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知乎時,看到一名帖主分享她的故事,內容雖然很短,偏偏讓人感覺很心酸。
重男輕女,這已經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尤其是一些二胎家庭,自我感覺一碗水端平,可還是有不少人把秤砣偏向於弟弟那一邊。
尤其是看到帖主媽媽所說的那句真的很讓人心疼,「如果讓你先出來,就沒有她了。」
或許她媽媽說的時候並沒有想那麼多,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尤其還是一句那麼有歧義的話。
近些年的影視劇裡,也會常常提起重男輕女的話題,例如蘇明玉,例如樊勝美。
「扶弟魔」這個詞語就是從這些重男輕女的家庭關係中衍生出來的,女孩從小就被父母教育,男孩是家裡的命根子,不論什麼事,一切都以他為主。
1
同事小林第1胎生了個女兒,她當時到處和人說,「我很喜歡小孩子,不論男女都想要生好幾個。」
到大女兒一歲多,她又懷了第2胎,這次生出來的也是個女兒,她說,「真好,我最喜歡女兒了。」
直到小女兒5歲多,她才懷第3胎,這次生出來的是個兒子。
自從小兒子出生後,她的朋友圈再也沒出現過女兒們的任何信息了,炫娃狂魔的她,現在每天發的全部內容都是關於小兒子的。
直到有一次大家在閒聊的時候,有人說她為什麼隔這麼久才生第3胎,有個和她很好的女生卻回答我們,「之前她懷過兩次,去醫院照到是女孩,打掉了。」
後來有人就說,她曾經的那句很喜歡小孩子,想多生幾個,純粹是為了拼兒子打的鋪墊罷了。
2
有人說,兒子是建設銀行,女兒是招商銀行。
生兒子就要砸錢,要存錢為他買房娶媳婦;生女兒就可以撈錢,就可以高枕無憂。
這些年有很多男的都在抱怨彩禮的問題,可問題反過來一說,要是你家有姐姐,妹妹也同樣會要彩禮。
至於要彩禮的高低,那是每個家庭不同,我見過很多女生陪嫁的錢財比起男方的彩禮要高出很多,主要還是看在每個人的家庭是怎樣的。
《歡樂頌》裡面的樊勝美,她是生活在一個吸血鬼型的重男輕女家庭。
她和上面提到過的帖主不同,她是二胎,哥哥是頭胎,但她被生出來的意義是為了幫襯哥哥的。
她哥好吃懶做,只會惹是生非。而她一個女生在外工作,靠一份工資養起整個家,還有她哥哥的家庭,為了錢,不得不成為曲筱綃口中的撈女。
而她這樣付出換來的結果,卻沒有一絲絲的被感激,而是你為什麼不能拿更多的錢來照顧我們?照顧你哥哥呢?
對於重男輕女的家庭,他們所生女兒的目的,就是為了利用她來賺錢,沒有關心,沒有愛,有的只是怎麼用她來為掙錢發揮最大的價值。
有一句話流傳在很多女生之中,「如果真的有來世,做豬做狗也不想再做女生,因為實在太苦了。」
3
同樣是自己十月懷胎生的娃,可偏偏就在性別對待這裡出了差。
多少這樣的父母拿著女兒的血汗錢來補貼兒子,血濃於水只是用來綁著女兒的一個籍口,其實這碗水比白開水還要淡,還要清澈無色。
他們所執著於的兒子,所執著於的養兒防老,可現實更多是,越是重男輕女的家庭,父母后半生多數能依靠的只有女兒。
兒子已經從小被慣壞寵壞,根本就沒有自理能力,他的幸福生活全靠父母姐妹去為他負擔,而當父母老了,沒了這個能力,也別指望著他能給你養老送終,因為他只是一條無底洞的吸血蟲。
明明是用感情連在琴上的幾條弦,偏偏被父母無情地切斷,還連著的那一頭只是沒有靈魂的軀殼,斷掉的那一頭已心不知所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