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博主的娃都配合玩遊戲?這中間一定有什麼誤會!

2021-01-18 天賦一餅
「育兒博主的娃怎麼都那麼配合玩?你們秘訣是什麼?」

我待會就告訴你。

育兒博主的遊戲貼,如同中年母親的朋友圈,靜好得連自己都不信。尤其當很多遊戲堆疊在一起(學名「遊戲合集」),這種靜好的錯覺就會呈指數增長。文章發出來,我們通常會火速點開,成為一個叫「首贊」的人。點完贊,滑到開頭,邊讀邊懷疑,這是我寫的嗎?這貨是我娃嗎?如果你看到這,以為秘訣就是我們讓娃擺拍,一個假裝會陪玩,一個假裝配合玩,那你也太高估我們的演技了!如果你細心留意,你就會發現,餅餅玩遊戲的照片基本沒有正臉——那是因為我為了不打擾她,躲在她的上方後方和側面偷偷抓拍。秘訣就是,那些不按套路出牌的玩法、那些上房揭瓦的鏡頭、那些玩著玩著跑開的氣到頭禿、那些娃懶得鳥我們的翻車現場,我們我在公號文章中記錄的每個親子遊戲,一般會配2-3張圖。

而如果準備拍攝餅餅玩這個遊戲的過程,我通常會抓拍15-20張照片。

從20張裡選2張最標準的玩法、最配合的動作、最專注的側臉,不要太容易好嘛!!!

告訴你這些,我真的不怕人設崩。

我認識不少育兒博主,其中不乏專攻寫親子遊戲的小姐妹。

跟她們閒聊時,我發現我不是一個人。

凡是公號寫過親子遊戲的,尤其是3歲以下小娃的博主媽媽,十位裡有八位跟我一個操作,還有兩位笑而不語。

為什麼這麼虛偽?為什麼不呈現真實的自我?

但根本原因是,我們是育兒博主,畢竟不是沙雕段子手,我們是有偶像包袱的人!你手機裡那些顯腿粗顯臉大的照片,還不是一樣藏著不發朋友圈?


如果我今天不放出來幾張我藏的陪玩翻車現場,你們是不會覺得解恨的。
你們感嘆,餅餅太棒了吧,不到2歲竟然可以坐在原地安靜玩大米,為什麼我家把米往天上扔?更多時候,她會使勁把夾子捏開,把化妝棉拿出來,揪裡面的棉花!!!滿地都是毛!!!

抽塑膠袋。

對了,我之前還寫過一個玩具收納系統,很多小夥伴都叫好,我很欣慰。當時大家紛紛稱讚,哇塞,daisy家的遊戲區好整潔啊——

每當你們問我小娃兒童桌椅買什麼樣的,我都會告訴你,宜家最便宜那套。你以為我是宜家的託?你以為我多方面綜合考量比較質量顏值材質性價比得出的這個結論?你可能說,餅餅再不按套路玩,起碼她玩了,dei不dei?我家崽子呢,根本不鳥我,我給他準備遊戲,他玩不到1分鐘就跑開了,這是他的原因還是我的原因?
從前有一天,我接娃從幼兒園回來,計劃讓她玩玩樂高就去洗澡吃晚飯了。但她不要,她衝我不停地喊,畫畫畫畫畫畫畫畫畫畫畫畫!!!
我明白她說的畫畫是想玩顏料,弄得到處都髒的那種玩法。但那天我很累,一想到玩完還要收拾爛攤子,我就想假裝聽不懂。
而我明明看到,當她說不要的時候,眼中掠過一絲猶豫。即使轉瞬即逝,但還是被我覺察到了,你娘畢竟是你娘。這給了我極大的信心,我又重複了一遍,你吃草莓嗎?很甜的!來吧!快活啊!她吸了一口氣說,不要!畫畫畫畫畫畫畫畫畫畫畫畫!!!我家的手指畫顏料是罐裝的,不像擠顏料那麼方便,所以準備過程還是有點麻煩的。安靜了不到30秒,她突然意味深長地瞄了我一眼,毫不猶豫地從椅子上跳下來,直勾勾地盯著我,斬釘截鐵地說:


Daisy的小紙條

就在定時發這篇文章的那一秒,我還看到粉絲互誇群在說「感覺餅餅專注力超前,那種靜下來思考的樣子,我家娃從來不存在!」。

看完這篇是不是有種破案的感覺?

