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ji表情逆襲 笑哭了成《牛津詞典》2015年年度詞彙

2021-01-08 前瞻網
emoji表情逆襲 笑哭了成《牛津詞典》2015年年度詞彙
 豹子上樹 • 2015-11-17 09:05:10 來源:前瞻網 E1959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前瞻科技快訊,在網絡聊天中,各種emoji表情成為特色,在今年的《牛津詞典》年度詞彙評選中,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表情脫穎而出,擊敗眾多強勁對手,成為今年的年度詞彙,這個表情是Face with Tears of Joy(喜極而泣的臉龐),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笑哭了的表情。

本次年度詞彙的結果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和SwiftKey聯合評選而出,不得不承認今年冠軍實至名歸,跨越了國界,即時在使用方塊字的中國,這個表情的應用場景也相當豐富。相信大家都有在平時用過這一表情,通常這個看似大哭又配著笑臉的表情並不會表達悲傷,而意味著歡樂或者調侃,也符合網絡文化的特色。

emoji表情伴隨著網際網路交流工具的誕生而不斷發展,從最初的Email到現在的社交網絡,從字符表情到現在的動態表情、顏文字,經典一直未曾消失,在智慧型手機系統中,也集成了豐富的emoji表情,甚至可作為某種文化的象徵。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笑哭」表情符成牛津詞典年度詞彙
    新華網北京11月20日電 「笑哭了」表情符成為了牛津大學出版社評選出的《牛津詞典》2015年年度詞彙,看到這個你是不是要笑哭了?為什麼一個表情符號能成為年度詞彙?為什麼不是別的表情?  據統計,「笑哭了」佔到英國每年使用emoji表情的20%、美國emoji表情使用量的17%。emoji表情符不再是十幾歲孩子發簡訊的專利,各個年齡層的人都在使用這種全新的表達方式,超越了語言的障礙。  emoji來自日語,中文被稱為「繪文字」,原本是日本在無線通信中最先使用的。
  • 2015年Twitter使用「笑哭臉」emoji達65億次 成最熱門表情
    目前,emoji已被大多數現代計算機系統所兼容的編碼採納,普遍應用於各種手機簡訊、即時通信和社交網站。「2015年,emoji霸屏推特,」德新社3日援引德國通信機構Faktor3的調查結果報導,「這一年,emoji表情符(『笑哭臉』)的使用頻率高達數十億次,相當於平均每個地球人都用了一回這個表情符。」
  • 《牛津英語詞典》年度詞彙公布 喜極而泣表情當選
    《牛津英語詞典》年度詞彙公布 喜極而泣表情當選 來源:新民網      新民網編輯:戴天驕    2015-11-17 16:08
  • 「笑哭」成全球最受歡迎表情 表情符號emoji前十名榜單
    中新網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 阮煜琳 劉育英)本年度全球網民表情報告出爐。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最受歡迎的10個表情符號(emoji)包括「愛心」、「大哭」、「微笑」、「笑哭」等,其中表情符號「笑哭」以21.25%的發送量比例雄踞榜首。
  • 牛津詞典首次無法選出年度詞彙:2020是「無語之年」
    《牛津詞典》是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多種英語詞典的統稱,是英國語言詞典的代表。每年年尾,《牛津詞典》都會進行年度詞彙的評選。比如去年是「氣候緊急狀態」,2018年是「有毒」。最搞笑的是,2015年竟然選擇了「笑哭」這個表情包。
  • emoji表情「笑哭臉」風靡全球 人人都用過
    又推出了多批新的表情符號,但是在全球範圍內使用頻率最高的仍然是「笑哭臉」。德國一家機構近日對emoji表情在2015年的數據做了一次統計,其中「笑哭臉」成為使用次數最多的emoji表情,光在Twitter上就被使用了超過65億次。
  • 牛津年度詞彙笑哭 這個表情要笑死人啦
    牛津年度詞彙笑哭 這個表情要笑死人啦 emoji 表情伴隨著網際網路交流工具的誕生而不斷發展,從最初的 Email 到現在的社交網絡,從字符表情到現在的動態表情、顏文字,經典一直未曾消失,在智慧型手機系統中,也集成了豐富的 emoji 表情,甚至可作為某種文化的象徵。
  • "笑哭"表情符號霸屏社交網站
    德國一家機構發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2015年,全球社交網站使用頻率最高的emoji表情符是「笑哭臉」,僅在「推特」上的使用就高達65億次。  這家機構說,「笑哭臉」霸屏社交網站,顯示出現代人內心對無拘無束放聲大笑的渴望。
  • 2015年最受歡迎Emoji表情:笑哭臉表情風靡社交網絡
