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非洲斑鬣狗,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會是:奸詐,噁心,尤其是那掏肛絕技更讓人頭皮發麻。
那麼為什麼今天這位主角,非洲斑鬣狗會練就這樣的絕技呢~
先來說一說斑鬣狗:
斑鬣狗是鬣狗科動物,體型與犬相似,勁部很長,後肢與前肢相比短弱,軀體比較短,肩部高然而臀部低;頸後的背中線長有鬣毛;牙齒大,具粗壯的錐形前臼齒,裂齒發育,臼齒退化。頜部粗而強,能咬開骨頭。外形略像狗,頭比狗的頭短而圓,毛棕黃色或棕褐色,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褐色斑點,由於其後軀低於前軀,所以它走路和奔跑的姿勢不甚優雅,可是跑起來卻是相當迅速而且有耐力。它們的奔跑速度可達每小時50-60千米,而且能夠跑很長的距離卻沒有倦意。非洲斑鬣狗,咬合力平均為460千克,作為對比,非洲之王的獅子咬合力也「僅僅為360千克。
這麼看的話,其實二哥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有耐力,咬合力驚人,單體戰力也是非常高的,這樣的實力足夠捕食與它體型相當或者略大於它的動物了,那麼為什麼二哥會練就掏肛絕技以及形成族群協同捕獵呢?
接下來說一說它們主要的生活地點:
東非高原,海拔較高。由於地勢高,溫度較低,氣壓不會太低,但上升氣流較弱,不容易成雲致雨,同時溫度較低,令空氣中水汽含量較少,因此溫度降水都達不到熱帶雨林的標準,所以就成為了熱帶草原氣候。
非洲熱帶草原的植物具有旱生特性。草原上大部分是禾本科草類,草高 一般在1~3米之間,大都葉狹直生,以減少水分過分蒸騰。草原上稀疏地散布著獨生或簇生的喬木,葉小而硬,有的小葉能運動,排列成最避光的位置。樹皮很厚,有的樹幹粗大,可貯存大量水分以保證在旱季能進行生命活動。代表樹種是金合歡樹、波巴布樹等。乾溼兩季有截然不同的景色。每到溼季,草木蔥綠,萬象更新;每到乾季,萬物凋零,一片枯黃。草原多有蹄類哺乳動物,如各種羚羊、長頸鹿、斑馬等,還有獅、豹等猛獸。
非洲熱帶草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發育最好,特徵最典型的熱帶草原,其中生息繁衍及其豐富的動植物,構成了一個生機勃勃的生物王國
。
在這樣一個物種豐富的環境下, 生存著大量的食草動物,二哥斑鬣狗應該過得是非常愜意的生活,種族愈發龐大,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大草原上廣袤無垠,本來就會對捕獵產生一定的影響,中小型相對好捕捉的獵物也有各自千奇百怪對應敵人的方法,而且竭澤而漁的道理二哥斑鬣狗應該不懂,但是它會知道這種食物少了,不夠自己吃了。此時只能向更大的生物進攻,以團隊作戰的形式來維持日常所需。
以單體作戰能力來講,面對大型食草生物可能捍衛不動人家,此時協同作戰,尋找弱點來更快更安全的捕食~掏肛絕技由此而來。而且在野外這種弱肉強食的環境下,群體之間的互相照顧依偎也總比單獨闖蕩來得容易些,面對落單的頂級捕食者非洲大哥獅子,斑鬣狗也是有篡位成功的記錄的~
總之萬物都有其生存之道。不影響看見二哥還是身後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