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有這些異常早去做檢查,以免鼻咽癌「在路上」

2020-12-05 騰訊網

鼻咽癌主要發生在鼻咽頂壁、側壁以及咽隱窩等處,跟EB病毒感染、個體、環境、飲食以及遺傳等多種因素有關。這種疾病在耳鼻咽喉惡性腫瘤中是發病率最高的,而且還有家族聚集的傾向。

該病會使得患者出現多方面異常的症狀,這些症狀對患者的影響是很大的。

1、鼻部

早期的時候,患者鼻部會有鼻涕中帶血的症狀,在腫瘤增大之後,後鼻孔會被堵住,然後會引起鼻塞。剛開始的時候是單側的鼻塞,後面會發展成雙側的。

2、耳部

若該病發生在咽隱窩處,那麼早期的時候,患者咽鼓管就會被壓迫或堵塞,然後引起耳鳴、耳閉、聽力下降等症狀。這些症狀會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

3、淋巴結腫大

患該病者,頸部會發生異常,出現淋巴結腫大的症狀。這種腫大大多是無痛性的,隨疾病發展,還會逐漸增大,質地也會變堅硬,活動度較差。剛開始的時候,腫大是單側的,之後會發展為雙側的,合併感染的話,局部還有紅腫跟熱痛。嚴重的患者還會因為腫大的淋巴結致使頸部的血管受壓,導致患側的頭頸部出現疼痛。

上述就是鼻咽癌患者可能出現的異常症狀,發現上述異常的時候,建議患者及時去進行全面的檢查,做進一步的診斷。那麼該病有哪些檢查方法呢?下面來了解一下吧。

1、鼻咽鏡跟活檢

通過間接以及電子的鼻咽鏡進行檢查,可以觀察到患者病變部位的小結節狀或者是肉芽腫狀的隆起,這些隆起粗糙不平,而且容易出血。另外,由於該病早期的病變不典型,所以通過鼻咽病灶的病理活檢可以明確診斷病情。

3、EBV血清學

EBV跟該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可以作為該病診斷的輔助指標。在該病患者的血漿中的EBV脫氧核糖核酸通常以游離的片段形式存在,而且在健康人群中很少能檢測到。

4、鼻咽部跟頸部的MRI

MRI對於軟組織的解析度要比CT的高,可以確定腫瘤的部位、範圍以及對臨近結構的侵犯情況,特別對腦、咽旁、肌肉等部位組織的顯像效果更好。因此,建議有條件的患者,都進行該項檢查,以便能夠確定患者的分期、治療方案的選擇以及放療靶區所勾畫的範圍。

4、胸部CT

大於50歲或者是長期有抽菸習慣的患者,建議進行常規的胸部CT平掃,而不是胸部X片,以便能夠確定肺內是否有轉移或者是縱膈淋巴結轉移的情況。

5、PET檢查

針對於中晚期的患者,特別是頸部的淋巴結較大或者是伴有鎖骨上淋巴結腫大的患者,可以直接進行全身的PET檢查,明確是否有遠處轉移的額情況存在。

從上可知,鼻咽癌患者頸部、耳部、鼻部等處都會出現異常症狀。發現異常的時候,建議患者及時進行胸部CT掃描、PET、鼻咽部跟頸部的MRI、EBV血清學、鼻咽鏡跟活檢等方面的檢查。檢查清楚之後,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放化療、手術方面的治療。

