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發布消息:山東將構建「一群兩心三圈」的區域發展格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山東半島城市群,支持濟南、青島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推進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區域一體化發展。
區域協調發展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支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區域發展戰略指導思想從強調區域不均衡發展到區域協調發展,相繼實行沿海優先發展、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中部崛起四大板塊戰略,並先後出臺了一系列區域規劃和實施方案來細化、實化。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也已經證明,通過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各種制度安排和區域功能的合理配置,可以有效促進要素資源更加合理的流動,實現單個孤立市場無法達到的規模經濟和集聚效應。
當前,中國經濟出現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走勢分化的情況從「東西差距」變成了以黃河為界的「南北差距」。山東是黃河穿流而過的省份,中央明確要求「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推動沿黃地區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質量發展」,這不僅是山東的重大政治責任,也是山東「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的歷史性機遇。構建「一群兩心三圈」的區域發展格局,將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強勁引擎,讓不同地區的人民都能分享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成果和實惠。
客觀來看,山東作為全國的一個縮影,區域間資源稟賦差異較大,也存在相似的區域發展不協調問題,必須根據各地的條件和特點,進行合理分工,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比如,省會經濟圈要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全國動能轉換區域傳導引領區、世界文明交流互鑑新高地;膠東經濟圈要建設全國重要的航運貿易中心、金融中心和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世界先進水平的海洋科教核心區和現代海洋產業集聚區;魯南經濟圈要成為鄉村振興先行區、轉型發展新高地、淮河流域經濟隆起帶。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最終要體現在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上。要大力促進三大區域在基礎設施、市場體系、產業布局、科技創新、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領域的一體化發展,在更高層次上實現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讓群眾獲得更多的切實利益。區域協調發展前行之路雖不是坦途,但協調發展的曙光卻照亮前程,也必將助力齊魯大地蓄勢騰飛。
【來源:閃電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