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貓島」,無非就是一群被人拋棄的貓咪,卻被一些人利用起來,人為製造的「幸福之地」罷了。
看多了有關貓島的新聞後,不由得讓人覺得島上的貓咪過得很好。
可真就如此嗎?想必您可能也懷疑過,畢竟貓島上的貓咪再被人幫助,也終究是一群流浪貓。
一艘小船靠近了一座植被豐富的小島,四位愛心組織的志願者再一次來到這兒,船上裝滿了食物,只為解島上「居民」的燃眉之急——這裡有一群被人忽視的流浪貓。
在巴西裡約熱內盧以西的一處被叫做「弗爾塔達島」的島上,生活著一群流浪貓,常年以漁民們丟棄的魚腸和一些遊客帶來的食物為生,因此弗爾塔達島也被大家叫做「巴西貓島」。
然而生活在這座貓島上的流浪貓,近半年時間過得可一點都不幸福。
因為來到島上的遊客少了,當地人捕魚的次數也少了,流浪貓獲得的食物自然大大減少了。
志願者們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到這座島上了,過去他們見到島上如此多的流浪貓時,雖然感到很無奈,但至少有人餵食,因此從沒有像這一次到來時心情很沉重。
島上流浪貓的生活悽慘到了什麼地步呢?據一位當地的漁民透露,他不止一次見到流浪貓在吃著去世貓咪的「屍體」,且許多流浪貓都餓得去搶居民家的食物。
「以前不是這樣子的,我來過許多次」,行走在毫無景氣的小島上,偶爾有流浪貓穿過,志願者莫賴斯很無奈。
他知道,船上的食物救不了島上的流浪貓,可又不得不如此做。
這裡既然被稱為貓島,當然也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和諧」。
其實在今年4月份以前,貓島上的流浪貓過得還挺舒適,許多遊客的到來都是為了接觸它們。
貓島上的流浪貓是在大約20年前開始出現的,那時候島上唯一一家人搬離時,把貓咪留在了島上,自此越來越多的流浪貓出現了。
附近一些漁民發現了貓島上的「商機」,一邊在外宣傳這座島上的流浪貓,一邊用魚腸來消去流浪貓們的野性。
餐館、賓館、酒吧等都在貓島上建立了起來,漸漸地形成了一條街。
當地一些漁民搖身一變成老闆,一邊用打來的魚招待遊客,一邊用「免費」的流浪貓吸引更多的遊客到來。
愛貓的人自然挺多,遊客們見著一隻只流浪貓在島上隨意地走動,一手拿著零食,一手拿著手機拍照,因此好多流浪貓都被養得白白胖胖的。
隨即愛心組織也在貓島上宣傳獻愛心活動,他們倒是做了許多好事,不僅免費給流浪貓絕育,還讓一些流浪貓走出了貓島,從此過上了有家人陪伴的生活。
然而,這一切和諧都是由「遊客」來維持的。
當疫情爆發後,來到貓島上的遊客大為減少,島上的餐館也被迫停業,流浪貓們更是開始吃不飽飯了。
至於那些賺了錢的店老闆……僅有一些漁民偶爾在給流浪貓餵食,大部分人都已經走了,並準備等到經濟景氣後再回到島上開店。
其實遊客的到來雖然讓流浪貓和漁民都有了一個好生活,可他們也帶來了兩個嚴重的問題——丟貓和虐待貓。
有的遊客把自家不要的貓咪丟在島上,然後拍屁股走人,卻不知不覺中影響了「平衡」,造成流浪貓數量大幅增長。
而有的遊客在島上故意「投毒」,亦或者踢打流浪貓,甚至還惡作劇地把一些流浪貓丟在更偏僻的小島上,使得那些流浪貓在其它島上無法生存下來。
島上沒有了遊客,流浪貓也就漸漸地回到了「自力更生」的生活裡……其實就是獵捕島上其它小動物以及偷食。
沒有了固定的食物來源,流浪貓之間的殘酷競爭也就開始了。
於是當志願者們在投餵食物時,甭管對方厲害與否,流浪貓們為了食物而發生了大量的爭鬥。
特別是為了喝到志願者們帶來的水,有的流浪貓乾脆跳進了水裡,不讓其它貓咪喝水……對了,相比於食物的缺乏,水源更是幾乎沒有。
島上是沒有淡水資源的(除非下雨),曾經遊客多的時候,店鋪老闆會把水帶到島上來,那時流浪貓們不缺水。
只是過去了差不多半年時間,島上的流浪貓就對人類沒有了曾經的信任,見到志願者到來時,紛紛躲到隱蔽處,一點都不想出來打交道。
臨走前,志願者們帶著一些流浪貓(能被抓住的貓)上了船,他們也很無奈,沒法救助所有的流浪貓,只能盡力而為了。
咋說呢,咱還真不知道如何定論這座貓島,您說是流浪貓的「煉獄」吧,可曾經流浪貓在島上享受到了難得的美好生活;可您說是流浪貓的「天堂」吧,那如今它們的艱苦生活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說來說去,還是咱們人類的原因——離不開「利益」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