團購專區裡有PlayMais玉米黏土和賀本清小甘菊護手霜,這周四截團。

由於PlayMais是一款雞家長玩具,我總擔心你們買來犯懶,於是今天還發了二條,多打樣了幾種花式玩法,值得看看。

晚安。

Daisy



- End -


一定要捨得轉發到朋友圈啊!!!

寶藏女孩也是需要被看見和鼓勵的


掃碼入群,緩解帶娃狂躁

(添加需備註:「粉絲群」+居住地)


天賦一餅 | Daisy

慕尼黑工大金融碩士媽媽

不端不裝的非主流育兒博主

講身邊最真實的德國育兒故事

寫讓人讀著不累的海外育兒理念

掃碼關注「天賦一餅」


相關焦點

  • Peppa pig迷看過來~家有粉豬迷,這些遊戲娃一定喜歡~
    你還在給娃留意各種佩佩豬周邊遊戲嗎?More媽都替你準備好了,面具手偶娃娃屋學習模板統統都有,全部都可以免費領取,列印出來就能玩啦!作為很多小盆友第一個電視中認識的好朋友,佩佩豬的面具一定是最受歡迎的~
  • 有了這樣一副「手銬」娃再也不會走丟 家長刷微信玩遊戲啥事不耽誤
    兩個環分別扣在家長和孩子手腕上,中間由一條可伸縮的塑料繩連著,這樣再也不會擔心孩子走丟。 【圖|文 EMP】防走失帶是近年來在國內外普遍流行的一種育兒用品,主要是為了解決孩子在人多的地方容易走丟的難題,幫助父母更好地保護孩子,各大商城均有防走失帶出售。有時候,小孩隨大人出門,並不一定很聽話,時刻需要照看。有了這條帶子,父母省心不少,只要將兩邊的環「銬好」雙方手腕即可。
  • 別拿娃的生命開玩笑!
    十一假期剛過去不久,想必爸媽們帶著寶寶玩得都很盡興!即便沒去人山人海的景區,家附近的遊樂場總不能落下,畢竟那才是娃的最愛。蹦床、城堡、海洋球......這些常見的網紅遊樂設施,都讓娃「欲罷不能」。這些病毒很可能通過海洋球無情地傳染給娃,為了玩得不償失啊!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那在外面有這些風險,在家裡就安全了嗎?並不是!
  • 不知陪2-3歲娃玩什麼?這20個室內親子遊戲能讓你們玩瘋!
    《不知陪2-3歲娃玩什麼?這20個室內親子遊戲能讓你們玩瘋!》文/空十年佑佑爸曾問我,「是不是寶寶的玩具越多越好?」那當然不是了!所以趕緊停下盲目買買買的節奏,一起來探討如何高質量陪娃吧!以下是我總結的陪佑佑玩過的20個親子遊戲。比起玩具,媽媽才是最好的陪玩!1、下雨啦媽媽手上粘少量水,喊,「下雨啦!
  • 致90後童年:和娃一起玩簡單有趣的遊戲,這類玩具益處多多
    致90後童年:和娃一起玩簡單有趣的遊戲,這類玩具益處多多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玩具是必不可少的,一般男孩都喜歡玩具車和槍類的,女孩子則喜歡漂亮的小娃娃,毛絨絨的大狗熊等。想想我們90後,小時候能玩的,也就是簡單的積木玩具,當然,那時候還沒這麼高級的積木玩具,但也都玩得不亦樂乎。我家大寶從小就特別好動,為了能夠讓他充分的發揮動手能力,我一直在給他買各種各樣的積木。開始的時候是一家三口玩,或者他們爺倆一起在玩積木。每次都擺得不亦樂乎,大寶好像永遠都玩不夠。
  • 育兒路上有4件事請媽媽放手
    既想讓先生幫忙帶娃,又對他充滿了擔憂和戒心,生怕把孩子們磕著碰著,不是哭就是喊。我的觀念轉變發生在哥哥四歲的時候,他有一天突然對我說:「媽媽,你總是要說爸爸,我們兩個本來玩得很好。」孩子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卻讓我猛然警醒,我確實插手太多了。我對先生獨自帶娃的不信任讓四歲的孩子都有了牴觸情緒。當我意識到這點後,每當先生陪著哥哥打鬧玩耍時,我不會再說制止之類的話。
