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拉菲小優
前段時間《無心法師III》終於上映。
人們紛紛調侃說,陳瑤演技一流、長相出挑,卻一直被唐人拉來做配,還一不小心演技爆發,壓得人人皆知《無心法師I》中的女二嶽綺羅,《無心法師II》中的男二小丁貓,而忘記了女主是誰。
或許是陳瑤高超的演技終於被唐人認可,又或許是其力捧的幾位女主的相繼解約,在《無心法師III》中陳瑤終於千年的媳婦熬成婆,不僅飾演女一柳青鸞、男二柳玄鵠,還和男主角無心(韓東君飾演)談了一場善始善終的愛情。
《無心法師》中出現的妖魔鬼怪眾多,但大多脫胎於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和幹寶的《搜神記》,因廣電爸爸"建國後動物不許成精"政策,所以故事多發生於戰國紛飛家國破的民國時代。
其中最亮眼的妖怪,當屬陳瑤飾演的小丁貓。陳瑤在這部劇中,貢獻了可以加入表演系課本的地獄式演技——女人演男人沒有一絲一毫的女氣、眼神凌厲、動作極其乾淨瀟灑、一顰一笑根本看不出這是《無心法師I》中暗黑系萌妹嶽綺羅,以至於筆者不死心地查了好幾遍演員表才確認,這不是男的,這真的是當年萌人一臉血的嶽綺羅。
《無心法師II》的最後交代了這個穿著講究、派頭大、一頓飯要吃超多食物,抗擊打能力max的小丁貓的真實身份——原來它是上古四大兇獸之一的饕餮。
據《中國妖怪》的作者張雲考證,饕餮最早載於春秋戰國時期呂不韋《呂氏春秋·第十六卷》,後又出現在漢代著名文學家,也是現代封為相聲界的祖師爺東方朔所著的《神異經》。
經過千百年的變遷,人們對於饕餮的描述也大不相同,有說饕餮有頭無身,見啥吃啥,餓極了甚至連自己都給吃了;也有人說,饕餮全身披著長長的毛,長著跟豬一樣的腦袋,不愛吃五穀雜糧,卻特別喜歡收集錢財,所以在新版的20元紙幣上就畫有饕餮的紋絡。
不過不管饕餮到底長什麼樣,它卻憑藉著好吃的性格,稱霸了妖精鬼怪界幾千年,甚至還在人類中圈粉無數是不爭的事實。
01為妖精鬼怪著書立作的第一人
說過了饕餮這個《無心法師II》中的隱藏大boss,我們來說一說《中國妖怪》這本書。
中國的神鬼妖怪文化,具體始於哪年其實並不可考,長為人稱道的是《山海經》。但根據有記載的歷史,"妖怪"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幹寶講述妖魔鬼怪的神書《搜神記》。後世的許多書籍都根據《搜神記》或有演繹,或有增減,其中被後人改編最多,也是藝術欣賞價值最高的,當屬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作者張雲之所以為妖精鬼怪著書立作,源於一次去日本的旅行,日本的妖怪文化大行其道,其中70%的妖怪均脫胎於中國,日本人將妖怪的故事寫於文學作品裡,拍成電視劇、電影,畫成漫畫、改編成話劇、也寫在歌曲裡,並將這些作品中的佼佼者,諸如《千與千尋》、《夏目友人帳》等輸出到全世界各地。
相比之下,中國的妖怪文化卻在民國時期出現了斷層,神仙法術越來越精妙,妖精鬼怪在文學作品裡活不過三集。截至今日,翻來覆去炒得火熱的還是那麼零星幾個乏善可陳的妖怪,甚至也不再有人專門去研究妖怪文化。
正是基於這樣的現實情況,張雲才花費了十餘年心血,參考了《山海經》、《汲冢瑣語》、《神異經》、《閱微草堂筆記》等幾十本載有妖、精、鬼、怪等書籍,並按照拼音字母順序進行排布,寫成《中國妖怪》。
《中國妖怪》一書中,共收集有1080種不同的妖怪,並根據不同種類的妖怪的差異,將妖、精、鬼、怪分別給予定義和分類,其中饕餮就屬於"怪部"。這本書可以說是迄今為止涵蓋古籍書目最多,收集中國本土產的妖怪最多的一本妖怪大百科全書。
02《中國妖怪》中有哪些妖怪
張雲在《中國妖怪》一書中,根據妖怪的形態不同,將這些妖怪分為了妖、精、鬼、怪4部。