相關焦點

  • 脖子上有腫塊沒重視,竟被檢查出鼻咽癌,鼻咽癌來臨,有何徵兆?
    有位患者,在脖子上出現腫塊時,沒有太當回事,只當作是普通的淋巴結腫大來處理,最後讓病情持續發展,檢查後才知自己是得了鼻咽癌,且已經到了晚期。為啥脖子上腫塊,會與鼻咽癌有關係?鼻炎腔在頭頸部位,淋巴結也在頸部,若鼻炎腔中被腫瘤佔據,在增大過程中,會壓迫或侵犯到周圍組織,也就會引起淋巴結腫大。
  • 如果發現聲音嘶啞且喉嚨不適,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有可能是鼻咽癌
    在全世界範圍內,我國是鼻咽癌患者的高發區域,佔了世界的80%,其中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和海南最是高發。所以平時一定要及時注意鼻子和咽喉處的不適症狀,如果發現異常,一定要去醫院做檢查,不要大意馬虎,早發現早治療,治癒率還是很高的。
  • 鼻咽癌很會「藏」?醫生提醒:身體有3個明顯表現,需早點檢查
    中國是鼻咽癌發病率比較高的國家,特別是在我國的南部,廣東福建等地,也有人將鼻咽癌叫做「廣東瘤」,每年廣東地區新增的患者接近三千人。有調查顯示,在廣東,每十萬個男性中就有近20個患有鼻咽癌,女性中有近10個鼻咽癌患者。但是很多人都不能發現鼻咽癌的症狀,覺得鼻咽癌很會藏。
  • 什麼檢查能揪出鼻咽癌?醫生:這5個檢查不能少!
    審閱者: 楊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鼻咽癌是指原發於鼻咽部上皮的惡性腫瘤,其好發於鼻咽部咽隱窩及頂後壁處[1]。 鼻咽癌的早期表現包括頸部淋巴結腫大、痰中帶血、耳鳴、耳悶、面麻等[2],如果懷疑鼻咽癌,需要做哪些檢查來確診呢?
  • 醫生勸告:5個異樣若出現一半以上,或是鼻咽癌來了
    人一生可能會得的癌症有很多,比如肺癌、膀胱癌、肝癌、宮頸癌……而今天小九要講的則是長在咱們鼻腔裡的「鼻咽癌」。提起鼻咽癌,不免會想到馬來西亞退役名將李宗偉,在抗擊鼻咽癌的過程中,足足做了33次的電擊,整個喉嚨內部破裂,吃點東西都需要使用麻藥,被折磨得遍體鱗傷,最終也是因鼻咽癌離開了最愛的賽場。
  • PET-CT在鼻咽癌診斷應用中的新進展
    可能原因有: 病灶較小或隱藏在咽隱窩內,內鏡不易發現病灶被正常黏膜覆蓋等。因此,頸部轉移癌不明原發灶而鼻咽部活檢陰性及常規影像學檢查未發現鼻咽部陽性表現的病例不能完全排除隱匿性鼻咽癌的可能。常用影像學檢查CT 和MRI協助定位鼻咽部病變,CT能顯示鼻咽部解剖結構的改變及鼻咽癌與周圍侵犯的情況, 因其軟組織解析度高的優勢在顯示咽後淋巴結、顱底顱內、頸動脈鞘區、頸長肌及顎帆提肌等方面優於CT,因此,在判斷軟組織侵犯及咽後淋巴結的診斷方面逐漸取代CT成為鼻咽癌的標準影像學檢查手段。但對於直徑小於的原發灶的顯影,及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 鼻咽癌治癒不難,但放化療後的併發症卻很痛苦
    關於鼻咽癌的病因、易感人群以及症狀、檢查、治療可以查看我之前寫的每年新患病8萬,死亡5萬的鼻咽癌,實際上可防、可控、可治癒。 而鼻咽癌,如果發現得早,實際上是少數可以達到臨床治癒的惡性腫瘤之一,它的主要治療手段就是放療,如果中晚期有淋巴結或其他部位轉移,可以聯合化療和靶向治療。
  • 身體有5個異常表現,或是鼻咽癌的早期症狀,不能拖
    鼻咽癌起源於鼻咽黏膜,是一種惡性腫瘤疾病。該病主要發生在40到50歲的中年人身上,且男性多於女性。 這種疾病不僅有明顯的地域跟種族差異,而且還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傾向。該病早期會有多種症狀表現,通過這些症狀表現就能對這種疾病進行診斷。 那麼該病的症狀究竟有哪些呢?下面來了解一下吧。