  • 娃聰不聰明,主要看手,這些動作不會做,可能出大問題
    比起在外面瘋玩一天,這項遊戲往往會消耗更多腦力,能讓娃越玩越聰明,對認知發展也有重要意義!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2、影響娃的自理能力!精細動作,直接決定著娃是否可以自主進食、獨立穿衣等。等到以後上了小學,書法、繪畫的水平也和它息息相關。
  • 最讓幼兒園老師反感的接娃方式,老師不好意思說,家長一定要自覺
    但是好景不長,這幾天晴晴接孩子比之前稍晚一些,但也趕在了正常放學的時間,兒子卻表現得特別委屈,白天玩得很開心,一到接他放學的時候就控制不住想媽媽。慢慢地晴晴琢磨明白了,有兩個總是提前接孩子的家長,每次來的時候都要在幼兒園門口和窗戶等處來回晃,惹得小朋友們「軍心大亂」,對此幼兒園老師也頗有微詞,但這兩個家長卻不以為然。
  • 娃可以自主入睡的三個「信號」,寶媽做好「配合」,遠離哄睡煩惱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很多寶媽都盼著自己能生一個「天使寶寶」,睡覺不用哄,平時不哭鬧,醒了還能自己玩。那在帶娃路上,可以省下不少力氣。有的寶媽幸運地遇到了「天使寶寶」,可能在4-6個月的時候發現,寶寶怎麼越大睡眠越不好了呢,可能隨時用一個「晝夜顛倒」,給寶媽一個「下馬威」。
  • 馬雲與白巖松育兒理念不謀而合,想要娃變優秀,情商教育必不可少
    1)小夥伴都喜歡跟孩子玩 往往受歡迎的孩子,都會更好的照顧身邊小夥伴的情緒,並且在一起玩的很開心。 如果自家孩子身邊總有很多孩子圍著,想要主動跟孩子一起玩的話,說明孩子的情商一定很高哦~
  • 吳奇隆錄親子節目,悉心分享帶娃經驗,實力示範什麼是好爸爸
    #爸爸要不要主力帶娃#從2019年迎來小寶貝後,吳奇隆也晉升為新手奶爸。他在親子綜藝中分享帶娃技能,實力示範了怎麼做一個體貼顧家的好爸爸。奶爸帶娃經驗豐富吳奇隆近期參與了親子類綜藝節目的錄製《奇妙小森林》。作為唯一有孩子的嘉賓,他在節目中與其他明星大方分享了自己的帶娃經驗。
  • 你是雞娃還是佛系?育兒焦慮,都來自於沒分清這兩個詞!
    我佛系 -- 何不食肉糜我雞娃 -- 你真的太焦慮了在寫關於《教育內卷》時,我就說過,我是非常討厭並且個人會很警惕,將某個行為或者現象變成一兩個簡單的概念或者大詞。這種「過於簡單化」是外歸因的大旗,很容易讓我們放棄思考、放棄自省、放棄提升我們不會對到底發生了什麼,怎麼回事感興趣,而是心安理得地說,你看,我有多慘;你看,不止我一個人那麼慘。
  • 玩不轉主題活動?盤點最近和娃玩的主題活動,孩子越玩越歡樂!
    5.閃卡活動作為閃卡收集愛好者媽媽,可以把閃卡結合主題拿出來,和孩子玩猜謎遊戲、指認遊戲、打地鼠遊戲等。這個活動我非常推薦「嘉盛英語王國」的公眾號的免費視頻,對閃卡的使用到極致了。不過,他家主推閃卡,我覺得不一定要購買他家閃卡,手偶和自家的閃卡都可以按照視頻活學活用起來。
  • 比《小豬佩奇》還好看的澳洲動畫,全能奶爸上線帶娃,教你怎麼玩
    自從有了娃以後,爸爸的生活好像沒有什麼改變。媽媽卻因此多了一個小尾巴,每天為了更好的帶娃也是煞費苦心,練就一身「絕世武功」。除了日常生活的洗衣、做飯、收拾屋外,還要哄娃開心,逗娃快樂。正所謂「繪本、玩具不能少,中英混輸才更好。偶爾來點小遊戲,穿插動畫玩得好。」有了娃之後,媽媽們可謂是把童年沒看過的繪本故事都補完了。