妖是人之假造。通常來說,是人化成,或者是動物幻化成人形,除了電視劇《聊齋志異》中所說的九尾狐族,最為出名的應該是漢武帝劉徹的寵妃鉤弋夫人。傳說鉤弋夫人從小右手就握拳不能伸展,並且吃得很少,卻長得極美。有術士對漢武帝說,東北方向有貴人,於是推算出了鉤弋夫人的位置,作為集美愛好者的漢武帝肯定不會錯過這樣的美人。說來也是神奇,誰都打不開的鉤弋夫人的右手,卻在見到漢武帝後輕易地就打開了,而她的手心裡躺著一枚玉鉤。
知名大豬蹄子漢武帝的妃嬪少有善終,不管是阿嬌、衛子夫,鉤弋夫人也不例外,劉徹在立鉤弋夫人的兒子漢昭帝劉弗陵為太后後,為防止母系親族幹政,殘忍地殺害了她。
奇怪的是,勾引夫人死後身體不腐、有溫度並且還有淡淡的香味,待到入棺時才發現,鉤弋夫人早就不見了,棺內只有一雙繡鞋。
精,是物之性靈。通常山石、草木、器皿和不按人樣出現的動物都屬於精。比如《香蜜沉沉燼如霜》裡的花神錦覓和胡蘿蔔精老胡就屬於精。
不過,我們要講的可能是個人人都喜歡的妖精——守財。
守財具體是個什麼形象,史書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不過一般而言,人們會認為守財是一個臉色雪白、頭髮柔而順的小孩,總是會出其不意地出現在人們面前說,"我等幫你守財很久了"。然後人們再去小孩站立的位置,往下一挖,準能挖出一大筆錢財。
守財和貔貅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守財沒有具體的幻化形象,而貔貅一般會認為是和蟾蜍差不多的生物;其次,"功能"不同。貔貅是吞財、斂財,而守財僅僅是為主人看守財務;再者,在張雲的《中國妖怪》一書中,守財屬於精部,而貔貅並未收錄,即便是收錄的話,貔貅也會屬於怪部。
鬼,魂不散為鬼。一般是以亡靈、幽靈或者魂魄的形式出現。近幾年由於不可說的原因,涉及鬼的文學作品較少,大家所熟知的有小倩、畫皮等等。其實,鍾馗雖然承擔的職責是抓住危害人間的惡鬼,可是他本身也是鬼。
據說,鍾馗長得醜到人神共憤,家裡又很窮,雖然腦袋很聰明,考中了功名,卻因為長得實在是太醜了而被除名,憤懣之下就自—殺—了……
明代文學家張岱在《夜航船·卷十八》中記載唐玄宗陷入夢魘,差點被一個叫"虛耗"的小鬼殺害,前來解救玄宗的就是長得其醜無比的鐘馗,鍾馗抓鬼的方式也很奇特,直接把小鬼挖心掏肝,撕—巴—著—吃—了。後來才有了吳道子按照玄宗的命令畫出鍾馗,從而名揚天下。
怪是物之異常。可以簡單理解為,人們從來都沒見過,大多是臆想出來的東西。開篇,我們說過了小丁貓饕餮,在怪部還有饕餮的好兄弟,同為上古四兇獸之一的檮杌。
檮杌體格像老虎一樣健碩,卻有一張人臉,全身披著狗毛,嘴裡有尖尖的獠牙,守護西方,聽不進人言,作風狠辣、戰鬥力一級棒。後來人們形容一個人固執己見、油鹽不進,也會說他是檮杌。
(PS.電視劇《老九門》中,張大佛爺背上的文身是上古四兇之一的窮奇,但《中國妖怪》一書中並未收錄。)
縱觀《中國妖怪》一書,描述了1080個性格各異、長相各異、故事各異的妖怪,這些故事原都記載於各種史籍,人們耳熟能詳的不足其十分之一,所以如果作為一本妖怪科普大全而言,這本書無疑是其中的翹楚。
但就藝術性而言,因為書中記載了過多的妖怪,沒有辦法像是《聊齋志異》一般把每一個妖怪單獨寫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因此可讀性會稍微降低。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是一部耗費了作者相當多心血,為更多人研究妖怪提供了參考方向的中國妖怪大百科全書,也可以稱之為中國妖怪大辭典。
或許,未來會有更多的創作者,通過這樣一本誠意滿滿的書籍,汲取無限的靈感,未來的影視作品不止局限於我們所熟知的妖精鬼怪狂打亂鬥,藝術作品也不止神仙的愛恨情仇,而多一些有血有肉、盪氣迴腸的妖怪的故事。
未來,中國的妖怪文化得以發揚,中國的妖精鬼怪也會出現在電影、電視、書籍、音樂、漫畫、雕塑上,而經中國藝術創作者整理、創造、推廣的作品,勢必會以人民群眾更喜聞樂見的內容和形式,向全世界輸出!
註:文中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