  • 鼻咽癌早期症狀和表現
    鼻咽癌是發生在鼻腔與口腔之間的鼻咽部腫瘤。東南亞及我國地區尤其是廣東省為高發區。男性多與女性,年齡在35-60歲。目前認為此病可能與EB病毒感染有關,且有種族易感性和家族聚集性傾向。至今,以放療為主的綜合治療5年生存率在40%以上,是治療結果比較好的一種惡性腫瘤,但取得顯著效果的關鍵在於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
  • 有慢性鼻炎的人,長時間拖著不治療,會轉變成鼻咽癌嗎?留意下
    而超低的溫度讓慢性鼻炎患者叫苦連天,不斷地流鼻涕,打噴嚏,鼻子異常瘙癢,反反覆覆,難受至極。有人說,慢性鼻炎長時間拖著不治會轉變成鼻咽癌,這更加重了慢性鼻炎患者的思想負擔。那麼這種說法是真的嗎?一起來了解一下。有慢性鼻炎的人,長時間拖著不治療,會轉變成鼻咽癌嗎?不會!不會!不會!重要的事強調三遍。慢性鼻炎跟鼻咽癌根本不是一種病,有明顯的區別。
  • 警惕鼻咽癌!愛吃這種食物的人尤其要注意
    每天吃鹹魚鹹菜,竟然查出鼻咽癌! 醃製食品中含有一種已知的致癌物質N-亞硝胺,而醃製食品中的鹹魚,已被證實為導致鼻咽癌直接的危險因素之一。 除了經常食用醃製食品,還有很多因素證明和鼻咽癌的發生有關,比如感染EB病毒。
  • 18F-FDGPET/CT對鼻咽癌轉移的診斷價值
    PET利用其封閉環繞型探測器陣列對這些背對背的光子進行符合測量,形成投影線,利用計算機處理投影數據進行圖像重建,便可形成斷層示蹤劑分布圖像。目前臨床應用最多的腫瘤代謝造影劑是18F-氟代脫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
  • 鼻咽癌又稱廣東癌,早期的症狀,和感冒很相似,請學會區分
    鼻咽癌又稱廣東癌,早期的症狀,和感冒很相似,請學會區分!鼻咽癌在中國很常見,尤其是東亞地區。鼻咽癌有明顯的地域屬性,高發地區集中在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常被稱為廣東癌。一旦鼻咽癌有明顯症狀時,很可能一檢查便是中晚期,錯過了佳治療期。
  • 鼻咽癌初期難發現可靠嗎?新誠智慧藥房:鼻塞、耳鳴等 6 種症狀要注意
    鼻咽癌難發現,注意這 6 大症狀 常見的鼻子症狀有鼻子癢、流鼻涕、鼻塞等情況,不過你知道,鼻塞也有可能是鼻咽癌的徵兆之一嗎?雖然這是少數的案例,但因為鼻咽癌不容易在早期的時候被發現,因此如果有以下其他症狀的話,一定要記得提高警覺。
  • 鼻咽癌「入駐」身體後,你可能有這4個感受,不只是鼻出血
    身體出現了鼻咽癌應該重視治療,因為鼻咽癌發病時不單純不良症狀明顯,還可能因為癌細胞的不斷生長增加治療難度。很多人在早期就出現了信號,沒有重視的情況下疾病加重,有可能會帶來更嚴重的身體傷害。因此發現了鼻咽癌的苗頭,病人一定要重視治療,抓住信號採取合理的改善措施,將疾病帶來的風險降低。
  • 又一知名導演病逝,預防鼻咽癌沉香起到重要作用!
    據媒體報導,8月23日,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離世,終年58歲。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約80%的鼻咽癌發生在亞洲,中國佔總數的50%。鼻咽癌發病年齡有兩個高峰期,第1個高峰在15歲~25歲,第2個高峰在50歲~59歲。近年來,鼻咽癌發病呈現出年輕化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