  • 小時候最愛的遊戲又紅了!給娃練練手,幼兒園開學精細動作得第一
    我又帶著在家陪娃的新玩法來了~這段時間,為了能讓老母親們能帶娃在家玩點有趣又有用的,我們真是操碎了心。今天,咱們的新遊戲又升級了~材料不用說,你家裡隨便都能找到一大把——繩子。什麼尼龍繩、包裝盒上的拉繩、連帽衣帽子上的抽繩……只要表面較光滑的繩子,都能拿來用。我們的麗麗老師就是把娃褲子上的褲繩一抽。
  • 雞娃老母VS佛系育兒,誰是親媽?
    懶得帶他上各種興趣班,讓他在家自己玩著,我們也不怎麼焦慮,他能夠差不多做個普通人就好了,沒指望他飛黃騰達。那些打了雞血的爸媽,有些是焦慮,有些是純粹不知道怎麼帶娃吧。,雖然覺得性價比不行,但已經入坑2年,現在放棄有點可惜,所以再支持她兩年的喜愛吧;至於硬幣和拼音課,是我和娃爹難得達成一致,這兩個班是為了幼小銜接,同時也是為了8月份的暑假空檔期報的。
  • 9個月大的寶寶適合玩什麼玩具?育兒專家和你一起探討
    有寶媽問我們,9個月大的寶寶適合什麼玩具?我不由得想起,每次到小侄女家做客的時候,和她必玩的一個遊戲:切切樂!它有各種仿真的水果蔬菜或者其他實物的樣式,由魔術貼/磁鐵粘在一起,可以通過一把仿真小刀切開。基本上,從她8、9個月開始會用手拿東西的時候,我就陪她開始玩。現在她5歲了,還是樂此不疲。
  • 孩子玩遊戲「廢寢忘食」,逐漸成癮,這和孩子成長環境密切相關
    而孩子當下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好好學習,而有太多孩子因為網路遊戲的影響,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們肯定是想盡力挽回,但是結果卻不盡人意。在家長們的眼中,手機真的是一個危險物品,可是在生活當中卻又處處離不開它,一些孩子總是趁家長不注意拿起手機開始玩起了遊戲。看著孩子每天都沉浸在遊戲之中,不去學習,甚至連飯也不吃,似乎什麼都不如手裡的遊戲重要。
  • 寶媽帶娃雞飛狗跳,寶爸帶娃氣氛祥和,有本事的寶爸卻被妻子狂吼
    然後指著寶爸說:尤其是你,帶著孩子玩遊戲,玩手機,孩子眼睛不要了是不是?在寶媽的呵斥聲中,爺四個一聲沒有,都偷偷的把手機往身後和屁股底下藏。最後的結果,當然是連同寶爸一起受罰了。一個個對牆站著,都低著頭。看到這樣子,各位吃瓜群眾,是不是忍不住想笑了?
  • 隔代育兒,真的那麼搞糟嗎?老母親看完「別人家隔代育兒」開竅了
    養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長輩只是輔助帶娃。目前,隔代養育是諸多家庭共同的現狀。父母打工無暇照顧孩子,孩子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代為照料。隔代育兒,真的有那麼搞糟嗎?僅僅一個育兒矛盾,老母親隔著屏幕就代入感就十分強烈。麥迪娜,正與寶寶一起玩「寶寶逃學」的親子遊戲。姜潮媽媽看到寶寶手裡的拖鞋,立刻起身衝向前去搶走寶寶的拖鞋。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教育家肯·羅賓遜曾經說過:"遊戲是我們學習理解和體驗周遭世界的一種最原始的方式。"但寶寶爬在地上玩拖鞋,成為這對婆媳之間隔代養育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