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佩奧再次大放厥詞,稱中國對北極「充滿野心」
嘴上說著「中國野心跨越西伯利亞平原」,自己卻把手伸過了太平洋
1月5日的中國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此前蓬佩奧的發言展開提問。稱此前蓬佩奧闡述美國的北極計劃時,宣稱「中國雖然距離北極900英裡,卻一直對北極抱有幻想」。
這番攻擊性的言論不僅僅是在挑起國家矛盾引起中美俄三方的不信任,同時也是在污衊中國對北極的科研行為「充滿政治意味」。對此,華春瑩則給出了靈魂提問:美國在污衊中國「充滿野心」的時候,有沒有好好看看自己的軍艦跨越了5000多英裡進入了南海?
美國歷來重視寒帶作戰,主要背景就是北極地區
美國極地作戰車來進行北極「科研」
儘管美國一直都在擺出一副無辜者的姿態,似乎美國才是全球唯一一個一心只為讓極地地區軍事化的國家,而其他一切國家都在想將北極「佔為己有」。
仔細看看美國在最近幾年中進行的裝備與軍事人員部署,就可以看出美軍對於北極的行動絕不僅僅是止於科研。據美國《軍事時報》在去年的一篇文章稱,美國在對2021年年度預算審核時,就追加了800多萬美元的費用,用於確保極地用戰鬥車輛的部署。
這些車輛中不但包含傳統的通用型,還包含了指揮型、救護型、運輸型等等,預計將在2025年之前投入一億美元以上的資金採購近百臺極地戰車,而從其性能指標上看,將會是一款類似步兵戰車的新型極地載具。
除了對於地面的部署,美國也多次派遣核潛艇前往北極海域
不但要陸地,美國還想要整個海洋
除了為北極添置地面裝備外,美軍核潛艇同樣頻繁出入北冰洋以及其附近海域。
1992年,美國一艘洛杉磯級核潛艇就曾潛伏於俄羅斯位於北冰洋海域的摩爾曼斯克港,與俄羅斯的核潛艇發生了碰撞,而在最近幾年中美俄兩國在北冰洋的水下也常常發生各種各樣的意外相遇。
而美國海岸警衛隊也在2021年的預算中添置了有關破冰船的項目,從中足以看出美國對於北極的野心不僅僅局限於陸地,甚至還囊括了整個北冰洋海域。
美國稱中國和北極距離遙遠又「充滿幻想」,那南海的美軍軍艦該怎麼說
中國對北極進行科考是「野心」,那美國對南海又稱得上是什麼?
美國對於北極的軍事化企圖早已不是秘密,然而美國卻依然在指責中國對於北極的科考計劃為「充滿野心的佔領企圖」。在蓬佩奧對中國妄加指責的同時,美國卻又在對中國的南海屢屢進犯。
僅僅在2020年的12月中,美國就派遣了9次軍機,對中國南海範圍進行偵查。如果說中國跨越了900英裡進行考察科研就要被戴上「野心幻想」的帽子,那美國從夏威夷開始算也有5800英裡的直線距離,就不知道該如何形容了。
顯然,這件事情上美國又一次在全世界面前表現了其雙重標準的本質。
油氣資源讓北極成為國際戰略焦點
北極究竟有什麼好,美國對其如此上心
此前各國對於北極的關注,一方面是對於北極冰蓋表面上稀有的動物生態系統,另一方面則是對冰蓋厚度和面積進行測量,以了解氣候變暖的相關數據。
如今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北冰洋又有了更加吸引人的特性:富含油氣以及其他礦物資源。僅僅目前已經探明的北極所含油氣,就已經涵蓋了全球22%的未開採油氣資源總量,更不要說在這其中還包含貴金屬等礦物資源。
整個北冰洋就是一塊尚未被人開發的巨大寶庫,如果美國率先將北極軍事化佔領,確實將會為美國帶來巨大的戰略優勢。
美軍的舉動很可能促使美俄兩國展開新一輪「冷戰」
很久之前全球各個國家就北極非軍事化處理已經達成了共識,然而在最近幾年中,北極似乎成為了美國新的戰略目標。
或許是因為自己做賊心虛,又或者是為了在輿論上抹黑「潛在競爭對手」,美國如此著急的對中國進行抨擊,恰好暴露了其自身的野心和軍事化企圖。如果美國真的在未來對北極施行軍事化佔領,俄羅斯註定不會對在家門口建立軍事基地一事坐視不管,屆時很可能會因此引發連鎖反應,最終造成新一輪的「冷戰」。