    德國一家機構發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2015年,全球社交網站使用頻率最高的emoji表情符是「笑哭臉」,僅在Twitter上的使用就高達65億次。德國通信機構Faktor3的調查表示,2015年,「笑哭臉」在Twitter上的使用頻率高達數65億次,相當於平均每個地球人都用了一回這個表情符。他們還分析稱,「笑哭臉」霸屏社交網站,顯示出現代人內心對無拘無束放聲大笑的渴望。其實,先前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在評選《牛津詞典》2015年度詞彙時,也選擇了「笑哭臉」表情符。
  • 2015年最受歡迎Emoji表情:相信大家都用過
    德國一家機構發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2015年,全球社交網站使用頻率最高的emoji表情符是「笑哭臉」,僅在Twitter上的使用就高達65億次。德國通信機構Faktor3的調查表示,2015年,「笑哭臉」在Twitter上的使用頻率高達數65億次,相當於平均每個地球人都用了一回這個表情符。
  • 【年度詞彙】emoji表情喜極而泣的笑臉脫穎而出
    2015年接近尾聲,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牛津英語詞典》年度詞彙評選時間了,萬萬沒想到的是,今年的年度詞彙竟然是一個emoji表情。 Face with Tears of Joy(喜極而泣的笑臉)脫穎而出,當選今年的《牛津英語詞典》年度詞彙。 據悉,該結果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和SwiftKey聯合評選而出。
  • 「笑哭」被評為全球最受歡迎表情符號之首
    中新網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 阮煜琳 劉育英) 本年度全球網民表情報告出爐。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最受歡迎的10個表情符號(emoji)包括「愛心」、「大哭」、「微笑」、「笑哭」等,其中表情符號「笑哭」以21.25%的發送量比例雄踞榜首。
  • 報告稱「笑哭」為全球本年度最受歡迎表情符號
    中新網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 阮煜琳 劉育英)本年度全球網民表情報告出爐。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最受歡迎的10個表情符號(emoji)包括「愛心」、「大哭」、「微笑」、「笑哭」等,其中表情符號「笑哭」以21.25%的發送量比例雄踞榜首。
  • 手機聊天高頻表情符 「笑哭」「霸屏」社交網站
    德國一家機構發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2015年,全球社交網站使用頻率最高的emoji表情符是「笑哭臉」,僅在「推特」上的使用就高達65億次。這家機構說,「笑哭臉」霸屏社交網站,顯示出現代人內心對無拘無束放聲大笑的渴望。emoji來自日語,中文被稱為「繪文字」,最早出現在日本的無線通信中。美國蘋果公司後來率先在其輸入法中引入emoji,使得這套表情符開始風靡全球。目前,emoji已被大多數現代計算機系統所兼容的編碼採納,普遍應用於各種手機簡訊、即時通信和社交網站。
  • 牛津年度熱詞你都聽過嗎? 笑CRY當選 自拍流行
    2015年接近尾聲,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牛津英語詞典》年度詞彙評選時間了,萬萬沒想到的是,今年的年度詞彙竟然是一個emoji表情。都是什麼樣的詞彙上了牛津年度熱詞榜呢?小編帶你一起認識一下近10年來的牛津年度詞彙。
  • 年度熱詞究竟是「先笑後哭」還是「先哭後笑」?
    微信ID:ibookreview『與444000智慧型微友同路同行』按:今年的牛津年度詞彙,甚至不是個詞…… 在2015年已經過去的322天裡,😂(笑cry)這個表情佔了美國人所使用的所有表情的17%,在嚴肅的德國和紳士的英國,這個比例高達20%。
  • ​魔幻複雜的 2020,連牛津詞典都總結不出年度熱詞
    牛津詞典:我們選不出一個詞來代表 2020牛津英語詞典每年都會選出一個年度熱詞,用來反映當年的主題情緒、精神,和值得銘記的文化事件。2013 年是「自拍」,那一年 OPPO 發布了首款支持翻轉攝像頭的智慧型手機 OPPO N1,「美圖秀秀」背後的美圖公司正式進軍手機行業,綜藝裡到處是宣傳手機自拍能力的廣告。
  • 2016年度表情盤點:「笑哭」霸佔表情符號之首
    2016年度表情盤點:「笑哭」霸佔表情符號之首  執劍寫春秋 • 2016-12-07 08:39:33
  • Kika研究告訴你:當你發笑到哭表情時,心情如何?
    2015年,牛津詞典甚至將「2015年度詞彙」授予給了一個笑到哭的emoji表情符號。 Emoji已經成為人們網絡溝通的必備手段。2015年,牛津詞典甚至將「2015年度詞彙」授予給了一個笑到哭的emoji表情符號(如下圖)。
  • 網絡表情是時代文化 這棟樓上刻著22個emoji表情
    2015年,光是在Twitter上,emoji的那張「笑哭臉」就被使用了65億次,並被《牛津詞典》列為年度詞彙。全球人民在一年裡,一個網站上,單個emoji上就能花掉121G流量,可見emoji的受歡迎程度。荷蘭有位名為Changiz Tehrani的建築師希望將這些俏皮的網絡表情刻畫在建築上,藉此記錄時代的流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