動作,畫家是憑藉自己嫻熟的寫實技巧,使線條與色彩取得生動的呼應,並且有他的獨創性。整體畫面緊湊,場面混亂,肌肉線條明顯,所有的這些顯現出這場戰爭的激烈與殘酷。完全表現出魯本斯對話的整體把控是非常強的。全畫氣勢激越,令人震顫。小編都有那種想要融入這場戰爭的感覺。
《聖喬治鬥惡龍》這幅畫是一個壁畫,題材源於聖經。也是歐洲古代常用的壁畫之一。畫中延伸的故事,是關於聖經的內容,這裡小編就跟大家講了。我們來看這幅畫,一個面目兇猛的騎士揮舞著手中的劍,騎著健壯的馬兒,向惡龍砍去。騎士揮舞的一瞬間,給人一種緊張的感覺。整體畫面壯闊,充滿著正義感。
《四學者》畫面中的四個人,依據弧形構圖。人分別在桌子的兩側。中間的人長開雙手,好像要向人發出邀請似的。畫的人物分別是魯本斯本人,他的徒弟和他的兄弟。魯本斯本人在畫的最邊緣的位置,從這裡可以看出魯本斯是個非常謙遜的人。其他三個人物的每個動作都可看得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地位。小編看來這幅畫充滿魯本斯的感激之情。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