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理工大學學生張文理在同學手上繪的「鱷魚頭」。微博圖片
瀟湘晨報記者 駱一歌 實習生 趙雪瑋 長沙報導
這幾天,微博上的「一個鱷魚頭」火了,圖片中鱷魚頭的每一根紋路都清晰可見,可再仔細一看,這竟是人的手,網友們紛紛感嘆「太逼真了」。
這幅畫的作者是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大二的張文理。對於這個「鱷魚頭」的突然走紅,他自己也始料未及。
耗時3個小時手繪「鱷魚頭」
這個鱷魚頭創作於10月20日,當時張文理所在學院正在舉辦人體彩繪大賽。
提到比賽的過程,張文理坦言時間很緊張,手繪知識是網上簡單找到的,彩繪的專用顏料沒有準備好,就連模特也是自己臨時找的。
「時間緊,沒想那麼多。」這是張文理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對於題材的選取,他還是認真思考了一會兒。「我個人喜歡難一點的東西。」張文理說,考慮到評審們會以繪畫的難度來評判作品,自己與隊友們就決定挑戰皮膚褶皺與紋理複雜的鱷魚。
鱷魚皮膚本身就有無數道起伏的褶皺,只有仔細觀察才能依稀辨認出隱藏在多種顏料下的手部輪廓。
張文理稱,自己也記不清在隊友的手上用了多少種顏色。除了在鱷魚頭的亮面有金色、檸檬黃、白色等顏色之外,主色調綠色也有多種變化:「比如眼睛周圍用黃跟綠調了一下,再用點灰色調淡下去,後面用黑色打底。」
整個作品耗時3個小時。
人的皮膚柔軟,但更難體現細節
張文理的手模是同班同學陳濤,在參賽團隊中主要任務就是「被畫」。「其他團隊還有全背的彩繪。」
正式畫畫之前,陳濤需要將手洗乾淨,之後便是3個小時的漫長等待。期間避免不了一件尷尬的事:雖然在彩繪過程中模特可以如廁,但被彩繪的那隻手不可以被水打溼,除了不能用水洗外,還要儘量避免用到這隻手。
作品完工後,團隊成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拍照記錄下成品的樣子。
被問及被畫是什麼感受,陳濤表示,「它就像一層膠一樣,可以撕下來,」但由於張文理上色較薄,所以撕扯還有一定難度,沒洗乾淨的部分要用熱水泡,然後搓掉即可。
而繪畫者張文理則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在「人皮」上作畫,相較於紙,「皮膚比紙更柔軟,但是細節上沒有紙那麼容易體現。」
光是眼珠就調配了多種顏色
10月23日,張文理和陳濤向瀟湘晨報記者展示了比賽時的場景。
由於時間的關係,張文理只演示了打底和鱷魚眼睛部分的刻畫。僅僅是一顆眼珠,張文理就用黃、白、綠、赭石等顏色調配出了多種顏色。雖然只是稍微演示,眼部周邊的畫面仍然花了一個多小時。
他們比賽時用來臨摹的範本是從網上找來的手繪圖。對於不喜歡冷血動物的人而言,這幅臨摹作品的威力絲毫不亞於真正的動物頭。
10月20日,張文理在自己的微博上曬出了這張圖,一名網友看完張文理畫的手繪鱷魚頭後表示,「第一眼真心可怕,密集恐懼症都發作了」,更多的網友則用「666」「為你打call」等紛紛為其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